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羽
(青岛日报 山东 266002)
流程再造,这个词用在新闻写作上,似乎有点奇怪。但笔者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每天都在处理新闻稿件,深刻体会到,我们的新闻采写流程,真的有再造的必要了。
一条新闻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被采访单位通知,或是记者从被采访部门获悉某条新闻信息,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相关人士,回来就写,当天交稿。有时连采访也省了,对方会提供文字材料,回来一编就完成任务。
这种新闻制作流程从媒体独家垄断信息发布的时代形成并流传至今。在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这种生产流程已经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比如:
其一,信息发布的滞后性。在自媒体时代,被采访单位都有自己的官网。他们的信息会第一时间发在自己的官网上。公共媒体发布信息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自媒体发布的速度更快。
其二,按这种流程制作出来的新闻,其新闻主角是被采访单位,新闻媒体不得不沦为被采访单位的代言人。因为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没有以读者为中心,因此这样生产出来的新闻稿件难以直击读者心灵。就像打靶,不能直中靶心,往往只能打中靶的外圈。新闻本身的含金量没有充分被释放出来。
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
实例A:某市新建的“第一高楼”投入使用,在开业当天,市领导等前往剪彩。除了政务消息外,当地主流报纸用了一个版的篇幅介绍“第一高楼”建设始末。2000余字的巨稿主要采访对象是建设方,主要内容是建设过程中用了哪些高科技,用了多少钢材水泥,这些建筑材料是如何被运送到300多米高的空中作业等等。
实例B:某市的地铁建设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媒体全程追踪报道,随时向市民报道地铁建设的进度。所有这些稿件都依据大体相同的采访思路进行:某条地铁线的某一段正在施工,投入了多少工人、多少大型施工设备;在这段施工中,遇到了哪些施工困难,技术人员是如何攻坚克难的。由于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很难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说明白,因此文章会变得相当艰涩。
实例C:先模人物报道。不少先模人物都有一个特点,会做不会说。这就需要记者的提问来挖掘。记者问什么,他们回答什么。仅从稿件来看,不管采访哪个行业哪类先模人物,记者的提问大体是相同的,比如“谈谈您的工作经历”“讲讲您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您对未来有什么打算”等等。由于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当事人也就沿着这些问题,泛泛而谈。结果写出来的稿件也会千篇一律,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如果新闻采写的操作流程可以再造,那么如何重新设计?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思考,与同行交流探讨。
流程再造的核心是确定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从读者群的阅读期望出发,设计采访问题,采写制作新闻。
对于读者的阅读取向、被采访者的心理预期、记者本人的写作愿望,我们可以大体分为四个角度来分析思考:
其一,对于新闻事件,读者想了解什么?
其二,对于这一新闻事件,哪些问题可能是读者并没有想到,这些他们没想到的问题可能是与他们利益相关的?
其三,哪些信息不是读者关注的,是被采访者想通过记者传达给读者的?
其四,哪些既不是读者想知道的,也不是被采访者想传达的,只是记者想表达的。
当我们用以上四个角度来研判我们的新闻产品时,或许能更接近新闻的靶心——
实例A:某市“第一高楼”的前身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当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在当时市民的心目中,“五星级酒店”是一个神秘的去处。在原址上改建的“第一高楼”吸引了超五星级国际酒店以及一些世界500强公司办事处入驻。“第一高楼”依然给人们以无尽的想象:改革开放四十年,这座楼所反映的经济腾飞具体有哪些体现?在此消费的消费者或消费内容有哪些变化?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式建筑的四十年变迁,能引起当地人哪些回忆和思考?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采访对象就不会确定为大楼的建设方,而应该是大楼的经营管理方、入驻的承租方以及经历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当地居民。写作的重点就应该从“第一高楼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转为“第一高楼对城市经济的意义是什么”。更深一层地思考,入驻“第一高楼”的多是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办事处或分公司,人们或许想知道:新引进的外资或内资对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会产生哪些影响。
实例B:对于地铁建设的进度,读者可能关注的是地铁建设进展是否顺利,是否能按期竣工,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会扰民。至于建设方如何组织施工、如何攻坚克难可能并不是普通读者真正关注的焦点。被采访者希望通过公开报道向社会表明其工作业绩和艰辛,但如果我们把采访到的内容都写进新闻中,那么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会大大降低。
实例C:英模人物是平凡人中的杰出者。他们过着与普通读者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却不同于常人,他们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他们一定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他们身上会有不同于常人的一些思维模式、工作习惯和处事方法,这些独特性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英模人物的呈现更加立体、深刻,更有助于让读者从我们的报道中吸取生命的营养,拓展生命的宽度。基于这种对读者阅读的思考,我们的采访对象很自然就会从单独采访英模人物本身,扩展到采访他身边的人,用他人的视角帮助我们“看到”英模人物鲜为人知的细节。
总之,新闻制作的流程再造就是从“记者→事件”的维度,改变为“读者→事件”。新闻工作的核心不再是记者或是新闻事件以及被采访单位,而是读者。从读者出发,发现新闻、制作新闻。
传统媒体记者新闻观念的转变首先带来的是工作量增加,同样一篇稿件可能要耗费比过去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这让本已迷茫的传统媒体记者们不堪重负。尤其是在传统媒体普遍生存艰难的阶段,报纸发行量和广告锐减,马路上很少有报摊,即使是有发行优势的党报,记者们也在怀疑:现在还有谁看报?在这种心态之下,记者们很难自觉地转变写作观念,在新闻质量上下苦功夫。
在自媒体时代,涌现出无数的网络大V。一张照片可能一夜之间被成千上万次地转发,一篇好文章像足球一样,在微信群里被“踢来踢去”。那些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大V们或是有思想,或是有喜感,或是接地气……总之,人们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得到特定人群的拥趸。这说明现代人可能比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更依赖信息。据称,人们每天刷手机的时间平均在3个小时左右。浏览文章是人们在网上干的最主要的事。
在这样的时代里,以写作为生存手段的专业写手应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与大V相比,媒体记者的劣势在于,他们不是“自产自销”,而是“二道贩子”,但他们的优势也正在于此,他们可以靠写作技巧,把所有事都写得很“专业”、很有趣、很易读。所有组织、个人都可以开自媒体,但有几家自媒体拥有专业的写作人才,能把自己想传播的信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所以,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看清自己在网络时代的优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更新观念,做最好的新闻,传统媒体人未来可期。
事实上,新闻制作流程的转变既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创新,也是新闻制作回归新闻规律的必然选择。
其一,从新闻受众的角度来说,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阅读心态最大的变化在于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被动接受”新闻,到新媒体时代的“主动选择”新闻。人们如何去“主动选择”新闻产品,是由其动机、注意力、卷入性、愉悦感等因素决定的。
其二,美国新闻研究者提供的受众调查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读者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构成其新闻判断标准主要是三个要素:一关联性,新闻与受众切身利益的密切程度;二实用性,新闻对受众改变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实际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三趣味性,新闻是否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总之,在现代社会中,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消费越来越追求实效了。
其三,万变不离其宗,读者变了,读者的阅读心态变了,但从新闻制作者来说,唯有坚守新闻的客观性这一亘古不变的本质,才能去伪存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把它呈现给读者。对于年轻记者来说,如何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些传统的技能训练方法并没有过时。比如面对丰富的报道素材,记者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记者要不要、如何报道某一新闻。这些问题包括:什么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什么事情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什么事情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它实际上对人们有重要意义?什么事情是人们在以往的经验中熟悉的而实际上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什么事情最能打动你?……这些问题应该有确定无疑的答案,其答案往往直接构成新闻报道的主题和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融合,既是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新闻制作规律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