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力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体系

2022-02-18 22:48单佳缘郑兴国王应宗
教育观察 2022年17期
关键词:活力人格个体

单佳缘,田 澜,郑兴国,王应宗

(1.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56;2.黄冈市英山县教学研究室,湖北黄冈,43870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宗旨在我国已深入人心。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涌现一批成功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样例。我国一些地区正在掀起一股以“焕发课堂和学校生命活力”为主旨的活力教育改革思潮。山东高密、北京通州、江苏镇江、山西太原、浙江宁波、湖北英山等地的学校均在大力推进活力校园、活力课堂及活力课程等方面的活力教育改革实践探索。[1-4]为了总结经验并将此项改革引向深入,本文拟对活力教育的内涵、理论依据及实践架构进行探讨。

一、活力与活力教育诠释

(一)活力的含义

中华文化中的“精气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和人本主义理论中,均能找到“活力”的思想依据。[5]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活力一般指有机体的“旺盛的生命力”,或借指事物存在、发展的能力以及思维、表现的生动性。在英文中,vitality的含义与上述活力概念最接近,其意为活力、生气、生存力或生动性。[6]

学界从心理学视角将活力界定为以下三种取向。一是能量观,认为能量是事物生存、发展的活力来源,具有鲜明的动力特性,能量大小决定了事物活力的程度。[7]二是积极情感观,认为活力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或精神状态,表现出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8]三是人格特质观,认为活力是一种特质,是优势性格、理想人格和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可以将活力视为三成分复合同构的系统:一是认知成分,如认知活力;二是情绪情感成分,如情绪能量、情绪活力;三是意志行为成分,如锲而不舍的行为活力。因此,活力可理解为个体能够运用身体和心理的能量,展现富于生机和希望的精神面貌而且能做到行动有力的状态。

(二)活力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基于对活力概念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活力教育可以定义为:以指导学生在“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大胆创新”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彰显生命活力为基本诉求,以师生健康发展和人格和谐为本,关注个体的体、知、情、意、行五个维度的协同运作,以“让生命充满活力”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也是培养学生青春阳光和潇洒活泼的精神状态,健康向上和乐观豁达的生活状态,热爱生活和积极学习的激情态势,以及心态开放和思维灵活的思考方式的教育。具体来说,活力教育涉及强身健体、心智培育、情绪适应、意志锤炼、力行致远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

活力教育的外延是涵盖活力教育内涵的所有相关对象,反映了活力教育与学校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教育的基本要素来看,活力教育包括活力教师、活力学生与活力课程。从外延表征的活动形式来看,活力教育包括活力校园、活力制度、活力管理、活力文化、活力课堂等方面的建设。

二、活力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情感解放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构成活力教育的哲学基础,心理动力学、自我决定理论及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能量损耗、能量活力、性格优势、心理弹性、心理资本等诸多模型是活力教育实施的理论依据,而学校教育目的幸福观——以个人价值实现为主旨的幸福追求是活力教育的目的指引。

(一)哲学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解放思想,能够从政治制度层面解释人的活力根源。马克思所提到的“自由而全面”是指人不受任何职业或行为结果的束缚,让人的价值和能力得到肯定与实现。人的本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导致了劳动本身与劳动者之间的异化[10],而劳动的目的、过程、结果等都是由资本家控制的,使得工人阶级的劳动活力不足。因此,只有消除“异化”,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也是人产生活力的根源。人本主义哲学关注人类的价值、尊严,不同意将人工具化及抑制人的本性,重视自我活力的激发与实现。[11]基于此,从本质上来说,保持活力就是要尊重人的本性,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活力教育应基于人的本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积极心理学思想

心理动力学认为能量是活力的最重要来源,任何活动都会消耗能量,且能量具有可恢复性,在某种程度上,活力的程度由能量决定。[12]同时,个体活动消耗能量后,经过停歇又会恢复活力状态,因此,活力的来源是可以经过休整而循环生成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有的活动不仅不会消耗能量,还会保持和增加能量,认为主观活力标志着“自我能量”的可用性:如果活动能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关系),主观活力将增加,能量得到维持或加强;反之,由于个体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降低个体的活力,导致能量损耗。个体在自主支持和自我驱动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活力要比在紧张状态下表现的活力状态更强。积极心理学将活力研究的关注点从心理动力学和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能量的损耗”转移至“能量的维持与提升”上,提倡用一种积极的视角看待活力,注重个体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积极心理学从论述的美德品质——“勇气”的视角来描述“活力”。学者认为活力是一种人格特质,有活力的人格对生活充满激情,感知觉活跃,并且通过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目的和成就感这些因素来提升活力。[9]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活力教育可看作以学生健康发展和人格和谐为本,重在激发学生内在活力的教育。

(三)学校教育目的幸福观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作为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也逐渐被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广泛认同。分析哲学流派的哲学家约翰·怀特曾言,每个人(即使是承受坏运气的人)都应当过上使他们能够成功参与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中的生活,学校应该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感受到幸福。[13]这种幸福观的实现需要保证人们的基本需求及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只有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为活力的出现创造条件。同时,追求需求满足不只为自身利益,因此,得到活力的过程是具有美德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结果的输赢,而应该聚焦于人生的充盈和丰富性。因此,学校教育目的幸福观是使活力成为促进人生充盈丰富的动力因素。因此,活力教育的本质是让生命充满活力的幸福,增进生命的充盈与蓬勃的教育。

三、活力教育的特点总结

2006年以来,我国陆续有学校进行活力教育实践,在北京、山东、江苏、山西、浙江和湖北都有显著的实践成果。笔者对这些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任务、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四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为体系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一)办学理念

办成让学生智体美健康活力发展,让教师创造力得到绽放的学校是活力教育试验点学校的共同诉求,差异性表现在对学生和教师发展方向的定位上。

(二)核心任务

德育是活力教育最核心的任务,该任务被大部分学校普遍追求。道德培育是个体的立身之本,可以较大限度地影响个体的认知及行为。因此,活力教育要以此为核心任务。

(三)培养目标

在活力教育实践中,以培养出在认知、行为及情感方面健康发展的人作为培养目标与活力教育的理论基础密切相关。因此,活力教育实验学校也将强身健体、心智培育、情绪适应、意志锤炼及力行致远作为共同的追求。

(四)课程体系

活力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践的中心环节,其效果直接反映活力教育理念的可靠性。实践学校大多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科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教学方式,强调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及方式的多样化,如成立艺术团队及开设健康、审美课程等。

四、活力教育的实践体系构建

活力教育的有效实施涉及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也正是这种复杂性加大了活力教育实践的难度。要取得实践上的突破,学校和教师除了充分把握活力教育理论依据,还需紧扣活力教育的本质与基本特征。一方面,活力教育以健康成长和人格和谐为本,旨在增进人的身体、心灵、人格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本质上指向让生命充满活力的幸福教育,并通过“育体”“启智”“润心”的方法培养能够拥有和创造幸福的人;另一方面,活力教育具有动力性、敏锐性和积极性三个基本特征。因此,在构建活力教育的实施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体、智、情、意、行五维度的协同运作。

(一)“育体”——活力教育的前提

“育体”,即通过身体锻炼,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术和手段,培养其意志品质等。同时,“育体”需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支持水平,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使其形成自主型运动活力,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学习、工作及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育体”是活力教育动力性特征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活力教育的动力性特征是指学生个体运用生理和心理的能量,展现富有生机的精神面貌且行动有力的状态,其对学生自身发展或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能有效解决学生活力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发展及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表现为,在生理方面,当个体有活力时,会感到力量充满全身;在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即使遭遇逆境也能够成功应对。需要注意的是,活力教育的动力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育体”教育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医学研究表明,有规律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若缺乏锻炼便容易导致个体身心问题,从而对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产生负面影响。[14-15]

在活力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需着力保障体育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和体育健康课程的落实,而且要创新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学校活力体育特色平台,激发学生内在活力,帮助其发扬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若干项自己擅长的体育健身本领。与此同时,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品质意志的锻炼,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的训练,最终实现培养身心健康、有本领、有活力学生的目标。例如,北京小学通州分校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江苏一小学以活动健美性为基础构建活力教育课程。

(二)“启智”——活力教育的关键

“启智”,即启发内隐智慧,培养灵敏认知。活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敏锐性认知。教学不是乏味的知识传授,而是对知识获得、智慧产生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想象、总结、创新,从而打开学生的聪敏之门,形成深刻的智慧和敏锐的认知。活力教育的敏锐性特征是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迅速感知与分析事物的根本特征,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及可能的结果。活力教育的敏锐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当个体有敏锐性认知时,会表现出迅速、灵活、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知方面,会表现出敏锐、灵活、准确等特点,其目标是准确把握。在行为方面,会表现出敏捷、灵活、精准等特点,其目标是解决问题。“启智”便是活力教育敏锐性特征的最佳表达方式。敏锐的认知大多不是来自偶然,而是在活力教育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在“启智”活动中的学习积累、在生活中实践历练,以及经过厚积薄发的思考而练就的。

何以“启智”?智慧可与积极认知相联系。积极认知不是简单的积极学习,而是个体的一种解释风格,是对未来充满积极预期态度的思维过程[16],也是活力教育要培养的重要内容。山西一小学构建活力课程体系,强调作业的活力性与启发性,让学生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启发智慧。当学生对未来抱有积极期望时,他们会用积极的方法看待世界,并且通过不断奋进来实现预期目标。具有积极认知的学生往往会对学习、生活表现出乐观、高自我效能和希望三种预期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幸福都有着正面影响。因此,学校应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使其对生活处处抱有希望,影响其形成积极的内部思维方式。

(三)“润心”——活力教育的重点

“润心”,即润泽积极人格特质,大多涉及个体情感和意志方面。活力教育的积极性特征在润心中得到充分体现。活力教育的积极性特征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学习者个体的各种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从而使一些实际能力或潜在能力发展成为个体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和生存方法,同时学习者也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所有涉及行为养成的能力,如个体对自身的评价能力、制订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等;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指个人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使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经验。活力教育的积极人格特质具体表现在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动机和积极行为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认知方面表现出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情绪方面表现出快乐高兴、热情有活力;在积极动机方面表现出积极需要、较高自我效能感;在积极行为方面表现为乐于学习、乐于实践。因此,“润心”是“育体”和“启智”的上位境界要求。

积极人格特质是具有建设性力量的实际和潜在的特质,需要更多地挖掘和培育个人外部的因素,其中,活力教育中“润心”教育活动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须不断强化学生已有的现实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将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内化,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形成积极性人格特质。如山东高密经开中学的培养目标中尊重个性与兴趣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塑造,通过八大类课程及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现实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积极人格包含着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修复缺陷,更加坦然地面对外部事物,感受到更多的乐观情绪,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的核心美德和力量。[17]在实施活力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宜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活力、品德为起点,再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意识为主要途径,最后达到培育学生在个体层次和社会团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目标。其次,教师要坚定自身积极向上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积极人格培养系统。最后,教师还应从创建积极的体验、人格和组织系统入手,指导学生学会驳斥消极思维,摆脱消极情绪的牵制,创建积极的认知方式。

积极意志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坚持精神,也是活力教育落实的调节和支撑力量。具有积极意志的人能够主动选择客观事物,而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在落实活力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培育学生的积极意志。第一,要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清楚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第二,鼓励学生同时积累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第三,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恰当地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第四,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坚定而又灵活地完成已经确定的目标。第五,帮助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行动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有利于克服障碍与挫折,从而实现目标。

(四)“力行”——活力教育的归宿

“育体”“启智”“润心”的实行,最后都离不开“力行”的督促。积极力行源于道德高度的自觉意识,它是落实活力教育思想及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的根本方法。力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由孔子提出,他强调言行一致是道德评价的标准。[18]言出需必行,在“力行”思想的引导下,使“育体”“启智”“润心”落到实处。“力行”思想对现今完善人格有重要意义,对活力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积极力行是积极健体、积极认知、积极人格、积极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积极健体、积极认知、积极人格、积极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积极力行既是对积极人格的躬亲实践,也是对积极人格的升华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成为身健体康、品行积极的活力学生。

综上所述,本文在理论和众多的研究基础上,辨析活力教育的概念及探索实施途径,以活力师生、活力课堂、活力课程作为着力点进行设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积极体魄、积极认知、积极人格和积极力行的活力少年。但是,因为设想缺乏实践性,所以未来还需要加强探索。实验学校需要满足活力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要求,革新教学工具及教学评价方式。活力教育不应局限于课程或者课本,应与其他因素相联系。活力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从而提高其幸福感和满足感。

猜你喜欢
活力人格个体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活力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