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龙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近年来,国家对社会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入,体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时期。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了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及任务,要求逐步形成政策引导、部门合力、政府助推、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与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十三五”末,体育旅游消费总量突破1万亿元的发展目标。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阐明“要优化消费结构,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要完善促进体育消费的体制机制”等意见,国家层面再次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好。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体育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产业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国外学者主要从体育产业的价值属性视角定义体育产业,他们认为:体育产业的本质是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如美国著名学者艾尔菲·麦克认为,体育产业应包含参与型的体育娱乐消费活动、体育产品及其服务、体育组织等三部分;日本学者宫内孝典则认为,“软件”与“硬件”两部分组成了体育产业:“软件”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各种信息;而“硬件”是指为人们提供与体育有关的各种有形和无形产品的供应者,包括各类体育制造和体育服务领域。上述国外学者认为体育产业是基于市场经济开展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实现体育的经济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与西方自由经济的发展规律是相符的。
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将体育产业划归为“第三产业”,由此,拉开了国内学者研究体育产业的帷幕。20世纪90年代,部分学者认为体育产业等同于体育事业(如表1)。实践证明,这种观点过于抽象和笼统,缺乏对体育产业工作盈利性的考量。
表1 部分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的论述
到了2000年初,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内涵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认为体育产业就是体育服务业,强调了对体育产品服务属性的界定(如表2)。2008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通知,该文件从统计工作的角度,把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为:为社会民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具有关联性活动的集合。
表2 国内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的观点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的定义不尽相同。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与克拉普夫提出了著名的“艾斯特定义”,即旅游是排除长期居住和谋生目的,仅是短暂的旅行和逗留引发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975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对“旅游”作出了定义:旅游是出于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人们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地活动,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停留时间和活动目的是“旅游”定义的两个重要因素。综合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发现旅游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不以赚钱(谋生)为目的,二是要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因此,可以将旅游定义为:人们为了休闲、娱乐、商务等目的,而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城市,前往异地进行短暂的旅行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外出旅游恰恰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方式。伴随着旅游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直接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也日趋完善,并逐渐形成了体系,即旅游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各种相关经济部分之间相互交叉、协作、融合,形成了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如,旅行社、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产业应运而生。
基于产业视角,与旅游活动息息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显然分属于不同的经济管理部门,因而人们对旅游产业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澳大利亚著名旅游学者雷珀认为:旅游产业是旅游服务体系中,为旅游者提供与旅游相关产品的企业和组织的总和。美国旅游学者伦德伯格从相互关联的行业角度出发,认为:“旅游产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行业的总和,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旅游者、旅行社、食宿、景点、交通等其它各种事物,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国内著名旅游学者黄安民认为: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吸引物,旅游设施为基础条件,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旅游者的旅行活动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的概念应当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分析。旅游产业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旅游所需的有关企业的集合,主要包括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以及旅游商品产销相关的商业等行业;从广义上理解,旅游产业应包括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和与旅游相关的行业。
体育旅游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它是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休闲健身方式,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当前,体育旅游通过整合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关于体育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以下两种表述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常见:一是体育旅游是以具有特定规则的体育活动为基础,人们利用一定的休闲时间,借助独具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体育休闲娱乐设施,进行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方式(Ruskin,1987);二是体育旅游是人们短暂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参加体育活动、观看体育赛事或观赏与体育有关的吸引物的旅游活动(Gibson,1998)。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的研究逐步深入,如连桂红、刘建刚(2005)将体育旅游定义为: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借助于体育组织或其他中介机构进行的满足自身各种体育需求的旅游活动。廉恩勇、张建忠(2006)认为:体育旅游首先应满足旅游者的体育活动需求,要以特定的体育资源(如,体育设施、体育赛事等)为基础,结合旅游产品的形式,以满足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为旅游者提供集游山玩水、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商务交际等于一体的多方位服务,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身体上、心理上得到和谐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狄彩萍、李明(2002)从体育赛事角度对体育旅游作了定义:体育旅游是指“为了参加或观赏体育赛事活动,而暂时离开常住地的、非商业性目的的旅游”。邓文冲(2005)则认为,体育旅游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为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参与竞技、现场观赏体育赛事以及开展与体育有关的文化交流等目的,与旅游资源、有关企业及社会其它经济体之间关系的总和。
综上所述,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其主要特点为前往异地进行短暂的非谋生型停留,要以参加体育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为此,基于上述学者对体育旅游定义的分析,结合笔者的理解认为:体育旅游应是旅游者以观赏或参与某种体育活动为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游活动。
体育旅游从一开始的普通活动发展成为一个受到高度重视的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希腊举行,标志着体育旅游的开始;16世纪盛行于英国的“大旅游”对体育旅游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当时人们都是自发参与体育旅游活动,或是达官显宦等“上流社会人士”的娱乐活动,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还未形成规模。
1841年,英国著名旅行家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并于当年组织了一次以包租火车的方式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开启了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之路。随后的一段时期里,在欧洲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旅游服务机构,他们为游客提供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系列服务内容,同时也开展露营、游山玩景、登山、滑雪等项目(如表3)。这表明,国外体育旅游业兴起于19世纪。
表3 十九世纪国外体育旅游发展事件
当前,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的体育旅游已经具备了庞大的消费市场。2008年,全美就已建成的高尔夫球场超过2万座,是中国目前的50倍,高尔夫产业的产值高达770亿元。20世纪中后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休闲体育运动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欧洲受到了民众的热捧。世界滑雪胜地——瑞士,每年吸引国外滑雪爱好者超过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以上,并还在逐年增长;举世闻名的意大利“足球工业”,体育旅游业的年均产值超过500亿美元;德国每年有超过3200万的民众参加体育旅游相关活动,占该国出境旅游人数的50%以上,而其中仅开展自行车旅游项目的旅行社就超过200家,参加自行车旅游的人数,年均超过1200万人次。
与此同时,亚洲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也飞速发展。如,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韩国创造了80多亿美元,日本的直接收入超过了240亿美元。日本的体育旅游业主要包括滑雪、高尔夫、水上运动和登山等项目,国内有超过1500万滑雪运动爱好者,且每年人均滑雪3-4次。截至2008年,日本已建成2300多座高尔夫球场,超过6000座高尔夫练习场。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国外登山爱好者挑战极限、攀登珠峰的需要,西藏自治区体委于1985年成立了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标志着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东北滑雪、青藏高原登山、湖北龙舟赛、黄河漂流等一批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由原国家旅游局组织的“2001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年活动,在全国各地大力挖掘并开展多项独具地方特色、体验性强的运动休闲健身旅游类大型活动,以及设计各种集运动休闲、观光旅游等元素于一体的产品和线路,项目总数超过60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又启动了“中国奥运旅游年”等活动;随着这些主题活动的陆续开展,国内体育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启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之门,也开创了产品多样化、消费大众化、管理产业化、经济效益化,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局面。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之一,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地方知名度均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30多年来,我国的体育旅游在探索中求发展,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东部沿海海洋优势、东北冰雪项目、西部登山探险项目、西南民族民俗风情等多种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综上所述,由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融而成的体育旅游,已开始进入民众的生活,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带动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三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外出旅游的便利;四是各类体育赛事的涌现和互联网移动自媒体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推进体育旅游事业发展,需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支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旅游知识,还需要体育专项技能及体育、旅游跨界融合能力和综合的人文素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健康、休闲的需求成为人民群众新的追求目标,其中体育旅游成为我国体育产业新的风口。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促成了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欧美、澳洲等发达国家的有关高等院校在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设立体育旅游相关的课程或专业。如美国开设“体育、健康、娱乐”等可列入体育旅游专业范畴的高校已超过百所,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娱乐公园与旅游专业、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娱乐和旅游系等;以及英国鲁顿大学的体育旅游学士学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体育旅游专业等。
单凤霞在 《我国与英美等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一文中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和就业领域等方面,对英美等国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高校自主性较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设立体育旅游相关专业;国外高校开设的课程与专业性质、就业方向密切相关,课程模块设置清晰,课程体系全面,培养综合性、专业性强的人才;在培养学生方面,更注重培养和锻炼个人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采用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一些和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体育旅游类工作”。
黄海在《国内外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对国内外已经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部分高等院校的体育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指出“国外体育旅游专业大多数从属于娱乐、休闲、游憩、公园或旅游学系等部门,主要从旅游学的视角研究体育旅游的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服务和开发两个方向对学生进行指导,人才培养已经走向更加专业化的趋向;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看,重视学生的参与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多角度、多方法的研究与讨论;学生就业方向集中于体育比赛管理机构或体育旅游目的地”。
此外,成立于1990年的国际体育旅游委员会(STIC),在1995年创办了“体育旅游杂志”,并参与了体育旅游的有关研究,其“资格认证项目”为合格人士颁发“体育旅游经理资格证”(CSTM),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再培训提供了保障。
与国外相比,国内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以下两种培养方式:一是体育类高等院校设置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如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二是旅游类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体育相关专业或招收体育类生源,如,四川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单一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培养规模和人才结构的不完善,与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于素梅在 《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一文中提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策略,一是要在高等院校设置体育旅游相关专业,加强专业教育;二是要对在岗人员的理论和技能进行再培训;三是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进行培训、讲课和指导,或组织相关人员赴体育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参观学习,以快速提高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水平。
万怀玉、朴勇惠等在《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中提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良好的体育旅游资源,但体育旅游发展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文章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论述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构建体育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张同宽在《构筑高校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的研究》中分析了“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适应国际社会休闲化发展的需要、是适应体育学科和旅游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当下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建设缺乏系统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在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人才要构筑特色专业、构筑新颖课程体系,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国外高校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校企合作共力、产教结合互融、工学交替多练”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应当成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基调。但,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以描述性和理论性为主,实证型研究较为少见,特别是从行业对人才现实需求的角度研究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更是屈指可数。为此,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体育旅游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出发分析现状,探讨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如,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等,将更具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人们的旅游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方式逐渐被参与式、体验型旅游所取代,在旅游活动中融入运动锻炼、康养健身等促进身心健康的元素,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运动休闲的发展,喜爱运动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如,游泳、溯溪、徒步、骑行、登山、滑雪、高尔夫球、观赏赛事等。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的“食、住、行、游、娱、购”等消费行为,催生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相信在未来,体育旅游市场将会被大力开发,体育旅游相关研究也会成为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