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蕴晖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向全党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
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鉴于历史的教训,邓小平告诫全党:“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那么,对“什么叫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经历过一个非常曲折的认识过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什么叫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有关论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他高超的破局智慧。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11月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斯大林说,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这一点同志们必须弄清楚。现在,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都是合法的,但是私有制要逐步变为不合法。”12月,由中央宣传部拟就,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中共中央批准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更明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的结论中,更直接地把这个思想表述为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概括最简明扼要的一句话:“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这一点刘少奇曾有过明确的解说。1955年11月16日至24日,中共中央召开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代表参加的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工作会议。针对农业合作化高潮出乎人们意料的迅猛发展,原定十年到十五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即将三年完成的疑虑,刘少奇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首先点明,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是马列主义的基本点。他强调说:“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要我们抓紧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不动摇,那末,我们就基本上没有违背马列主义,就不会犯重大错误。至于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形式,用多少时间来改变这两种所有制,特别是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这是可以根据各国的客观条件来决定的。”
当年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毛泽东传(1949-1976)》作者有如下解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而并不确切的观点。”“这个理论观点,代表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所达到的认识水平。”
原定经过三个五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初就匆匆完成了。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偏差,从而导致生产经营、市场供销出现混乱,从业人员和农民失去了经营和生产的积极性,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困难和不便。
对当时出现的问题,陈云有更具体的分析,他说:商店中的大店、小店,连夫妻老婆店,统统合营了。他们人数很多,铺子很多,如果一律采取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那种方式,对营业是不利的。我们是要改组工商业的,但并不是每个小厂统统需要改组,也不是所有的商店都要调整。如果轻率地并厂并店,就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陈云还说: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有的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应该在一个时期以内,照旧维持一下,以免把以前好的东西也改掉了。不能保持好的品种、好的质量的情况,在统购包销以后就发生了,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竞争,统统是国家收购的,结果大家愿意生产大路货,不愿意生产数量比较少质量比较高的东西。公私合营以后,这种情况很可能进一步发展。
在对当时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作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务院全体会议于1956年2月8日通过了《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提出了克服混乱现状的办法。但这些临时措施,并没有也不可能根本解决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其症结在于单一公有制和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956年9月举行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陈云的建议决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应采取“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新政策。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补充。全国工农业产品,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针对现实已经出现的自由市场和地下工厂,人们担心又重新产生资本主义。12月7日,毛泽东在和中央统战部、工商联和民建的负责人谈话中明确回答说:“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上述闪光思想在以后的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却相反地走向了“越大”、“越公”、“越纯”的路。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个基本的社会主义观念并没有改变。刘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和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写道:“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继续采取正确的方法,把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残余部分改变为全民所有制,把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的残余改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并且杜绝产生剥削制度的根源。”也就是要继续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的任务。
因此,在1958年超英赶美的“大跃进”热潮中,掀起了一场较农业合作化更狂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7月,陈伯达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一篇把农业社办工厂,看成是为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了一条正确道路,并第一次使用了“人民公社”的名称。后一篇则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共产主义公社的构想。文中说: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样就使中央高层组织公社的意图明白地反映了出来。
就在各地竞放农业丰产“卫星”,兴办大社的时刻,毛泽东于8月上旬外出农村视察。一路经河北、河南、山东、天津,对公社办的幼儿园、敬老院、公共食堂和高产指标表示赞赏,肯定了徐水公社组织军事化的做法。在山东,当陪同的省委书记谭启龙谈到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8月18日,《人民日报》随行记者以《人民公社好》为题,把毛泽东在河南和山东关于“人民公社是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商、学、兵,它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谈话内容,作了公开报道。全国闻风而动,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由此兴起。
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与钢铁翻番相比,毛泽东对农村的形势要乐观得多。谈到人民公社的性质、分配制度时,毛说,名称怎么叫法?可以叫人民公社,也可以不叫,我的意见叫人民公社。这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过分强调共产主义。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人多,地大,生产规模大,各种事业大;政社是合一的;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屋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了。粮食多了,可以搞供给制,还是按劳付酬,工资按各尽所能发给个人,不交给家长,青年、妇女都高兴,这对个性解放有很大好处。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实行共产。那时道德大为进步,劳动不要监督,要他休息不休息。人民公社大协作,自带工具、粮食,工人敲锣打鼓,不要计件工资,这些都是共产主义萌芽,是资产阶级法权制度的破坏。如果做到吃饭不要钱,这是一个变化,大概十年左右,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从吃饭、穿衣、住房子上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后来叫得很响的口号:“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其理论依据,正出于此。
经过讨论,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决议》预言:“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作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发了国民经济大滑坡,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一些环节作了松动。
鉴于一些省份农村饿死人的严重情况,早在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又称“农业十二条”:除了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确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外,“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对1961年春,安徽等地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等情况,当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时,毛泽东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十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
为缓解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等情况,1961年6月19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重新明确:现阶段我国的商品流通应该有三条渠道: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国营商业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商业的领导力量。供销合作社商业是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国营经济的有力助手。农村集市贸易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的必要补充。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市场。农村集市贸易是在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自由市场。
由于手工业与城乡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五六月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拟定了一个《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手工业三十五条”。重申:我国的手工业,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应该有三种所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个体所有制。在这三种所有制当中,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它对于大多数手工业来说,最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手工业工人的觉悟程度。全民所有制只能是部分的,过多地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个体手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某些适宜于单独经营的个体手工业者,应该允许他们在手工业合作组织或社队领导下进行独立劳动,自产自销,收入归己;应当积极发展城乡家庭手工业,允许其自产自销,收入归个人所有,归个人支配。
由此形成了所谓“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这对1961年到1962年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这些重大政策问题上,中央主要领导人间出现严重分歧。1962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改变讨论国民经济调整的议程,重提阶级斗争,大批1962年上半年刮起了三股“黑风”——“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
8月6日,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就提出:阶级、形势、矛盾三个问题。毛说,社会主义国家,究竟存在不存在阶级?在外国有人讲,没有阶级了,因此党是全民的,不是阶级工具、无产阶级的党了,无产阶级专政不存在了,全民专政没有对象了,只有对外矛盾了。像我们的国家是否也适应?国内形势,有些同志过去曾经认为是一片光明,现在是一片黑暗,没有光明了。是不是一片黑暗,两种看法哪种对?矛盾问题,如果承认国内阶级还存在,就应该承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存在的。阶级的残余是长期的,矛盾也是长期存在的,我想是几百年,究竟哪一年进入社会主义,进了社会主义是不是就没有矛盾了?没有阶级,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了,就成了无矛盾论、无冲突论了。现在有一部分农民闹单干,究竟有百分之几十?有的说百分之二十,安徽更多。就全国来讲,这时期比较突出。究竟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就有闹单干之风。越到上层越大。如果无产阶级不注意领导,不做工作,就无法巩固集体经济,就可能搞资本主义,有些人也是要搞单干的。
如果说,毛在8月6日的讲话还只是提出问题,那8月9日在中心小组会上的讲话就更尖锐了。他批评说:党内有这么一部分人,并不是共产主义,而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有一些同志一有风吹草动,就发生动摇,那是对社会主义革命没有精神准备,或者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马列主义,一有风就顶不住。
9月24日,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从阶级、形势、矛盾讲到如何对待党内出修正主义的问题。毛说: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阶级存在?有没有阶级斗争?现在可以肯定,有阶级存在,阶级斗争肯定是存在的。然后,从国际讲到国内,提出在我们中国,人民群众也有同修正主义的矛盾,我们过去叫右倾机会主义,现在看,恐怕改一个名字好,叫做中国的修正主义。并据此提出,“三自一包”是修正主义的国内纲领。因此,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随着中苏公开论战的步步升级,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批判,毛泽东对当时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随之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
“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批判的许多东西,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其中很多是毛泽东同志自己过去提出或支持过的。
从现有可见的文献资料看,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最早引发思考的是张闻天。在1959年到1974年身处逆境期间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中,张闻天在1960年代就明确提出了以下重要理论观点:要破除把不断改变生产关系当做“拜物教”;认为生活好了就会资本主义化是错误的;要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发展经济: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绝不能把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专政混为一谈。这就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利用价值规律,即市场规律发展经济;党的领导,不等于党直接管理政务,而应实行党政分开;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张闻天在笔记中写道:革命的任务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这对共产党人来说近乎常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始终把它放在共产党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不是简单的事。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这是当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但到1951年,为避免个体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农村出现“两极分化”,于当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组织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开始了逐步动摇、消灭农民的个体私有制的进程。1955年通过批判“小脚女人走路”掀起的农业合作化“高潮”,这种生产关系的急剧变更,已相当程度地对农村生产力发展造成破坏和阻碍。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更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党内占主导的认识一直是“趁热打铁”,“不断革命”。毛泽东在1959年冬到1960年春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仍认为:北戴河会议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现在证明是正确的。首先社有化,然后国有化,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说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全部过渡”。他断言“趁热打铁”,“不断革命”——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才能为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
张闻天批评:那种只谈改变生产关系,而且强调不断改变生产关系,却不知归根到底改变生产关系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最后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对生产关系的“拜物教”。他说:“不能把不断改变生产关系当做拜物教。没有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生产关系是不能任意变更的。过早改变生产关系(如‘共产风’)会破坏生产力,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张闻天明确批评和否定了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张闻天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其本质应是一个东西:不断发展的生产与不断提高的需要之间的矛盾统一。这种矛盾统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思想意识上还将长期存在。但今天在思想意识上的主要矛盾,是否在于思想落后或超越于实际,在于不能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也还多少存在,但不占主要地位。在这方面的基本矛盾,能否说是在于生产力发展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张闻天认为:我国的情况是,从1949年到1957年的这段时间内,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但在1958年后,就不能这样说了。同资产阶级思想残余的斗争是长期的,但不能说今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还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说成是两个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说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一矛盾贯彻始终,这是否把阶级矛盾与斗争扩大化了?把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都看成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就必然要乱戴帽子,任意开展斗争了。‘双百’方针当然也不可能实现了。”
张闻天指出:把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基本矛盾,归结为共产主义因素和旧社会残余的矛盾,把三个差别、所有制的差别、劳动报酬的差别,都说成是旧社会的残余、资本主义残余,是不正确的。这种差别同旧社会的差别,有根本性质上的不同。这不是资本主义残余,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要改变这种差别,不能同这些差别去‘斗争’,而是利用这种差别,去发展生产,最后消灭这些差别。”
如果说,在1960年代那个时候,批评平均主义,并不只张闻天一人,但鲜明地批评对生产关系的“拜物教”,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尖锐地挑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观点,确实还无人出其右。
十年“文革”,不能不促使人们对历史进行反思。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大门。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尖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据此,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是基于这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就提出,要“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正式提出,在经济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劳动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俗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小平说:“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这就使人们从原来消灭私有制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正是经过这次中央工作会议的充分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鉴于中共八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20世纪60年代初“三自一包”在党内高层的原有共识。因此,从1979年启动的改革,由允许个体经营,允许雇工人数超过8个,承认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总体发展是比较顺利的。然而,经济体制是维持原有的计划体制,还是应该转向市场体制,党内存在不同认识。
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应该说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明确的。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把市场经济作为深化改革的方向。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单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垄断的或分割的市场不可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封闭的市场不利于发展国内的合理分工和促进国际贸易。”
但在党内的不同意见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要有计划按比例。我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的。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农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方向是正确的,具体的步骤措施,正在探索中。要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总结经验,坚持把改革搞好。从全国工作来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话现在没有过时。当然,计划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计划方法不同,但都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经济调节手段。指导性计划并不等于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的调节。计划是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搞好宏观控制,才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
1989年,东欧剧变,国内也出现了复杂形势,引起人们对和平演变的警觉。
在这种背景下,本来就存在的一种担心改革开放会滑向资本主义的思想情绪增长,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对改革开放中许多问题提出疑问和诘难: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如何深化改革,而是要划清是社会主义改革,还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主张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要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突出反映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断言:“市场取向等于资本主义取向”,“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
以上表明,中国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确定的路线和发展战略是否应坚持下去?中国的改革方向是否要重新选择?
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针对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新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他表示赞同,同时向他们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1991年2月6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陪同的朱镕基向邓小平谈到还有不少人认为合资企业不是民族工业,害怕它的发展的问题时,他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会有不同意见,但那也是出于好意,一是不习惯,二是怕,怕出问题。他再次重申: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2月18日,在听取浦东开发规划汇报时,邓小平感叹上海开发晚了,他叮嘱说:要努力干啊!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在邓小平上述内部谈话的背景下,1991年三四月间,上海《解放日报》以皇甫平署名发表《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等三篇评论文章。提出改革要深化、开放要扩大;“我们要防止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这种科学认识的获得,正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又一次更大的思想解放”。此后,一些省市的党政负责人相继发表文章、讲话,谈论加大改革力度的问题。这既有邓小平内部谈话的背景,也是客观经济生活的要求,它使人们感到改革必须向前推进,既不能维持现状,更不能向后退缩。
然而,上海皇甫平的文章,在北京引起强烈批评。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报纸发表一系列文章,对“进一步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滞”的观点作严厉批评,认为现在不是解放思想不够,而是过了头。现在的问题不是思想僵化,而是到底改革是改到资本主义那里去,还是改到社会主义那里去的问题。文章诘问说:“为什么不能问姓社姓资?”“你不要问姓社姓资,且问你贵姓什么?”
事实证明,邓小平苦口婆心的耐心等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正是中国的改革再次面临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向人们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社会主义命运生死攸关的问题。解开了姓“社”姓“资”这个困扰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死结。这就是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他指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的讲话,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时期以来,人们只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一面,看不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承启和吸纳的一面,这是一种封闭性的社会主义观;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全方位开放性的、应当“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开放的社会主义观。因而,也就彻底解开了姓“社”姓“资”的死结,使人们的头脑从斯大林模式的陷阱中跳了出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关键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