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驰
竞技体操运动是一项难美运动,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姿态。对于青少年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训练,能够为之后的技术动作训练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训练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用不同的动作组合策略,加强运动员对于身体姿态和技术动作的衔接能力。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竞技体操运动员。
1 前言
体操运动是一项难美运动,具有极强的美感以及较高的难度。在进行体操比赛中,运动员自身所表现出的动作美和姿态美是整个运动比赛的灵魂,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运动员体态的姿态美,是体操运动员的表现之一。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姿态相比较于日常生活中人身体的姿态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因此在青少年身体姿态的训练中,需要根据体操运动对于身体姿态的需求进行训练。进行青少年体操運动员基本姿态训练的目的除了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身体形态以及灵巧的动作之外,还能够提升运动员自身的心境,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帮助运动员展现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技能。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姿态训练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姿态训练方法,梳理相关概念。
2 基本姿态训练概念
进行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姿态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培养运动员自身的姿态意识,使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外形和身体姿态能够符合体操运动专项的规范要求,帮助运动员形成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在体操教学和训练中,身体姿态与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密不可分。身体姿态训练能够提升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运动员对于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能够让运动员在完成特定的技术动作时具有姿态意识,更好的展现出当前的体操运动动作。
进行运动员身体的训练,能够培养运动员在体操运动中的运动表现。使用基本姿态训练,除了保障运动员具有矫健的身体外形之外,还能够促进运动员在运动比赛或者运动表现中能够更好的展示当前的运动动作,使其当前的运动动作更加具有艺术性、活力性,体现出整个运动动作的美的韵味。
在进行体操动作展示中,正确的身体姿态对于当前动作中的身体空间位置、肌肉进行用力的时间以及用力的方向均具有极大的关联。对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进行身体姿态训练,有利于去掌握各项体操运动动作,为体操运动员学习和训练具有更大难度的竞技体操动作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3 进行基本姿态训练的内容与训练方法
青少年运动员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进行身体姿态训练,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培养出运动员自身良好的身体姿态意识。训练人员在进行训练中,除了注重培养运动员良好优美的身体姿态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运动员自身的姿态思想和姿态习惯,提升运动员使用身体姿态进行艺术表现的意识。主要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包含以下几点:
3.1 站、压练习
该练习主要是对运动员的站姿进行训练和纠正,可以使用对墙一位站练习的方式进行身体姿态的训练,主要训练运动员形成标准的身体站姿。该训练是在青少年身体姿态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运动员在完成站姿训练之后,可以使用压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柔韧性,包括肩部柔韧性、腿部柔韧性、腰部柔韧性等,为运动员进行下一步运动动作的训练做好身体基础。
在该阶段的训练当中,教导员应该根据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训练方式和训练时间的调整。要善于发现每个运动员在进行训练中的心理条件变化,由于此类训练需要运动员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训练中还需要忍受疼痛等因素的困扰,因此对于教练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教练员在进行教学中,若发现运动员出现畏难的情绪,应该使用榜样激励法等措施鼓励运动员继续进行训练。在锻炼运动员自身心理韧性的同时,提高自己自身的身体机能。
3.2 身体部位训练
进行训练的主要身体部位,包括头部、上肢、躯干和下肢等主要的身体组成部分。其中,头部的训练主要是其5个位置的训练,包括头正直、仰头、低头、转头和侧屈。在进行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随意组合2-3个动作进行组合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头部姿态的完整性。
在进行上肢身体姿态训练中,体操运动的要求是运动员的肘部、腕部和掌部呈弧形,手掌处四指并拢,食指微翘,拇指和四指相对,虎口自然收缩。体操运动中,上肢的基本动作包括下举、前举、上举、侧举和后举,上肢的基本位置则包括一位、二位、三位、四位。在进行实际的姿态训练中,可以根据当前的训练目标构成对称式的动作和不对称式的动作进行训练,满足身体姿态训练的基本需求。
躯干的身体姿态主要包括肩部、腰部、胸部和髋部四个部位的姿态。其中,由于肩部和髋部与上下肢相连,因此上下肢的姿态常会引起肩部和髋部的姿态改变,一般情况下要求肩部保持张开、下沉,髋部保持正直既为标准的身体姿态。进行躯干部位的身体姿态训练的方式主要包括挺胸、含胸、立腰、上体前屈、体侧屈、体后屈以及上体移动、组合形成躯干的各种姿势。在进行实际的训练当中,教导员可以根据当前的训练需求进行不同的姿势组合。
下肢的姿态主要包括直膝、蹦脚面、并腿三种。教练员可以使用压膝盖、压脚背的方式来进行运动员的下肢身体姿态训练。在进行腿部控制力的训练中,可以通过让运动员将腿部保持在特定的位置,来加强运动员对于腿部的控制能力。此外,由于腿部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运动员除了进行基本的腿部标准姿态训练之外,还应当进行腿部的力量训练,提升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
在该阶段的训练当中,教练员可以根据目前运动员不同身体部位的姿态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若运动员自身上肢姿态不够标准,教练员可以使用上肢姿态训练方式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进行姿态的纠正。若当前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均属于标准水平,则教练员可以使用不同部位的姿势组合,对运动员进行标准姿态的巩固,进一步提升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标准姿态。在实际的训练当中,教练员应该注意到,进行身体部位的姿态训练,不会促进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机能协调的发展,在完成该阶段的训练之后,教练员应该主动发展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提升运动员不同部位的姿态的标准性,在完成复杂动作时不会出现严重的形变。
3.3 基本体操训练
主要包括徒手体操和队列练习等多种形式。其中,徒手体操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徒手练习,主要的徒手练习动作包括:举、踢摆、振、蹲、转体、绕环、屈伸、跳跃等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以不同的姿势、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身体练习。使用多少体操训练能够培养训练人员对于不同身体姿态的衔接能力,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和不同动作中身体的发力顺序。
教练们在使用基本技术训练进行运动员身体基本姿态训练中,应当设定一定的训练计划,避免因为训练强度过大而造成运动员训练动作的变形,影响到实际的姿态训练效果。在使用基本体操训练进行运动员身体姿态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注意运动员在完成不同的身体动作时,自身身体姿态标准性的维持性,以此来判定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是否达到比赛的相应标准。使用基本体操训练所训练的动作多数是一些基本的身体动作,运动员在完成此类动作时需要保持其他部位身体姿态的标准性,因此该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运动员在某些身体部位完成一些难度较低的基本动作时,其他身体部位维持自身标准姿势的能力。教练员在使用该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的不同身体部位进行训练。若运动员自身上肢姿势维持不了准则,可以较多地安排上肢基本体操动作,对运动员的上肢姿势进行纠正。在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姿势,在能够在完成动作时保持标准的姿势之后,教练员便可以安排全身性的基本体操动作,对运动员进行进一步的身体姿态训练,促进运动员身体协调性的进一步发展。
3.4 舞蹈训练
进行舞蹈训练时,在完成基本体操训练之后,对于身体姿态的进一步训练,主要训练运动员在进行动作表现中,妥善运用自身身体姿态进行美的表现的能力,也是确立正确的身体姿态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训练手段是以芭蕾基本功为基础的舞蹈训练。使用该训练方式,能够培养出运动员自身正确的姿势以及漂亮的手势,加强运动员自身关节的灵活性。并且,由于在训练中具有音乐节奏,还能够培养运动员自身的节奏感,加强其动作表现力。在舞蹈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形式使用舞蹈训练,能够根据教练员自身的训练需求,進行不同动作组合的训练,帮助教练员完成自身的训练目标。
舞蹈训练中的基本步伐包括软步、滚动步、突进步、足尖步、弹簧步、变换步;基本动作包括波浪形动作、摆动动作、绕环动作等;基本的舞姿造型包括鹤立式、攀峰式、迎风展翅、斜探海、掀身探海、后退侧身及雄鹰展翅等。教练员在进行训练中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步伐、舞姿和造型来进行训练。
教练员使用舞蹈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运动员的不同身体动作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转换的流畅性,并在此之外锻炼运动员在进行不同动作的完成时其他身体以及身体姿态的标准性,维持能力。在该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进行基本体操训练之后的进阶训练,该训练主要是一系列连贯性的身体动作,教练员在进行动作的编排中,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不同部位身体姿态的稳定性来进行不同动作的编排,并进行有重点的训练。对于上至姿态维持稳定性较差的运动员,教练员可以更多地将上肢动作编排到整体性的全身性姿态训练当中,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其上肢姿态保持的稳定性。若目前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保持水平处于较好的训练状态,则教练员可以进一步增加在舞蹈训练中不同的难度,促进运动员使用身体姿态来促进运动表现的能力。
3.5 健美操训练
健美操运动是体操运动的一个分支,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运动是对于体操中的动作和舞蹈中的动作进行了融合,既包含体操动作中动作的难美性也包括舞蹈动作中的优美性。在身体姿态训练中使用健美操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进一步协调自身身体各个部位的基本姿态,以及在动作展示中身体的基本姿态,将不同部位标准的身体姿态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此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体型、建立正确身体姿态的目的。
在进行健美操训练中,教练员可以安排不同节奏的动作以及音乐来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给我带训练的主要训练目的为提升运动员的节奏感,加强运动员动作的优美性以及姿势的标准性,促进运动员在进行不同的动作展示时其他身体部位的标准姿态的维持能力。教练员在进行训练计划及训练内容的安排当中,需要注重提升运动员整体动作的优美性和协调性,在这个阶段教练员主要重视的并不是运动员单个动作的标准性和稳定性,而是其整体动作的连贯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在使用健美操训练的开始阶段,教练员可以使用节奏频率较低的音乐和动作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断增强的同时,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水平增长的幅度,调整音乐的节奏以及动作的难度来促进运动员自身动作以及身体姿态的进一步发展。
4 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青少年体操运动员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当中,除了使用上述训练方法之外,还应当根据该项目具体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设计。在训练当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当前所选用的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方法,应当按照体操运动专项的需求进行制定。对于所使用的训练内容,应当与体操运动专项部分要求相符合,保证当前所使用的训练动作能够顺利的迁移到体操运动动作当中。
第二点,在训练当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身体姿态的训练,教练员在开始阶段应该从基础的身体素质训练,逐渐转换到动作训练,进而转换到系统性的项目训练。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应当尊重学生学习动作的发展规律,切忌盲目地增加训练动作的难度。此外,教练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进行示范教学,让运动员充分的了解到当前动作姿态的标准姿势,使用录像回放以及动作指导的方正,纠正运动员在进行标准姿势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第三点,训练中重视与音乐的配合和使用。在进行训练当中,应当注意使用音乐配合训练进行,一方面,能够提升运动员对于音乐的乐感,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运动员在动作表现时对于音乐环境的适应能力。教练员在进行音乐的选择当中,应当注意该音乐的速度、旋律和节奏上的变化,使用音乐培养运动员的审美能力,发展其自身的想象力。教练员可以根据竞技体操运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的特点,对训练所使用的音乐进行选择和整合。
第四点,姿势训练后进行放松。进行放松是在竞技体操训练中常用的放松动作,教练员应该注意提醒运动员在进行身体姿势训练之后,进行腿部、躯干和上肢的放松,减少运动员在运动后的疲劳感,促进运动员在训练后迅速恢复。
第五点,技能培养与兴趣培养相结合。教练员在进行青少年身体姿势训练中,除了进行身体姿势的基本训练,还应当将竞技体操运动中的技术动作与身体姿势训练相结合进行整合性的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对于专业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除了进行这个技能和身体姿势训练之外,教练员还应当培养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成就感,激发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来提升运动员对于竞技体操运动的兴趣。
5 结语
竞技体操运动是一项难美性的运动,在进行青少年降低体操运动员基本姿势的训练中,除了进行基本姿势的标准训练之外,还应当培养运动员进行竞技体操运动的兴趣,以此来达成培养高水平竞技体操运动员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