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新时期女排精神可持续发展探究

2022-02-19 05:27张雪柯李永盼
当代体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技战术中国女排女排

张雪柯 李永盼

中国女排是中国竞技体育巨大变革和飞速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虽然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女排精神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但经历40年的砥砺前行,从站起来、强起来到辉煌起来的中国女排精神在新时期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女排的辉煌与成就进行认真总结,通过对中国女排精神致力于“四个自信”和“四个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新时期女排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认为女排精神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继续弘扬和传承,需要在新时代用女排精神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可以说女排精神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对一代代的青年人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强则中国强”。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女排的贡献力、引领性、示范性和辐射性功能。中国女排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中国女排是中国竞技体育巨大变革和飞速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虽然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女排精神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但经历40年的砥砺前行,女排精神在新时期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充满正能量的特定标志,女排精神是奋斗出来的,女排精神是拼搏出来的,在习近平“中国梦”伟大的制度引领下,女排精神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女排精神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文化财富。正如郎平所讲:“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里充满坚定”。中国女排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为建设体育强国,铸就民族梦想,奋力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中国女排需要贡献更坚韧的女排精神、更强大的女排力量。

1 中国女排发展的三个时期

1.1 中国女排“站起来”时期(以袁伟民为代表)

排球运动作为重点项目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女排专注于学习排球技战术、刻苦训练,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的主要作用为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提高国际地位。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成立,袁伟民为中国女排第一任主教练,口号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7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排坛呈多强抗争格局,日本女排已实现“三连冠”,具有身高马大的苏联女排曾一统天下,古巴女排的“二层楼扣球(指弹跳好)”堪称天下无敌,美国女排拥有世界第一炮手海曼。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从认认真真打好每一场比赛做起,靠“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和顽强的意志,靠不断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打造了一整套能攻能防、快速多变的战术,技压群芳。最终袁伟民率领中国女排姑娘们,仅用5年时间,从亚洲排名第4、世界排名第14,一步一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荣登世界冠军宝座,实现“三连冠”(1981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世锦赛冠军、1984年奥运会冠军)。打破了长期以来日、苏女排称霸世界的格局,实现“三连冠”的袁伟民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他又作为团长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冠军,实现了“五连冠”。

1.2 中国女排“强起来”时期(以陈忠和为代表)

2001年,中国排协宣布任命陈忠和为新任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发狠”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女排的“27条军规”,重塑女排精神势必要重拾先辈铁的纪律。随着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和之前“五连冠”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简陋的竹棚也换成了现代化的专业训练馆。陈忠和带领女排姑娘们开始了“朝八晚无”(“朝八”就是早上8点,“晚无”就是“无限顺延”),每个星期只能休息两个半天的训练生涯。在雅典奥运周期,洞悉中国女排特点的陈忠和教练,大量起用新人,成功組建了中国女排“黄金一代”,并在2003年世界杯赛中夺冠;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逆转俄罗斯女排,时隔20年奥运赛场再次奏响了雄壮的国歌。中国女排在沉寂多年后用奥运冠军的荣耀昭示了再次崛起。

1.3 中国女排“辉煌起来”时期(以郎平为代表)

新时期中国女排重新定位,注重管理,加快提高竞技成绩,恢复昔日的辉煌成为新的历史使命。郎平在中国女排发展困难的时刻,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再次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团队攻坚克敌,砥砺前行,慢慢走向下一个巅峰。2014年中国女排获意大利世锦赛亚军,这是16年来参加世锦赛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继2013年亚锦赛“阴霾”消散后的振奋民心之举;2015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时隔12年又重回世界之巅。2019年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成功卫冕女排世界杯冠军,为新中国70华诞献上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追寻着发展出路和突破口,并进行一系列较为深入又具有创新性的改革,竞技成绩开始了飞跃性的提升,这是新时代中国女排抒写的奋进之笔,更是新时代中国女排重铸的辉煌之路。

2 中国女排精神致力于“四个自信”

2.1 中国女排致力于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现实特征,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中国女排走过的道路,从最初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小初心,到1981-1986年中国女排勇夺“三连冠”、获得“五连冠”,到1992年奥运会第7名,1994年世锦赛第8名,到2003年世界杯、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再到2015年、2019年、2016年再次取得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跌宕起伏,走出低谷,重塑辉煌,始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女排40年崎岖、起伏、艰辛的成功道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奥运金牌和女排精神,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的道路自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想获得成功,离不开与时俱进、离不开无私奉献、离不开团结拼搏、离不开艰苦奋斗、离不开自强不息。但核心必须是始终坚持道路自信,走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勇往直前,“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顺利实现!

2.2 中国女排致力于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灵魂,弘扬女排精神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40年来中国女排根据竞技排球运动的自身规律和技战术特点,从实践到理论创新了一系列排球技战术成果,如“盖帽拦网”“平拉开扣球”“单脚背飞”“全攻全守,快速多变”的技战术进攻打法和排球技战术理论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女排共获得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冠军9次,为中国女排从站起来、强起来、到辉煌起来的成就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理论自信,中国女排走过来的历史充分验证,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信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女排技战术实践自信和理论创新体系自信,才能取得世界冠军,才能感染、激励、鼓舞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出不可战胜的威力,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梦想贡献女排的“精神力量”。

2.3 中国女排致力于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根本,我国已经进入崭新的时代,但前方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中国女排在追梦的道路上同样会有重重障碍、艰难险阻,中国女排只有坚持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中国女排在平时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同样是从制度入手,坚持制度自信,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坚持老女排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气概和精神,一分一分咬牙拼,一场一场迎难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定信念,不断创新“全、高、快、变”的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和绝地反击,逆转对手取得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女排“三连冠”“五连冠”。中国女排只有致力于制度自信就会到达顶峰,就能勇往直前,勇攀高峰,为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4 中国女排致力于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基础和源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女排面对各种困难从不退缩,从1981-1986年袁伟民为代表的老女排实现了“五连冠”,到以陈忠和为代表的中国女排“黄金一代”,在2003年世界杯赛中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逆转俄罗斯女排取得冠军;再到以郎平为代表的新一代女排,在2015年再夺世界杯女排冠军,2016年中国女排实现逆转塞尔维亚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重回世界之巅就是因为她们抛开一切私心杂念,脚踏实地的打好每一个球、每一场球。中国女排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包含着几代排球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以及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从老女排精神到新女排的精神,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号召,到习近平主席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征途中,中华民族迫切需要有凝聚力和坚韧不拔的女排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女排来之不易的胜利已经超出了体育比赛的范围,而是一种高度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展现。

3 中国女排精神致力于“四个者”

3.1 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继承者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要在历史的前进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女排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女排的贡献力、引领性、示范性和辐射性功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三大球”的主力军,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坚守者、继承者、又是承载着更多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担当者,中国女排要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砥砺拼搏,主动扛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为建设体育强国,铸就民族梦想,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贡献更丰厚的“女排精神”和更强大的“女排力量”。

3.2 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传播者

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之后,很多单位在工作中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国家建设蒸蒸日上,国家繁荣昌盛人人有责,国家强大人人担当。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特征,也是鼓舞整个国家奋起直追的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在很多领域实现了突破,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奋勇拼搏。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传播者,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在新时代责无旁贷的担当宣传女排精神、接力女排精神、播种女排精神、傳播女排精神的使命,传播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传播正能量中国女排永远在路上。

3.3 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实践者

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但实践并不能直接得出理论的结果,它提供的是经验,只有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并加以系统的、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才能形成理论体系。从1987-2002年,再到2005-2014年,中国女排时隔15年、10年时间与世界冠军无缘,无论在巅峰还是在低谷,中国女排精神永远存在,女排姑娘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中践行着“女排精神”的价值,不断积蓄着取胜的实力,在2015年女排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用获得冠军证明了女排实践者努力的价值,证明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真正实践者。承前才能继后、继往才能开来,只有客观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归纳和总结,中国女排和中国竞技体育才能走的更远。

3.4 中国女排是女排精神的守护者

郎平说“我们打球的那个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很多事情要从头开始,人们心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当时,在世界的舞台上说起中国,让咱们老百姓感觉扬眉吐气、让别人印象深刻的事不多。所以,当中国女排第1次夺得世界冠军,全国一片沸腾,老百姓激动万分。而中国女排连续5次夺得世界冠军,让各行各业的人们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同时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人民喜爱女排,为女排骄傲!每每想起当年的场景,我总是既自豪又感动”。中国女排就是用这种精神,托举起世界冠军的梦想;今天,无数的个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中国女排的奋斗精神永不过时,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永远是“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守护者。

4 小结

中国女排精神作为时代主旋律,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深入挖掘女排精神在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等方面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女排精神在奋力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弘扬女排精神,对于提升民族自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总结女排发展历史,把握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构建中国排球指导思想和技战术体系,在技战术全面的基础上继承女排精神,彰显女排特色、女排风格、女排气派,不仅让世界知道“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还要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女排、改革中的中国女排、开放中的中国女排、创新中的中国女排,为世界排球运动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中国女排,实现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使女排精神永远不过时,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1.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小学;2.郑州登封市宣化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技战术中国女排女排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夺冠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