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光瑞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大力开展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是牢牢把控时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加强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育人成效等有着重要意义。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理工科实践课程只有把培养新时代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事业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根本上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才能统筹兼顾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才能勇担重任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实践课程是理工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精神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落实实践育人的主战场。开展理工科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有利于构建高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利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有利于助力企业攻克面临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针对当前高校理工科实践教学存在的实践课程体系与企业行业需求不匹配,学生应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不够理想[3],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领域契合度不高,德育与智育未形成育人合力等现象,本文开展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以促进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交叉融合,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工科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讨和探索理工科实践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与策略,建立成果产出为导向(OBE)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进行价值塑造和引导[4],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育人功能。
坚持学生中心,立足国家产业行业发展战略,优化实践课程体系,重点关注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和实习过程管理,突出“能力为本”,强调“学以致用”,凸显“实践主题”,加强“校企联姻”,提升实习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科研实践育人功能,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加强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引导学生以课题为抓手、加强团队合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围绕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完善构建从开学第一课到毕业论文全链条的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强化行业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的指导、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满足行业企业高素质工程人才需求的实践课程体系[5]。
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案[6],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区域特色行业,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优势,加快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充分征求家教指委专家、企业行业专家、在校生、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意见建议,科学合理设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行的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如图1(P132)所示。第一课堂主要包含认识实习、专业实验、专业实验、创新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思政元素供给主要包含专业认同和科学素养教育;第二课堂主要包含课外训练、创业实践、学科竞赛等内容,思政元素供给主要包含创新能力培养和家国情怀教育。合理制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间的关联矩阵,落实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明确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激发学习热情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图1 理工科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推动高质量实践课程教学,依托学科基础创新训练、学科综合创新训练、专业创新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构建贯穿整个培养期的研究型实践课程,落实实践课程研究性教学理念。强化生产实际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导向作用,通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使学生了解相关企业行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培养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产业行业学院建设需求为标准,打造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加强校企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高校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导向,与各领域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形成符合新时代背景要求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企业、行业、地方和学校等多主体的稳定投入机制,保障实践平台和基地正常运行。合作企业应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结构合理,一定规模、符合实践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或业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的设定与评价,在实践条件、实践形式、实践内容等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训实践资源,为培养各专业领域所需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支撑服务地方兴产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坚持产出导向,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实践教育的各环节,深化职业道德和操守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加强实践课程教师、行业导师对实践课程体系理论内涵和技术运用的全面把握,同时努力发掘实践课程思政元素,将科学素养和科技伦理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努力发扬“大国工匠”精神,以良好师德师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理工科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在注重智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培养,科学合理制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从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多个环节挖掘思政元素[7],源源不断输送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等全方面多维培养,加快推动专业和思政的融会贯通,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环节加强专业认同教育,由企业专家讲解相关行业领域我国取得标志性成果、实施的重大工程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专业实验、创新训练及毕业论文环节由指导教师加强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科技前沿,树立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课外训练与学科竞赛环节由指导教师加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激发精益求精、匠心报国精神,实现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全覆盖和过程全覆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践课程教师要牢记使命,时刻以“四有”老师为标准,即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大力开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讨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深对党的十九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理解,提升从事实践课程教学和改革热情,加强实践类一流课程建设、积极推动实践类教材规划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深入浅出合理分析实践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内容挖掘,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实践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持续改进,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全面多元评价方式,从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统筹考虑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考核,创新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突出强调知识、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的结合,将德育目标纳入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将就业创业能力、求学深造和用人单位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主体评价主要包含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学生评价中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动手)的能力[8],既注重学科竞赛获奖等级与数量、创新创业比赛获奖等级与数量、专业对口就业率等量化指标,又要考虑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奖学金等荣誉类定性指标,教师评价中应注重实践类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和教学效果,同时把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在对定性与定量考评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实时调整实践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式,实现闭环考核[9],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教学资源评价应包含实践教材、课程等方面进行考察,从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三个维度进行实践类课程教材评价,教材应满足新工科建设和工程专业认证要求,教材选用标准和教材质量应达到国家级规划教材标准,能够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思想端正无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遵循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与本学科和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符合实践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习热情。实践课程应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不断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规划性以及系统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持下,加速推进开辟数字智能教育新途径,打造高水平的实践金课,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功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围绕产出为导向是实践课程教学首要评价方式,建立过程化教学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构建实践类课程自主学习和测试的在线开放平台,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比例,增加定性评价测试手段,在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多元角度对学生展开综合考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评价,体现思政育人和知识技能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建立实践类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督导评价反馈渠道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完备的实践课程持续改进档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来实施理工科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厚植爱国情怀。采取校企协同的强有力措施,发挥双部署的优势来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牢牢抓住双导师队伍“主力军”;拓展完善理工科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践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实践课程思政元素供给,建立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实时跟进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世情国情,落实“三全育人”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储备具有优良素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