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四个“度”

2022-02-19 02:14葛秀丽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215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课堂教学

葛秀丽(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215300)

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促进初中生品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说文解字:借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提升课堂“热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人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不仅思想参与,更要情感参与,实现知行合一。

在《孝敬父母长辈》框题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说文解字”的环节。首先,教师展示甲骨文中“母”和“孝”的文字,请学生观察并发言。经过思索,一名学生认为“母”为象形字,犹如一个屈身跪坐的正在哺育孩子的母亲。另一位学生认为“孝”上半部分代表老人,下半部分代表后代。老人在上,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者。借助汉字“象形”的特征,学生从汉字的演变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孝亲敬长”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亲敬长的愿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得以浸润。

二、博古通今:溯优秀传统文化之源头,延展课堂“长度”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洗礼,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化源头去追溯,置于历史发展长河中去考量学科知识。

在进行《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时,教师播放“抗疫医生彭银华事迹”的视频:1月21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第二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彭银华所在的科室随即投入了战斗。他和爱人商量把原定正月初八的婚礼取消,全力投入救治。“疫情不散,婚礼不办”是这位90后医生立下的誓言。从隔离病房成立的当天起,他便不分日夜驻扎在科室,不幸感染病毒。在与病魔斗争的最后日子里,彭银华还一直坚定着抗疫信念。2月2日,他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但是我也要向这些积极分子学习,申请入党,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看完视频,学生感动不已。

结合情境,教师设计问题:彭银华医生的哪些品质让你感动?你觉得他这样坚守岗位的做法值得吗?

在上述问题的讨论回答中,学生认识到了彭医生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勇于担责、医者仁心等优秀品质。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有学生认为彭医生的做法不值得,他没有尽到对父母、对妻子、对孩子的责任。对此,教师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让学生先了解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古人心中,一个不懂得珍惜他人生命的人也难以做到敬畏生命。彭医生的做法值得敬佩,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要以国家利益为先。

通过对“责任和仁爱之心”文化传统的溯源,学生对“责任、仁爱”的时代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学会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思考辨析、理性抉择,延展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长度”。

三、唇枪舌剑:传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拓展课堂“深度”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应立足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思想文化多元碰撞、学生接受信息渠道明显增多的新态势,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价值冲突中深化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在教授初三复习课《人口资源环境》时,由于《苏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刚颁布不久,因此在“保护环境”板块,教师设置了一个辩论任务:春节要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正反双方各自陈述理由,支持禁令的学生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述;反对禁令的学生从失去年味、人情冷淡等方面论述。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带来环境问题以及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思考。教师又追问:“如何在禁令声中让春节变得有年味儿?”有学生提到可以使用电子光炮,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加以创新,实现“环境问题”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模块内容的联系与整合。

理不辩不明。在激烈辩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重大话题被挖掘出了新视角,进而增强学生在继承文化中进行时代创新的积极性。

四、躬亲践行: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力,增强课堂“信度”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学,才是真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凸显课程的实践性;要引导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定实践活动环节,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关注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活动中陶冶心灵,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讲授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中“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内容时,教师以垃圾分类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为了让学生真正接受并认可“垃圾分类”这一新事物,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力,提升课堂信度。

首先,教师请学生从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找推行垃圾分类的文化依据。有学生从道家思想,即“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角度,畅谈垃圾分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积极意义;也有学生动手自制灯谜,用成语、歇后语等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危害,并提出改进建议:学校行政部门应该各司其职;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多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要树立环保意识;立法机关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从信其师到践其道,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更具价值的社会实践。

五、结语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进而将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课堂教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