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2-18 17:41王云苏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导图数学知识思维

王云苏

(泉州市惠安县西湖实验小学 福建 惠安 362141)

引言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明确的提出老师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动的探究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数学知识按照一定的关联性进行绘制,根据大脑的思维发散特点进行构图,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

科学合理的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分析能力的训练,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呈现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形成的过程,有助于老师更好的认识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从这些不同的思维导图中,老师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位学生之间思维生成的过程都是不同的,有的更加清晰,有的就需要老师进行调整,有的发散性思维比较丰富,思维导图分支过多。主题发散式思维导图呈伞状,主要是举例与核心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布在核心主题的周围,为核心主题的第一部分。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二部分的关键词需要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分支,要与核心主题进行相应挂钩,同时分支的内容需要呈现学生思维走向。针对分支的延伸,可以采取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图形,进行区分。

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老师就可以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三角形,主要的核心主题是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第一部分的关键词是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几条边、三角形面积、三角形周长,第二部分的内容需要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分支。第一部分的内容和第二部分的内容可以利用颜色进行划分,这样可以清楚的进行区分。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三角形,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2.创建数学错题集,巩固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和理解能力都是很强烈。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组织和归纳能力比较薄弱。针对目前老师提出的错题集教学方式,学生提出很大的质疑,感觉对自己数学发展没有任何帮助,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学生没有了解到错题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错题集的建立,可以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网络,让学生在进行数学网络构建的过程中了解到本身数学知识的不足,及时的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乘法》这节内容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易错题的整理,然后再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网络,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及时的进行修改和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思维导图用于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明确的指出教学内容一定要及时和学生生活进行有效挂钩,帮助学生提升对整体数学的认知,感受数学学习的整体性,这一点对小学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多的方面,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数学知识却存在很大的联系,将这些知识进行串联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数学知识整理与复习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后,经常存在知识混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定更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理,系统的进行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减轻数学学习的负担,同时也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质量。

比如:在进行《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之后,很多的学生都不能正确读出小数,也不能熟练进行小数之间的运算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本节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进行小数知识的归纳整理,帮助学生进行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提升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4.思维导图助推新知识探究,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在数学新知识的教学环节,通过问题合理的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对数学新知识的探究环节,思维导图可以作为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作为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助力工具。

比如:在进行《测量》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让学生对测量具有初步了解。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该知识点的网络构建,老师和学生共同整理,以浓缩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知识,充分体现知识之间的发展和逻辑关系。逻辑导图助推新知识的探究,可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清楚的呈现知识的脉络,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和提升能力的效果。

5.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相关概念。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熟练的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学《加与减》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加减概念,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教会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加减问题,通过实践的学习,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

6.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思维想象空间,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思维导图除了要满足学校日程教学和学生学习之外,同时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中也占据关键地位。因此学生在复习时必须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之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旧知识,同时还可以联系新的数学知识,强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数学发散思维,拓展数学学习的深度。

比如:在学习《千克、克、吨》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清楚质量单位之间的观念以及质量单位之间的联系。同时老师也可以开展实际的操作,让学生针对物品进行称重,建立一克、一千克的概念,帮助学生强化本节内容。

7.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和思维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平时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借助图像、曲线、符号等表现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从而优化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中,学生刚刚接触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分数混合运算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提炼罗列,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该部分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8.将思维导图中的比较思想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

比较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论和思维的基础。比较可以简单的分为三大类:其一就是同样的事物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较,其二就是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其三就是同类事物之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清楚的反应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数学工具,在学习数学新知识以前,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复习,同时可以找到新知识的契合点,有效的结合新旧知识,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清晰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数学知识网中,使学生清楚的明白数学知识不是孤立零碎,让学生自己找到知识点之间的不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比较,不能单纯的为了比较而比较。

比如: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两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也复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9.将转化思维应用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性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将遇到的问题转化成自己学习过或者比较熟悉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转换策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可以将数学题目中的信息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可以直观分析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简单的问题。

比如:在进行《长方形的体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回顾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对知识的回顾让学生推算长方形的体积公式,在进行长方形体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得出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多少,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长方形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对比,找寻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将目前遇到的问题转换成之前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应用于数学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和老师减轻负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推理、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提前进行准备,这样可以将思维导图的运用最大化。

猜你喜欢
导图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