诊断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2022-02-20 13:56谭小玉柳广南李文涛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诊断学医学教育课程思政

谭小玉 柳广南 李文涛

摘  要:随着教育部要求高校教育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高校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及挑战。诊断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诊断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研究思政教育在诊断学的意义,分析诊断学思政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在诊断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经过1年的课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教育;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132-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大力展开,高校医学教育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诊断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具有奠基石地位的学科,也是由基础通往临床医学的桥梁。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诊断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本质就是更好地教书育人,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促进祖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具有深刻意义。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对诊断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认识及重视诊断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今的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风云变幻,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激烈交锋,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进行。青少年是祖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高校是防御外来不良思想影响的主战场。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务必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器,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抵制各种腐蚀思潮的侵蚀。课程思政強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2]。医学教育除了需要融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的培养,还需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和医学人文能力。诊断学课程是从基础医学跨越到临床医学之间的枢纽课程,在整个医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第一步融入思政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诊断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患者的课程,因此在入门阶段,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己任的职业自豪感,关爱和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及医患沟通的技巧。将临床技能的培养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当前诊断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诊断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将对思政教育的开展造成阻碍。

(一)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部分教研室、教师、学生对思政融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未意识到诊断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度不高,甚至有人觉得此举措只是增加教师及学生的负担,并不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可有可无,未认识到思政教育对提高诊断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忽视思政教育的原因主要包括:一些人认为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并不有助于学生专业成绩的提升,甚至认为开展思政教育占用了专业课课时;目前教育的考核标准仍然是以学科专业成绩为主,思政成功与否无关紧要。因此上至教研室、教师,下至学生,都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不足。以上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阻碍课程思政的实施,延缓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把思政教育割裂于医学专业课程外,将两者剥离,忽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难以为社会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更难以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立德树人。

(二)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

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师更注重的是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课程思政”的充分认识层面高低不一,能力也有别,诊断学教师对思政内容的掌握和领悟能力相比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能处于劣势,而且教师队伍中每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水平也是高低不等。每年高校教师队伍均有师资培训,但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培训以及教学技能、技巧的提升,但针对提升思政教育的能力培训比较匮乏,缺少全面性、系统化学习机会,导致教师队伍的思政教育水平得不到提升,无法发挥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诊断课程中实施思政难度更大。

(三)用于实施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有限

受目前教学条件的影响,诊断学教研室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场地、教具和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校园内缺少思政教育的培训基地,缺少实物性教材和教具,开展的形式大多数限于网络资源,更多的内容还是源于网络上的图片、音像资料等,形式比较单一、枯燥,难以实现场景的再现、增加立体感,缺少共鸣。由于受教学资源和课时限制,要想开展生动、深刻、有趣的思政教育困难重重。由于医学院校的课程任务繁重,课程紧凑,难以安排多余的时间,少有机会组织学生到一些爱国教育基地实践或社团活动。

三、诊断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诊断学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

分析问题症结,剖析原因,跨越教育改革道路上的障碍,诊断学课程思政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要务,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加大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三方面融合的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高校应加深全体师生的认识,使其认清思政教育在促进诊断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性。诊断学思政建设的目的在于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培育具有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才,决定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高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教师、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诊断学开展思政教育应引起全校、全院系、全教研室各级机构及职能部门的重视,促进全体教师和学生提升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立德树人,培养高品质、尚德的医学人才。因为医学生职业中更多的是完成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伟大使命,仅仅具有高超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具备仁爱、至诚、求实、至臻的品格方有可能实现大医大德。立德树人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思政水平是关键

落实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是主力军,因此办学关键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政教学能力。高校首先应提高所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作风,思政教育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3]。高校应重视教师队伍政治思想能力提升的培训,由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各学科,深入开展专题培训,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救死扶伤大医精神、医学人文教育等内容,每年定期举办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把课程思政纳入师资考核;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国内外时事发展,了解党的方针路线,创建优质资源,树立典型的先进人物案例,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经常组织各学科专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活动。高校还应充分调动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各级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研制度,促进思政课教师与临床专业课教师交流合作教学教研,一方面是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等教改部门对思政教育建设要予以重视,为教师搭建更高更广的平台;另一方面激励作为教改主力军的教师提升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每一章节的课时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把思政教育的实施纳入教师考核项目中,对于开展思政教育良好的教师和教研组给予适当的激励。此外,高校应不定期由党支部牵头组织教师队伍多参观一些革命博物馆、爱国教育培训基地等接受党史教育,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与时俱进,帮助其实时了解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学党史,知党情,守初心,从而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和思想素养,使教师队伍思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有助于开展思政教育。

(三)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生动融入教学课堂设计

在贯彻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时发现和挖掘思政元素,将其融进诊断学教学课堂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高校应应用各种先进的网络资源(如学习强国App)学习先进的意识形态,贯彻国家政策方针路线,了解时政动态,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英雄的先进事迹,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CBL)教学、问题导向式(BPL) 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政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及积极性。教师应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诊断学的教学过程普遍按理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临床实践三阶段进行,根据每阶段的特点,思政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融入古今中外的先进人物事迹或典型案例激励学生。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要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不断挖掘专业课固有的人文宝藏[4]。技能训练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细致、科学、规范的学习态度,融入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故事,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临床思维。在临床实践阶段,教师应着重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素养,操作轻柔,无微不至,保护患者隐私,关心患者,铭记救死扶伤的使命。在诊断学教学中实施思政,还可以培养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是医学团队进步的必备条件。教师可在课堂外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义诊,深入社区普及院前急救技能、参与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和传染病的科普教育,或者以先锋党员联络学生等形式开展立德树人党建活动,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党史教育、廉洁教育等。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致,改变传统教学单一、枯燥无趣的局面,而且可在课堂外加深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拓广知识面,有利于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也可促进师生联系和同学间的团结互助。

在诊断学课程实施思政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加强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制观念的单薄也是目前医学生的劣势。由于目前课程设置或课时限制,在校医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尤其是涉及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执业醫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诊断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病例融入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教育,这也是思政实施的重要内容,可培养依法行医的人才,指引学生遵纪守法,使其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不做违反诊疗法规的事情,恪守法律的底线。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医保政策,在案例中加入医保相关的知识元素,也是目前紧跟国家政策的教育体现,避免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时由于法制意识淡薄,无意或有意触犯法律法规,做出违法违规行为。

四、诊断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和教学效果比较

诊断学融入思政的实践,将理论学习、情景教学和见习实践等多途径开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结合德育教案案例和最新的教学理念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改革,把思政教育的各种元素融入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教学设计上,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通过充分挖掘有关的思想政治元素,挖掘及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时代性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迹,结合诊断学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在课程载体中引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2020年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钟南山、陈薇院士为榜样的先进事迹以及许多坚守在抗疫前线的平凡人物的事迹,引导医学生明确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局势,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科学防疫和抗疫,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临危不惧,随机应变。比如在问诊和体格检查部分,教师可结合新冠肺炎患者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医患沟通技巧,提醒学生对患者一视同仁,不歧视传染病患者,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对患者始终保持人文关怀,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通过一年的诊断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观察,结合各阶段的专业考核发现,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患者的满意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反应效果很好。

五、结语

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基于诊断学在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采取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贯彻思政教育,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及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诊断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仍处于摸索阶段,依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将医学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培养出具备高素养和高尚情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 -12 - 09(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周洁,符珍娟,潘玲,等. 思政教育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见习课程中的初探[J]. 蛇志,2019,3(13):434-436.

[4] 衣志爽,姜晓花,王诗雅,等. 以人文素质为导向的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03):27-28.

[5] 李璘,张勇,符晓华,等. 疫情期间推进课程思政融入诊断学线上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9):80-81.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思政教育在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SZ0244)。

作者简介:谭小玉(1978—),女,硕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及诊断学、内科学教育;柳广南(1963—),男,博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及诊断学、内科学教育;李文涛(1985—),男,博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及诊断学、内科学教育。

猜你喜欢
诊断学医学教育课程思政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