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龙(江西省都昌县土塘镇中心小学 332611)
当下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是上好阅读课的关键。陶行知先生一生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基于行、知思想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语文要素的解读相对片面,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加以实施,使得学生认知能力的生长处于相对匮乏的阶段,语文能力的生长也就显得过于缺乏了。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表达要素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很显然,这样的语文要素就是要紧扣教材单元中关于“关键句”的理解,将学生的思维从原本“理解”和“把握”的层面,提升到“感受”的维度上。
借助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与思考,教学这个单元中《花钟》一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教师往往都会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中的意思,然后直接要求学生从语段中寻找一句能够概括课文中内容的语句,从而顺势确定语段的关键句,即“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于是学生也能不出意料地将这段话的大意概括为“描写了一天之内很多花开放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教学至此,很多教师就认为语文要素已经落实到位了。
纵观这样的教学,很多学生并不需要做出太多的思考,就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到语段中的关键句。这对于学生而言,其实完全就是在运用之前的经验,对于本次要素的运用并没有形成太大的作用。其实结合这篇课文的语段而言,围绕“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不能仅从课文机械化的要求入手,语段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语用资源,都能够为落实这一要素做好支架作用。
统编语文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这样便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建构、素养的形成。对于一个需要关注的语段来说,学生对于语段大意的认知,总是依照由表及里的方式展开的。对于语段中的关键句与整个语段之间的关联,也需要从语段“写了什么”入手,才能真正借助关键句概括语段的大意。
以上述教学为例,虽然学生能够找出关键句,也能够借助关键句整体上梳理出语段的主要内容,但更多的层面源自对关键句概念性的了解和功能性的把握,他们对文中的内容究竟写了什么,其实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为此,教师就可以从文本的内容入手,尤其是着力所描写的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快速阅读的方式,从语段中提取信息,将作者所描写的花圈画出来,就会发现作者前后描写了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月光花、夜来香和昙花等。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所描写的花种和数量都是非常确切的,运用典型的花种,为凸显语段的关键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语义表达的丰富性和立体性来看,仅仅确定了花朵才是完成了这一段创作的第一步。很显然从这个语段的关键句来看,虽然作者的目标需要选择若干种不同类型的花朵,但并不是要展现这些花朵的美丽与动人,而应该将写作的关键点聚焦在“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一认知点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梳理出语段所罗列的花种之后,进一步探寻语段中的信息。
这一阅读任务尚属于从语段中提取信息的类型,因此难度不大,学生无须进行专门性阅读,可以采用直接交流的形式展开: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傍晚六点、七点、八点、九点。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提取并圈画出语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真正感受到花开时间的不同,就已经完成了教学的使命。其实,这是对这一语段内容以及单元语文要素的逼仄阅读。事实上,作者对于时间的选择蕴藏着独特的匠心。教师可以将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集中呈现在黑板上,并组织学生从中发现这些文字中所蕴藏的规律:首先,所选择的时间起码是以小时为单位的,体现了一定的间隔性;其次,所罗列的时间大致平均在每天不同的时间段里,如凌晨阶段、上午阶段、下午阶段、晚上阶段,更加有力地凸显了关键句“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经过梳理统整第一板块的内容,作者所选择的花是不同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花开放的时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不妨将教学的关键点聚焦在文本深处,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巧妙的对接,让学生对于关键句和语段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感知与了解。
教学到第二个层次,绝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语文要素已经完全落实到位了。但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学有一种过度追求技巧的现象:人们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都特别在意技巧的运用是否精彩,而技巧赖以立身的文本,反倒在某种程度上被冷落了,以至于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不应有的误读。其中,资源意识的缺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点拨者和引领者以及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就需要将资源意识向着深处更加迈进一步。
对于这个语段而言,作者前后一共描写了九种不同的开花形态,但没有一种开花的词语是重复的。这种富于变化的动词,其实非常值得学生重点品味和关注。这些表示花开的词语是“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开花了”“欣然怒放”“舒展了自己的花瓣”“八点开花”“含笑一现”。仅仅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来审视,这些词语就已经非常值得学生品味和借鉴,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对比的方式,将课文中这些富于变化的词语,全部替换成为“开花了”,看看对语段的整体性表达造成怎样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对比中立刻就能认识到,课文这些富于变化的词语一旦全部修改,虽然在整个语段的大意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整个语段就会显得非常机械、生硬;其次,作者对于这些词语的选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如果一个都不更换,但全部调整顺序来表达,是否可行呢?学生在斟酌之后再次发现,很多词语都是与具体的花种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是针对具体的花名、花朵的外形特点而“量身定制”的。比如,“睡莲从梦中醒来”,显而易见,正因为花朵的名字叫“睡莲”,作者才会将睡莲花开的状态,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为“从梦中醒来”。
这样的探索和品味,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到每一种花朵的特点,同时对于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性作用,是夯实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
陶行知强调,“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始终以固有或者单一的视角来解读语文要素,需要从语段的具体内容入手,展开合理化的实践研究,从而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深入探究,提升学生内在综合性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