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贫困地区中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变化发展趋势的研究

2022-02-19 05:27段学良
当代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中考体育

段学良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潮流和新一轮高考和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从表面看是经济的竞争,其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所以,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将体育学科纳入到中考学科之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断上升,积极性不断提高,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断提高,重视程度逐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与之相对应的体育成绩也不断上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改善,德、智、体、美、劳五育教学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逐步得到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中考学科变化与分值比例的不断调整,尤其是从2015年以来,将体育学科拉入到中考学科之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断上升,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重视程度逐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与之相对应的体育成绩也不断上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改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学得到全面的推进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逐步得到实现。笔者就从中考体育政策方案实施以来,对中学生体育成绩的变化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现场观摩,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中考体育成绩做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本次调查共涉及市级学校3所,县级城区学校3所,乡镇独立初8所,村级九年制学校12所。覆盖二市五县和18个乡镇的9345名学生。下面就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把所得结果和观点谈几点自己看法:

1 中考体育成绩的变化

从近五年体育中考成绩测试现场可以看到,学生体育测试成绩合格率从最初的80%上升到90%以上,更可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考体育的所有项目,并能够达到合格成绩,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各项成绩能达到优秀,这是令人所可喜的,只有少数学生没有达到及格成绩,形成这一良好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的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延长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规范了,要求严格了,目标明确了,体育教师的作用认可了,体育教师上课的形式正規了等一系列作用的结果。

表1数据是对实施体育中考以来,对处在不同学校学生各类体育测试项目成绩(定西市及白银市中考体育满分均为50分)的汇总,把成绩按照优秀(40分及以上)、良好(37.5-40分)、合格(30.5-37.5分)和不合格(30分以下)的层次进行了分类归纳,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处在不同层次学校中的学生的体育成绩整体都有所提高,尤其是乡镇学校和市级学校的成绩提升幅度更大,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改善,综合素质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别仍然存在。存在这种差异原因可能是城市学生所处的学校和家长都重视学生的升学情况,并且,学校和家长的目标明确,期望值都过高,学校体育设施齐全,体育教师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模式多样,从而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高,都想把自己的学生送到重点高中,乃至最后送到重点大学。随着体育中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学生的体育成绩逐年在提高,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在不断的提升。

1.1 不同年份体育成绩的变化

随着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中学生体育成绩逐年在上升,反映出学生身体素质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在变化,形成这一变化的动力来源于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学生为了升学,家长为了让学生能进一个重点高中,及至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从表2数据可以年出,随着体育中考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学生的体育成绩逐年在提高,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在不断的提升,折射出,学生对身体素质的重视有所改变,参与体育锻炼目的逐渐明确。现在学生已经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中考综合成绩,可以使每天繁重的文化课学习有个充沛的体力和振奋的精神,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喜悦感和成功感。其实,在体育没有纳入中考之前,有很多学生因为中考升学的压力,家庭的期望和学校的升学压力,加之,各学科科任教师的补课,对体育课堂的占用,学生本来就不多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也被挤没了,同时,也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精力和情趣。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过程、方式、效果和评价体系,也不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的购置与维护,忽视了体育教学对文化课学习的作用,淡化了体育课的目标管理,挫伤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师由于课程的不重视而错过了评优选先和职称晋升的机会,使得学校的体育教学一潭死水,无章可循。学校体育课没有活力,学生没有精力,特别是进入初中学习之后,由于社会、学校、家庭、教师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到了九年级就取消了体育课,“每天参与体育锻炼一小时”成了口号。

1.2 中学生不同层次学校学生体重的变化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每天摄取的营养物质能得到满足,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那么,体内的营养成分就会过量堆积,甚至过剩,导致“三脂”过高,形成肥胖和体质下降,运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了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体育中考政策的实施,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多,锻炼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也逐渐改变,肥胖体型和体重偏重学生的比率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计划的落实,人们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使得学生每天营养素的摄入量的不断加大,能量现状不断改变,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的结果。

1.3 体育成绩与中考升学率的变化

从表4数据可以得出,体育测试成绩较高的学校的升学率也相对较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应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文化课在哪一门学科成弱项时,可以借助体育的成绩与之平衡,这样就会大大的减少中考滑挡的概率,提高了被高一级学校录取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生由于个别学科的不足而升不了学的缺陷。

1.4 不同等次学生高考录取变化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考取一所好大学是大部分学生的愿望,也是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重要通道。

体育不仅影响中考的升学情况,对高考的成绩也有影响,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每天学习精力充沛,精力旺盛,并能做到劳逸结合。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来说,食物消化快,能量吸收充分,晚上的睡眠踏实,疲劳消除时间短,体能恢复快,身体的免疫能力不断增强,感冒等流行性疾病的得病概率和次数减少,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对于体育成绩不高,体育锻炼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上了高中以后,课业负担不断加重,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不断加大,每天的体能消耗过高,食欲不振,晚上的睡眠质量不高,体能恢复缓慢,导致学习精力不够旺盛,学习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很难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

2 结论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发展和新一轮高考和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竞争从表面看是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社會对人才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进入了小康社会,饮食不仅仅局限于温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已成为人们的主食,加之学生不合理、不科学的营养膳食习惯和升学压力等造成的“亚健康”状态和少之又少的体育锻炼,导致一些学生遭受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侵袭。此时把体育拉入中考的学科范围其作用无法估量,既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中考成绩,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把本来由于文化课成绩不太好而体育素质较高原本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送进高中的大门,最后成就个人的理想。体育锻炼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性格,拓宽学生的交往范围,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

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甘肃贫困地区中考体育政策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系列论文,课题批准号为(GS[2020]GHB1552)。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寺子川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中考体育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我们的“体育梦”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小小“运动员”
放松一点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