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2-02-18 23:56董菲菲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红色思政

董菲菲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由此可知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基因是中华儿女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此将红色资源融入教育领域,培育学生红色文化与基因十分重要。本文对在高校思政课堂中融入红色教育资源进行介绍。

一、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价值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许多会议中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重要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最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如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主观世界的改造,要首先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价值观,然后坚定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才可做一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1]。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要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但可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扩展教学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通过其从红色教育资源中获得的认知让学生更加坚定自我的理想信念,从容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教学内容亟须补充新鲜能量,其中红色教育资源是最佳选择,红色教育资源包含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遗产等,在大学生思政课程中融入红色资源,以此充实教学内容。第一,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可扩展教材中红色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精神”一节教学中融入红色教育资源,让学生可以全面、立体地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第二,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融入红色教育资源,充实了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在平时课堂中利用红色历史的讲解,让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提升思政教学的科学性与说服性。第三,在高校思政课堂中融入红色教育资源,还可延伸课中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引导学生深化学习,走出课堂。如可以走进红色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下,让学生更加了解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以此可得到思政课堂中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助红色文化顺利传承

红色文化是红色教育资源核心资源的凝结,毛泽东主席在当时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作为中国人的革命文化,内含新中国成立时为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英勇事迹,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继而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资源,无形中渗透着红色文化。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形成工联主义意识。通过外界灌输输入正确的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旨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良好思政教育效果[2]。

二、红色教育资源的功能分析

(一)价值导向功能

红色教育资源中,中国故事占有比例较大,其包含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优质资源。以此角度分析,将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结合,可实现人、社会与国家的价值导向功能,提升人民群众的优秀价值观。红色教育资源中有十分具体的价值导向功能,即在红色教育资源运用下,人或者社会组织都能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所感染,进而表达出我国共产党人一直为着人民价值观与价值目标而努力的精神,可通过此进一步激发人民对党的热爱,更加拥党爱党。另外,红色教育资源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还能塑造大学生的行为,即道德人格导向。红色教育资源中有很多我国老一辈先进革命楷模,此对于人个体发展有很强的号召力与感染力,激发人心中的钦佩之情,进而在行为、精神与心理等方面,完成对革命为人的效仿。在此将红色教育资源导入高校思政课堂中,将红色资源的价值导向功能发挥到最大。

(二)文化传承功能

红色教育资源内容很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价值等,一般情况下红色教育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呈现出来。也就是说,红色教育资源具有文化传承的内在功能,要发挥此功能,就要将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结合。从文化角度分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总和,中华文化作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各种系统性的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红色教育资源当作中国革命文化的主要载体,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素,通过对此保护与发展,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但是若只是保护与发展中华文化,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与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因此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在通过思政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引导进程中,提升人民群众对红色教育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更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以此传承中华文化。

(三)精神塑造功能

优良的环境是教育的基础要素,此可培养出更加健康与积极的个体。社会也可作为教育环境,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创造饱满的精神,反过来,社会精神还能体现社会的发展情况。基于人精神的可塑性,可在人们接触优秀的客观事物时,产生积极的、饱满的精神。否则产生消极的精神。精神一旦产生,就有了对客观世界作用的能动性。由此可知需要在积极向上的价值内涵下,才能形成健康、有益的精神。从此角度分析,对红色资源的利用就有很大优势,因其自身就具有精神塑造能力。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载体,红色教育资源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人的精神的创建与发展起决定作用,将此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结合,让优秀红色教育资源在人民群众中传播,进而受其熏陶。在此人民也可在生活、工作中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对,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言放弃,勇于拼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一同努力。所以要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借助精神塑造功能,为大学生个体发展注入向上与乐观的动力。

三、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分析

(一)高校与红色资源区建立合作机制

第一,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可建设与红色资源区信息共享体系。发挥当下社会信息技术的优势,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前,提前借助互联网获取红色资源区的工作状态,以及交通方式、周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当天气候条件等信息。在此红色资源区在与高校合作进行服务之前,还须明确来学习学生的人数、学生学习要求、学习主题等有关信息[3]。通过互联网架设沟通的桥梁,以资源共享体系为其合作奠定基础。当然高校与红色资源区之间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只如此,还包括日常工作互访、信息交流等。促使学生在两个主题的熏陶下接受红色文化,以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发挥教育效能。

第二,建立高校与红色资源区人才共享体系。借助中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重视人才的发展,明确高素质人才的作用。高校与红色资源区人才共享机制的构建具体内容有:以红色资源区以就业岗位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培养提供基础。高校思政教学中可借助红色资源区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其就业有更多更新的选择,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加强红色教育资源的运用效果。因此在红色资源区中可择优聘请人才,优化工作队伍,进一步推进红色资源区的发展。另外高校还可邀请红色教育资源的专业人员演讲,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高校可邀请红色教育资源区的工作人员到校讲授,落实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此不但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对红色资源区的开发与创新有一定益处,长此以往可实现高校与红色资源区发展的共赢。

(二)开发高校思政课程红色教育载体

第一,借助红色教育资源编写高校红色教材。发挥教材的作用,建设课程,在此借助教材实施教学工作,可提高思政教学质量。所以红色教学资源融入思政教学时,同样要依赖红色教材。借助红色教育资源的丰富内涵编写教材,并利用大学生容易吸收的叙事方法,直观为学生呈现红色精神、红色事迹等,让其接触的教材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基于红色教育资源的形成有清晰的历史脉络与庞杂的内涵,高校在编写红色教材的时候,可以重大历史事件时间为截点,对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单独记录。分别阐述中华民族革命伟人的英雄事迹。谨记教材编写的系统化,紧靠历史逻辑,不偏离主线,形成红色资源教材整体系统。

第二,灵活运用红色课件。随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利用多媒体可解放教师双手。只须轻点鼠标就可呈现“板书”。在此教师要加强课件制作技能,充分利用新型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展现教学内容,助学生充分吸收知识点。此是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挑战,要求以精美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思政课堂中呈现红色教育载体,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教学方法

第一,榜样示范法。利用宣传有优秀榜样意义的人物或者事迹,引导高校生向榜样看齐,进而提升思想认识,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道德榜样,其构成人们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红色教育资源中包含众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都可作为高校思政课堂中的教育典范。实际上,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堂中的运用多数是以榜样示范法,当下网络技术发达,高校思政课堂中运用的榜样示范法可借助网络技术,即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示范榜样[4]。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宣传榜样,另外还借助技术塑造呈现更加生动的榜样形象,继而强化榜样示范效果。根据榜样示范在不同时代的意义,将其与时代的精神契合,融入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可助其减少思政课程学习阻力,继而学习红色文化,领悟红色精神。

第二,实践锻炼法。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不能只通过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教学实现,还可引导学生实际锻炼完成,此也是教师常用教学方法。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实践锻炼法,需要教师提前制订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方案再执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实践锻炼法运用的依据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马克思指出思政教育一定要借助实践完成,以此坚持思政教育基本原则。总的来说,人们的思想来自实践,在书本中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人的亲身体验,将理论内容融合到思维中。另外,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即开展有组织、主题符合红色精神的文化活动,如在班级中创办学习长征精神班级活动等。在实际运用实践锻炼法时要注意:推举专门的负责人,在组织与领导下,让学生的实践锻炼是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的;实践锻炼包含多种形式,实际运用要因时、因地、因内容灵活选择形式;实践锻炼活动要持之以恒,让学生能够在长期的锻炼中学习红色文化知识。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