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赏析与创造的策略

2022-02-18 17:41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赏析鲁迅词语

石 岩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教研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语言赏析与创造是一个整体:语言赏析是创造的基础,语言创造是语言赏析的结果。在阅读中赏析文本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欣赏文字的美好,接着通过语言创造性练习活动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进赏析阅读教学进展。

1.比较赏析与创造策略

比较赏析,是特别指向于那些具有赏析价值的语句。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在不同文字的比较和推敲中进行理解、体味,发现一字之差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

1.1 替换比较

替换比较,就是在赏析具体语言时,把赏析的词语进行替换,在比较中理解词语意义,领会文本表情达意上的精妙。比如教学《珍珠鸟》第三段,体会“拨”一词的准确性,就可以用替换比较法进行感受。通过学生所举的例子“扒”、“掰”、“挑”与“拨”进行对比区分,可以发现还是“拨”一词运用准确,更能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尊重喜爱。通过替换比较,学生对于精准语言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孩子会说:“拨”字让我体会到了作者害怕打扰珍珠鸟平静生活的想法,“拨”含有温馨、喜爱小雏的情感,“挑”和其他词就不能体现这种浓郁的情意味道。简单的一个“拨”字,教学时如果不注意,会草草而过,而紧扣“拨”字,通过换字比较,与“掰、扒、挑”等几个词语的换词比较中,品析“拨”字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在读、思、说中领会到赏析语言及揣摩文句中内涵的方法。语文教材中这样值得品味与细细揣摩的语言比比皆是,用替换的方式进行赏析,品味具体语言表情达意的巧妙。这样的赏析与品味十分有意义,能够推动学生在语言创造时,逐步建立推敲语言准确生动的意识和能力。

1.2 删减比较

删减比较, 就是删去课文的关键词, 引导学生与原文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 在比较中揣摩关键词语运用的精准,理解词语表达的意蕴,体会词语表达的情意。引导学生在取舍中体察异同,赏析准确的语言。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有这样一句话:“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如果文章中删去词语“似乎”意思就完全变了,删词后的意思是说恐龙和鸟类毫不相干,恰好和分号后的句子意思也自相矛盾了;如果去掉“一支”就变成了所有恐龙都会飞翔了,去掉“漫长”似乎就变成了经过短时间的演化,恐龙就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学生一读立刻就能感受到意思的巨变,进而体会到“似乎”“一支”“漫长”这些词语在文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精准、科学、严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通过关键的“字”、特殊的“词语”点拨学生品味作品的过程中充分发现、感受那些富于表现力生命力,蕴涵着力量的语言文字。

通过词语的“删减”是阅读教学中语言赏析与创造的有效策略之一。

1.3 转换比较

转换比较,适用于特定句式或者段落的赏析体会。具体而言,就是将特定句式或者段落进行形式的转换,在转换中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巧妙,赏析其表达效果。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一课中,二至五自然段,都用具体的情境描写体现了作者思乡的浓厚情感,在构段和抒情方面是难得的赏析佳作。在理解段落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可以用转换的方式对该段落进行赏析。比如可以结合内容赏析,把课文内容换成平铺直叙的语言,学生在转换过程中,通过朗读比较,很直观地发现原文的语言魅力,抒写了浓厚的思乡感情。通过对于具体句式、段落的转换赏析,体味文本情感深度,同时为本单元习作要求中“写具体”的目标打基础,这就是语言赏析提高学生语言创造能力的直接意义。

2.语言积累赏析策略

语言贫乏,是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语言赏析阅读之后,最好能积累自己赏析的语言。

背诵无疑是增加学生词汇量,实现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好办法。中华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大量语言文字内容俱佳的文章,一方面仔细阅读,另一方面通过背诵其中文质兼美的篇幅,积累大量的好言好句。通过反复背诵,久而久之对于文字表达方法也就体会到了真谛。会读能用才是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

对于细致的语言描写,可以在赏析过程中积累。如教学《窃读记》文中有一段关于林海音在雨天读书”的细致描写。“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这些描写发愁的表情,使学生领悟到语言的生动、准确,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2.1 批注赏析策略

批注赏析,和以往阅读教学中的批注有所不同,是指教学中指引学生关注赏析内容,用批注的方式体现个体对于阅读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在经过一个阶段赏析教学之后,学生已经具有初步赏析语言表达技巧的意识,能够主动阅读赏析篇章或段落、具体语言文字等内容,就可以进行赏析批注阅读,这是阅读赏析的更高层面。具体落实过程中,可以采用单项赏析内容练习到独立选择赏析内容(即多角度赏析文本)的方式推进赏析阅读。

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创造的策略

鉴于语言赏析与语言创造紧密融合的特性,在语言赏析的过程中往往会设计运用创造的教学环节。

2.2.1 赏析中的语言创造

是指因受赏析内容的限定,需要在语言赏析过程中分层次进行赏析中的语言创造活动。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需要结合文段的表达特性和学生接纳水平,将文段的表达特点分层次进行赏析和创造练习。具体操作结构方式:对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内容进行赏析——对具体描写内容进行赏析和创造——创设情境进行赏析和创造,通过有层次的赏析和创造,分散难点,逐步突破,有效达成了对本文表达特点的赏析效果。由此看出,赏析中的语言创造适用于赏析与创造内容较为复杂,学生难于一步接纳与运用的情况。

2.2.2 赏析后的语言创造

与上述对照,赏析后的语言创造就是结合文本单一的赏析要点,在赏析之后进行语言创造,这是较为多见的语言创造方式。比如在四年级进行场面描写的赏析与创造,因为学生具有抓特点进行表达的基础,所以赏析内容较为单一,只是赏析依据不同群体呈现各自特点这一表达要素,就可以在本内容的阅读赏析后进行创造活动。在三四年级,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乡下人家》等,或者高年级的单一内容赏析活动之后,都可以依据这样的策略进行语言创造。

2.2.3 创造后的语言赏析

按照有层次、指导具体的赏析要求,学生在语言赏析之后进行创造性练习,作品会呈现多种面貌。有的作品能合理运用赏析中强调的表达方法,有的则会存在多少的问题。这是合理存在的现象。语言创造之后的作品都应该是受尊重的,应该在教学中开展对学生作品的赏析活动,比如进行朗读展示、与原文写法对照等赏析活动,通过展示、赏析,认可学生的创造优点,感受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使之具备完备的依据范例,能够进行规范表达的能力。

2.3 主题延展阅读赏析策略

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题化的阅读延展必不可少。强调的是以赏析表达为阅读主线,以赏析课内文本的表达特点为起点,让阅读变得有目标、有指向,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中提升阅读价值。

2.3.1 赏析不同角度、不同写作技巧塑造人物形象的延展阅读

人教版教材在安排体例上,多根据专题组织单元。如:“初识鲁迅”单元安排在第十一册语文教材的第五组课文专题中,围绕这一主题分别选入的课文有,《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由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撰写的,以回忆伯父的点滴生活为内容的纪念文章,表现了他人眼中鲁迅先生鲜活的人物形象。《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际,创作的纪念先生的抒情诗。教材悉心选排的这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了鲁迅先生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基本上就能掌握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这些文章互相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相得益彰。读一篇文章与读一个人物,紧密结合,你的中间有我,我的中间有你,在不断的穿插中有机结合,相互生辉,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不同作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的鲁迅先生,从而对他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完整立体。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欣赏水平得到了飞跃。

2.3.2 同一情感主题下的延展赏析阅读

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不仅仅是带给学生的是不同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在语言创造中可以多角度表达同一个意思。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田园”中的《乡下人家》《天窗》以同一主题、不同选材角度,呈现了热爱乡村、田园意趣之情,同时也是学生阅读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学习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运用创造的范例。教学中,可以以此为阅读要点,引入同样描写乡村、田园意趣的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出富有生机情趣的田园生活,强化赏析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赏析鲁迅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一枚词语一门静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