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213200)
美术鉴赏是鉴赏者运用视觉感知、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美术作品观察、思考和分析,从而获得精神上愉悦的审美和艺术享受的感性认知过程。
学生对文人画有着天然的亲密感,在欣赏中更易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达成共鸣,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人文精神。具体的程序如下。
学生思维和认知非常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常常会产生独到见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稍欠缺,对自己内心所想往往难以表达清晰。此时,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更多词汇供学生选择,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所想。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并提供适当的形容词供学生选择,如愉悦、欢喜、雅致、压抑、悲凉和沉闷等。以鉴赏黄宾虹《山水(局部)》为例。画家用墨点画出大自然茂盛的草木、空气氤氲,带着活跃的心境。学生可以选择对应词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不必拘泥于一种思维,可多形式、多角度分析作品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深入挖掘,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徐渭《墨葡萄》欣赏教学为例。作品富有笔墨情趣,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作品我们似乎能体会到画家作画时的激情。通过作品,以意逆志,我们感受到徐渭性格豪放,不畏强权,努力与命运抗争。透过画面,我们感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品格,使学生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提升对画作背后的人文意蕴的感知能力。
在文人画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意象、色彩、布局、细节等方面表达不同见解,探讨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文人画具有极强的意蕴内涵,注重表达个性、传达情感,具有中国画所具有的别具一格的含蓄美。
以鉴赏罗聘《藕》为例。文人画作品中经常出现藕,藕作为荷花的一部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食品,也常常作为一种艺术题材。罗聘是清代画家,他画的莲藕,笔情古逸,别具一格。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自古以来成为画家们的描绘对象。作为书画大家,罗聘同样具有文人清高气质,用作品传达精神时自然就喜欢相似气质的物象创作。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运用“比较鉴赏”,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文人画的异同。
石涛曾画《琵琶清藕》《莲的心》,八大山人曾创作《清藕》,罗聘创作《莲藕图》,吴昌硕创作《佳藕好合》。通过比较几位大师所画的莲藕图,笔者发现每一幅画作给人感觉都不一样,各有特色。他们所用笔墨、浓淡、构图各不相同,但诗书画印样样精通。
在体验中理解,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强化体验,进而获得有效教学。中锋、侧锋和逆锋的笔法,泼墨、泼墨、积墨的墨法,这些都是单凭讲解很难理解的词汇。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并结合有趣的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文人画的笔墨韵味,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美术鉴赏能力。以赵孟頫《秀石疏林图》鉴赏教学为例。作品画面如下:一巨石,一簇簇的竹丛长在石前,几团小草生与地面。画石以飞白法,绘树以篆书法,单纯用深浅枯润的水墨表现。全图竹石枯林,一股浑然天成的文人清气自然显现。
文人画的创作包含一定的(文化与时代、作者的个性与人生历程等)背景,还原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学生专注力的提高、求知欲的激发,教师营造诗画合一的艺术气氛,都可以助力鉴赏教学。以王维的《渭城曲》为例,教师可以配上水墨画进行欣赏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在诗词背景中更好地感受画作。
具有较高的精神品位和艺术价值的经典文人画,在鉴赏中展现丰富的教育价值和优秀的范例性。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经典文人画的诠释,恰好能培养自身的观察、选择和鉴别能力。将古今结合,远近相及,可在感情上缩短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以鉴赏虚谷《松鼠》为例。此图用枯笔中锋,将松鼠绒绒的毛质描述出来,活泼生动跃然纸上。
以情感和思维为特征的鉴赏教学,也需要造型表现配合。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借助绘画语言表达所想所悟。
如鉴赏王翚《园林(局部)》,学生可以借鉴作品中的造型和布局,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水墨画蔬菜》,学生看、闻、摸,多角度感觉蔬菜的肌理,描述蔬菜的外形、色彩和味道,交流文人画中蔬菜的形象,也可以尝试用墨、用色画一画。总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基础技巧,拓展教学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鉴赏的内容,不单是绘画技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文人画,不断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专题鉴赏:学习目的明确,任务单一集中,如《水墨园林》,鉴赏的文人画作品充分利用墨色,提炼去粗取精,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画面组成:亭台小楼、院墙水面、山石小桥、花草树木等;构图合理:近景、中景、远景,错落组合;技法表现: 用墨(浓、淡、干、湿),用笔(点、线、皴、擦),用色(染、渍、点写、重叠、淡著色)。
随堂鉴赏:在其他类型的课中,根据学习的知识内容,创作前需要鉴赏一些文人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如对比的艺术:齐白石《水墨小品》柔细的长线与一团墨块之间线与面、疏与密的对比;华邑《天山积雪》鲜艳的红斗篷与素净的雪山的对比。鉴赏优秀个性、富有创意的文人画,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开阔眼界。
学生参与度直接影响鉴赏的效果。教师可以变换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成为“小老师”。教师大胆放手、巧妙引领,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参与环境。学生鉴赏文人画作品可以在视觉上获得满足,心情愉悦,进而体验作品带来的情境和思想,感受美的存在。通过鉴赏文人画可以提升学生美学素养,使其更好地领会文化传承的意义。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是艺术的永恒根基。只有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捕捉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优秀文化滋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才能够全面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将我国灿烂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