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欣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基本,教材是指导,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为充分发挥“三教改革”在高等院校的价值作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及应用型人才,需要改变以往“一刀切”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探索课堂教学改革[1]。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具备扎实职业技能,“到岗就能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行业的进程及规范不断更新发展,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如何适应要求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合理、实用的教学实训模式。
在岭南庭园设计课程中实行因材施教,实训项目模块化,采用更为灵活的评价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信心。
岭南庭园景观设计是本校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岭南庭园景观的特征和设计原理,初步掌握不同场景下具有岭南特色的庭园设计方法、设计说明的编写、景观总图的绘制、局部节点效果图绘制及方案分析图绘制。此课程对学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工程制图、古建筑效果图绘制、建筑设计原理和古建筑构造等多门学科知识,将古建筑手绘表现技法、CAD制图、SketchUp效果图表现等一系列技能综合运用,创作具备岭南独特文化风貌的项目方案。从市场调研来看,古建筑设计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行业、绿化景观公司等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由此可见,“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表现技能,同时对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授课及实训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目前,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这门课程没有对应的教材且相关教材对标“岭南”地域特色内容较少,缺少具体实践案例,没有明确设计任务。岭南庭园景观整体布局、地域元素与表现方式等内容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教学案例能够贯穿相关知识点,并且本校身处广州,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具备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应该把本土资源更好结合到课程设计中[2]。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庭园景观设计”教材,作为学科大类通用型的教材,没有充分发挥“岭南”特色文化的实训设计,也使学生感觉不够特色,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本课程内容学科综合性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由于学生对前置课程学习程度有异,从现有学习情况来看,出现以下几种学情:(1)空间感较强、手绘表现技法丰富;(2)平面设计能力较强,有一定计算机绘图能力,手绘表现力不够;(3)对平面图示不够熟悉,空间感不够,缺乏表现能力。由此导致学生对课程期望有一定差异,有些学生喜欢挑战,有些学生感觉自己“够不着”。通过分析业内实施的设计案例,庭园设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对应在课程上可以区分各种形态模式。
原有评价模式综合平时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评价分为总体功能布局构图效果、设计要素应用、与周边场地结合关系和地域元素的思考,但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来说并不完全客观[3]。在现状教学改革研究中,未有对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案例,在类似的园林设计改革案例中有针对个性化课程设置的案例,但是做法不够具体,另外OBE教育理念主要强调输出,学生为本、成果导向、多方评价和动态回馈,其侧重点在成效评价上,而对于实训内容的灵活设置未有很多研究内容,在模块实训评价上可以存在更为灵活多样模式。
因此,“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索基于模块驱动的阶梯式课程设计,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合适案例教学。
依据本校的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设计分析能力和方案设计深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岭南庭园景观设计”作为核心课程之一,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遵循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既满足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素质[4]。
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模块驱动、阶梯式评价”教学法,将“岭南庭园”地域特色分为若干实训项目,不同场景对应实训难度有所变化,层层深入,以实训需求作为课程的参考内容。学生在完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时,通过项目驱动自主学习获取设计方法知识,完成后汇报总结,获得方案表达能力。
实训设计项目贴紧实际,遵循岭南特色原则,重新整合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通过企业调研和项目成果比对,以街区绿地岭南园林设计为基准难度,采用阶梯式递进设计以下五个教学实训模块,通过学情分析及教师解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详见表1)。
表1 项目模块设置
将每个项目的实训场景分为不同模块,模块以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周边地块关系、项目提示)和图纸要求作为依据,设定考核评价系数。下面以基准难度为例。
2.3.1 实训目标
(1)能够掌握街区绿地特征,分析地块周边关系;
(2)能独立设计2000平方米街区景观绿化用地,体现岭南园林特征;
(3)能口头汇报设计思路及撰写设计说明。
2.3.2 任务方法建议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案例学习法、方案互评法、对比法等。
2.3.3 前置任务准备
(1)表现技法准备,如线条练习、平面临摹、布局泡泡图等基础知识实训准备;
(2)岭南文化元素准备,如岭南历史梳理、本土历史遗址及博物馆参观调研、相关设计案例调研;
(3)表达能力准备,如岭南园林体会分享、方案无记名排序互评。
2.3.4 项目实施
这部分设计遵循“(个体)分析、计划、选择、收集、实施、汇报、评价”这一完整的模块过程序列,强调学生是项目过程的中心,教师是项目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前置任务的安排,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及兴趣方向,独立制定计划,选择适合模块,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最后实施项目。
(1)分析:教师安排线条练习、平面临摹、构图分析等任务,通过知识、技能、素质三维基准线生成学生学习状态数据及达成度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水平。
(2)计划:教师提出实训任务要求,结合基础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制定项目完成计划。
(3)选择:掌握学生能力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再次梳理项目思路和方法,最后自主选择项目模块。
(4)收集:项目实施前,教师针对项目难点、要点,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案例及图纸资料,课堂中由学生分享及讲解,达到资源共享。
(5)实施:学生按计划模块完成设计项目,教师首先通过一草的修改,帮助学生把方案的主要思路及项目特色进行梳理,二草通过教师的引导,分小组讨论等途径指导学生,深入解决方案细节问题,并随时监控任务完成进度。
(6)汇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讲述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和小组讨论形式锻炼方案汇报能力。项目完成后,安排总结汇报时间,引导学生总结整个项目过程,提炼核心知识点,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进步。
(7)评价:对街区类绿地设计项目来说,学生提交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教师根据图纸进行学习情景和成果素养评分(详见表2)。由于项目模块有难度区分,因此应按照难度系数来调整后,得出每位同学的最终分(详见表3)。
表2 学习情景与成果素养
表3 阶梯式评价难度系数
2.3.5 考核与评价
针对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用“项目模块驱动、阶梯式评价”的方法。该课程总评成绩综合平时成绩20%和项目成绩8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与纪律,项目成绩根据不同模块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经过一年时间,通过对本校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岭南庭园景观设计课程开展教学实践,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教学效果,反思“项目模块驱动、阶梯式评价”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
课程设计及实训项目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不但需要多去企业调研,掌握行业动态,更要亲自参与到项目锻炼,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由此,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设计有难度差别的项目模块,从而更好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
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更好启发学生对自我认识和判断,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能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也提升课堂元素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拓展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而且减轻一定压力,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项目模块驱动、阶梯式评价”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要清楚认识课程目标及自身需求,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肩负教学项目设计、管理、有效评价等工作。因此,教师需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有效组织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模块化项目设置采用合适的阶梯式评价方法,有效灵活设置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的细化与过程化,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完成培养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