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凡,谢婧婧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211816)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政府、高校、企业等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培养工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但部分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前期的资金保障、工科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果转化后期的效益实现等保障体系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在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偶有出现高校和企业合作后,科技成果转化不能发挥创新服务的情况,这需要政府法治部门为科技成果转化后续过程提供政策性的保障和监督。 现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还存在一些配套政策没有跟进,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和税收减免等相关细则,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协同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强[1]。 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法规还有不足,科研成果转化配套法治体系还有待完善。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相对稳定的流程,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偶尔会被忽视,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较为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能否实现、科研团队创新积极性还有待提高、转化过程的效率较低等。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园内的企业多处于创业初期阶段,存在技术风险较高、资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等普遍特点,进而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因为缺乏种子基金而选择了其他形式的融资渠道,如直接进行技术转让[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保障、安全风险应对等配套体系构建,都影响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除了成果本身水平和质量存在差距,我国在技术转移体系、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技术转移机构以及技术转移队伍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短板,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体系还有待完善[3]。 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后没有实现良性的科研价值,转化过程缺乏一个更加完备的体系,政府、高校、企业等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还有待配合,高校科技园、高校科研团队、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还未充分协同合作。
政府部门应认识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便捷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可以结合科技节、讲座论坛交流等方式,主动前往高校、企业开展调研,了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探索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重点优势学科科研平台的作用,以及校企合作后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实现。
地方政府部门要不断提高对高校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工科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基于实际调查了解后,对科研成果转化薄弱环节提供立法保障。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产权知识的保护,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尊重科研成果,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提供立法层面的保障。
地方政府要设置相关机构,定期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进行执法评估,不断规范工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内容,同时加强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政府、高校、社会应当构建监督体系,善于发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点,三方都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参与者,构建法治监督体系。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点等情况,如科技成果转化后续资金激励配套,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通过调研,了解高校、社会、企业多方面的资金实际缺口内容,提供资金等政策性保障,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工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现有政策应通过完善立法,界定高校科技成果权属范围,建立完善合理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科研人员利益分配比例,细化科研人员激励细则,将产权激励政策落在实处[4]。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业机构要主动帮扶工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并给予相应的创业资金补助,对于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要落实奖励制度。 例如,部分城市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性的资金补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针对性地为工科类研究生提供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高校在工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薄弱情况,需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整合优势学科,面向社会需要,实现科研领域创新突破;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多角度探索科研成果潜力,不断发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功能,完善工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工科类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一线成为生力军。
高校要加强与基地企业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为工科类研究生参与科研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进一步激发工科类研究生创新活力。 兄弟高校应加强合作,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开展联合培养工程,锻炼工科类研究生实践能力,在交叉培养过程中,创新工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创新型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精尖的学科平台实力,高校应集中优势学科,开展面向行业需求的科研成果转化。 从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来看,融入科技成果转化理念的重点学科建设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格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养从一元化结构转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元体系[5]。 例如,化工学科领军高校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及时了解行业的需求情况,紧跟新时代化工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化工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工科类研究生,探索绿色化工的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激发工科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创新的前提要保证实验安全第一。 工科类研究生是实验室科研的重要参与者,师生生命安全意识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得到保障。 为此,高校要加强对工科类研究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学校通过提供线上和线下安全视频课的方式,引导工科类研究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导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用课程思政的方式,定期加强对工科类研究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培训;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火灾逃生模拟、实验室安全论坛、生命价值观讲座等,在实践环节启发研究生生命安全意识,营造珍爱生命、安全实验的氛围。
当前,部分高校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个别研究生生命意识淡薄等情况,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培育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发现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风险点,重视科研过程的安全;导师要以身作则,坚决抵制不良实验行为习惯,树立底线思维,引导每一位工科类研究生掌握实验风险评估的方法,如实验室科研结束后废弃物品的管理和处理的方法等。
高校科研机构应构建实验室安全台账,改善工科类研究生科研的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设立应急处理机构,师生合力,共同构筑生命安全意识。 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和他查,落实实验室安全相关责任人,组织专家定期评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风险点,及时解决实验室、科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不断构建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导师研究生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点项目研发,组织团队实践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成员创新意识。
结合创新创业型高校建设背景和路径,高校要构筑“互联网+”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创新创业团队的形式开展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发挥高校科研课堂和校外实践的作用。 可以开设工科类研究生专门的“互联网+”创新培养课程,详细解读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内容。 例如,南京某高校结合“三全育人”、创新课程思政的授课方式,在工科研究生课堂教育中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授课,以科研氛围文化育人,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挑战杯、科技论坛、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国家级省级竞赛,在团队实践合作中,激发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力。
高校创新创业团队要推进“互联网+”实践平台,以科研平台实践育人,提高工科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过程能面向社会公共需求,不断提升科研创新服务群众的影响力。 例如,南京某高校在膜科技方面拥有强劲的实验平台,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领研究生进行创新研究,开发了纳米纤维膜,并应用到高性能口罩的生产中。 该项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宣传,在高校校园里起到了正面的示范效应,实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需求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工科类研究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服务社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