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巧燕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甘肃合作 747000)
2016 年,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首次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中,重点关注中小学阶段,健全“学校健康教育”驱动机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并落实。然而,在现行学校教育体制里,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与载体仍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实施及发展状态与学生健康动态状况联系紧密。就目前学校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执行及课程教学过程,仍处于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学科教学与健康教育理念的融合,难以满足小学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及普及健康文化的社会需要[1,3,5-6]。基于此,该文以健康中国为背景,对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状况进行研究,总结出体育学科与健康教育课程融合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融合、推进及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给予参考和借鉴。
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是儿童健康成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 年,我国0~14 岁人口达到2.54 亿[2],庞大的小学生人口结构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关系祖国的兴盛与衰败。国民健康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实现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小学生作为教育事业的承担者和人才培养的奠基者,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社会各界必然将小学基础教育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点。然而,自《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推行以来,“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痕迹尚存,儿童健康促进的执行效果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3]。如今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受人才目标培养升学教育的主导,教育投入很大程度上定位于应试主流知识、技能及精神层面,同时遭到“独生子政策溺护”的影响和胁迫,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求和资源投入被严重忽略。再者,国民健康水平已然成为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评判指标,儿童又是《纲要》中提到的重点干预人群。基于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取健康知识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1]。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早已被设定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保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基于我国的健康教育关注和执行力度,从宏观政策出发,2016 年《纲要》提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联络,建立健康教育体系。从中观层面看,近年来有关部门逐渐加大跨界、多元的联动措施,构建体育部门、卫生部门、健康部门、咨询部门多元的青少年健康促进模式[5],提倡学校、医院、家庭、政府的跨界干预的理论研究[3],但尚未进行实践层面的广泛推广。
就目前而言,小学阶段健康教育投入少,仍然以学校体育、体质健康测试为基本干预措施。教育师资主体上以体育教师为主,且鲜有相关的小学师资健康教育培训。从课程角度来看,也主要以体育课为手段,而体育课程也仅突出强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而就健康教育而言,更注重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健全健康教育知识和实践的融合性体系。儿童健康教育政策、执行导向、社会参与方面仍旧以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学校对儿童健康教育问题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高。而小学阶段作为人类个体生命健康成长全周期的起点,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育领域、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我国自1985 年来,每5 年举行1 次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出现了积极可喜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有止跌回升的现象[4]。2010 年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滑落趋势,而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上升,还倾向低龄化。2014 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耐力、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在中小学生中持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为何大学生身体素质依然持续下降,保持着居高不下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倾向低龄化,肥胖检出率各年龄段持续走高。初步预判这是由于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运动与营养知识的普及有待加强。因此,既要深度探索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方略和多种路径,聚焦儿童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精准改革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研发构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阶梯式的健康知识、健康文化、健康行为和健康素养等健康教育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既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长期切实有效,从而逐渐塑造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因此,理解学生健康教育,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实施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将逐步突显。
适切的课程内容受明确的目标指引,这是课程赖以有效践行的必然逻辑。施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把身心发展、社会愿望和学科体系思辨性地整合起来。明确国家当下体育课程的缺陷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愿景,把健全人格,改善儿童整体健康素养置于核心位置上并进行反思。
中小学阶段学校教育中必须设有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卫生条例》的规定。而现实是小学校园教育体系中,规范明确的健康教育课程尚处于探索期,依附于校园体育课程当中,然而现行的体育课程又过分强调工具性质,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重视生物性训练,课程目标以技术教学、身体素质训练、竞技理念为主导,弱化了儿童的健康素养或健康内涵的知识教育,压抑了儿童的个性,背离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难以适切小学生的兴趣,导致了一直练却一直无法养成锻炼习惯的情况。
此外,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升学科目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健康教育早已被弱化,以至于这项课程从课程开发、课时定时、教材选编、师资配备及教授质量上均难以形成稳态。体育学科的知识性目标引导不足,教育学科的深度研发投入不均衡,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长效性。
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联系紧密,即通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行为把学生培养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6]。随着大教育、大体育、大健康观念的提出,要把健康融入全人教育,加快健康领域的发展,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维护和保护人民健康,要形成珍爱健康,探索健康,增进健康的社会风气。小学阶段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更是实施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开始阶段。要认识到学生成长是一个持续社会化的历程,要形成健康的社会化需要,不止是要满足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当前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社会日常生活的变迁和未来的需求。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为现代人生存、生活、生命的有机部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具有明显的历时性、共时性和社会性:(1)健康的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前提;(2)聚焦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社会关注、教育领域的投入;(3)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开发和传播;(4)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体育与健康实施的干预过程;(5)强化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小学生公共健康资源服务。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孤立存在于教育领域或者学校体育,必须有人类社会化的共同推动。
健康素养是指学生个体习得和阐释健康信息,并应用获得的信息养护和督促自身健康的能力,包含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观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三部分内容。而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和态度才是长期进行健康行为、学习及自主锻炼的关键。学生只有认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才会激发出对课程的探索热情,并进行反思实践,而不仅仅为了玩。因此,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认识到知识性学习的重要性等同于身体性练习,即要具备具身性认知,多维度综合提升小学生的健康素养,从带领或监控学生健康行为向传授学生健康知识的方法性课程转化。在小学时段,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兴趣所爱和“健康认知”个性的培育,依学生身心特征培养其体育的态度、习惯和能力,持续生成健全自主的健康素养,即大脑认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的指导思想指出,以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主动适应健康中国建设关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基本要求,推进健康教育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服务全面发展、奠基终身健康、做到知行合一、实现共建共享,以健康促进为主线改进学校治理体系,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快学校健康促进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健康学校建设模式和青少年健康促进机制,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7]。可见,小学阶段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基点。
然而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时代,我国人民健康大环境呈现出青少年体质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体育健康设施不足等问题[8]。在健康中国大环境下,小学阶段生成的现代体育与独特传统健身养生方式,是预防、干预、治疗当今以及未来社会面临的各种慢性疾病的最有效策略。因此,小学阶段应建立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课程、技能课程、活动课程、竞赛课程、体育文化课程体系;高等学府里体育教育专业是培育体育师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医务指导师、康复理疗师等师资的重要源泉。因此,改革需先从高等学府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施开始(见图1)。
图1 以健康中国为目标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自《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开设体操课,100 多年以来主要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重技能轻理论,更轻视体育价值观的塑造,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为了补足这一弱点,即要实现体育核心素养,就必须高度重视师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概念、原理、价值观念的生成,这一过程也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落实。新时代,“健康中国”这一思想观念要深入小学校园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首先应引导、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理解,让健康中国的理念融入他们的教育思想,使他们高阶性地进行课程革新。小学体育教师要学会把学科教学、竞赛活动、劳动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在日常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向学生解读、传承、宣传体育和健康中国的历史及重要性,让师生有一个系统的大脑认知和身体认知。小学阶段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时,要系统培养师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术、习惯、能力、价值、态度、道德等核心素养,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稳固的根基,落实课程思政。理解与掌握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体育价值观和西方体育注重运动和肌肉健美,强调身体外部运动的“健身”体育价值观。
2018 年,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召开了课程体系建设会议,对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做出了要求,提出了小学体育教育学、练、赛、评的课程体系,通过一体化的实施,构建出一个内在统一,横向一致,纵向衔接,课堂内外联动的课程体系[9]。
3.3.1 制定“四维度”身体教育课程目标
笔者历经20 年体育课程改革,对目标引领内容,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有了明确的认知。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课程目标就是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因此,提出“四维度”的体育课程目标(见图2),即认知维度、技术维度、体能维度、发展维度。认知维度就是学生学习的动作概念,对用力、空间和身体概念的意识能够让学生在学新动作技术时拥有更广泛的能力。动作概念是动作技术的修饰符号,它是运动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借助这个词汇,学生才能用身体流畅地表达,作为身体教育课的主导者,教师要给学生机会掌握动作概念[10]。主要包括用力知觉、空间知觉和身体知觉,只有理解了动作概念,才能形成体育价值观。要确立动作(技术)的教、学、练、赛、评和发展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专项体能,突出运动技能的迁移(会比赛、自主锻炼和其他技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
图2 四维度课程目标思维导图
3.3.2 建立“教材四个一”体系化的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的运动技能课程有其理论基础。科学理论实践表明,概念创新是主导,没有重大基本概念的突破、深化和创新,就不可能有理论的更新发展。20世纪40年代,鲁道夫·拉班提出了四维度的运动技能分析框架理论,即身体意识、空间意识、运动方式、关系。美国体育以他的理论为基础推演出所有的体育课程,即关注技能的习得,影响运动(动作)控制的原理,特别之处在于强调教化动作和技能的运动技能概念。可知,概念是运动技能框架核心要素,显示行动产生在哪里、身体如何移动、行动是独立产生的,或者和他人合作、运用器材产生的,等等。行动动词的修饰词是概念,它描述技能如何被执行。运动概念涉及方向、水平、伙伴关系、身体形状、力量和速度等要素,其价值在于超越技能最简单的形式,持续拓展技能范围,赋予运动技能丰富的内涵。
学生12年的体育教育未能完整地掌握1项运动技能。季浏教授指出,这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下的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紧密相关,即存在着分离式、碎片化、双教材和小单元教学[11]。由于对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存在偏见,存在着只为教教材文本、教单一化的运动技术的现象,教学中经常出现轻视动作概念的习得,疏忽体能发展,淡化竞赛中技术的运用,或缺乏发展某项运动技能专项体能练习的意识等现象,致使运动技术与体能发展相脱节。一个技能一体化的课堂为个人主体性和社会责任的主体间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域。责任与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是技能一体化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学生在不同技能水平上担负着责任,体育现场时常会展示出一片组织有序的混沌、复杂性状态。因此,根据四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教材四个一”的构想(图3)。
图3 “教材四个一”的开发与理解思维导图
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维度为主,在这四个维度中课程评价未能形成体系,导致课程开发不能形成一个闭环系统。目前,体育学业数据呈现碎片化状态,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运动技术评定数据、期末体能测试数据、自我锻炼数据、运动会比赛数据、居家锻炼数据、体育作业数据等,均为大量的碎片化数据源。可以在课程一体化视域下践行教、学、练、赛、评,将碎片化数据进行系统化设计,生成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既要有知识理论命题测试,课堂运动技术的速度、次数、远度等课堂测评,体能测试,大课间活动,运动会或体育小竞赛,各类艺术活动表演,课外训练和校外锻炼数据的定量化评定,又要有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体育思想、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艺术审美、体育文化的评价。例如,体育文化常识、运动安全与卫生常识、保护环境与生命关爱常识、合作和团队意识、主体性与他者意识,引领学生形成优良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形成能够在体育价值观、身体观、生命观、健康观和完美观等方面整体体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体系。
随着健康成为我国时代社会发展转型的新趋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应肩负起更强效的健康教育职责。鉴于同一时代下不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观念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效能的发挥也会产生时代差异性与滞后性,展现出不同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发展走向的时代性诉求。从人类发展史对于体能运用下降的历程来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是未来社会关于人的身心健康的保障性工程,课程的实施应全面分析学科、社会、学生、环境等因素。既要考虑社会对于人的身体发展的紧迫需求,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人长期发展,更要转变观念,树立既新又大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构建多元化、多维性、多层性和多面的学科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才能从基点上面对全社会健康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