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鹏 史学嘉 田昀鑫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再到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课程思政”已从部分地区、高校“点”上探索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上共识,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高校深入展开,已经成为高校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其中如何“建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是各高校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
《纲要》指出:“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本科教育的依托是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教学质量通过其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教学质量有机组合予以保证。因此,从专业的角度思考课程思政体系构成和建设问题非常必要。课程思政将包含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的德育元素融入高校专业教育及其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举止行为产生影响,是兼具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性质的融合教育。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与其课程思政体系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体系。课程体系是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旨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系列课程优化组合形成的集合。事实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于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进而落实在每门课程的具体教育教学内容之内。课程思政对充实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目标尤其是素质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在一门课程中实现融合统一。课程思政体系是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每门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优化统筹的直接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在学校整体课程思政目标的引领下,对每门课程的思政内容进行充分具体的分析,区分适用于本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各门课程共同吸纳的教学内容和适用于实现某门课程自身教学目标的个性化思政内容,使课程思政由每门课程自由发挥提升到专业教育教学方案的顶层设计,每门课程各有侧重、凸显特点,以此为依据从整体上构建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特色将更为鲜明,更具可操作性。
课程思政是指导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其承载的教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责任,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深入挖掘专业及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元素,将其恰如其分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建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本身具有的意义。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适应世界百年不遇之发展变局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支撑,是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是新时代高等学校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
(二)从专业的角度考量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教学体系与思政教育体系交叉、融合形成的体系。应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多元化、多层次联合协同与融合创新,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确定自身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加强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筹、协同与融合,实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开放和互通。专业课程应基于自身特色,挖掘不同思政教育资源和素材,涵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价值伦理追求,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中,从所涉专业及对应行业的角度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方法和载体,“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和“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开放性”。
(一)建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原则
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从专业依托的主干学科考量,应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即“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等原则;从课程思政来考量,它应包括思政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即“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等原则。
(二)建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路径
紧紧把握“五爱”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纲要》对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内容构成和实现路径提出的明确要求,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在相关工作中贯彻落实。
1.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资源
主要是解决丰富课程思政内容的问题。实践证明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资源切入并挖掘课程思政素材,是行之有效并能事半功倍的路径。
(1)历史教育是建立在对过往事实系统认识基础上的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具有其他类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将党史、学科发展史和校史中能够有机融入专业的素材资源充实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党史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光荣传统,是课程思政最具影响力且经久不衰的生动素材;学科史中蕴含着大量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人和事,其中不乏追求真理、探究未知、不畏艰苦、勇攀高峰典型人物和案例,他们的理念、精神、人格魅力和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对本专业师生影响很大;校史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其教职员工开拓、奉献的奋斗史,其历程中曾涌现出骄人的业绩、感人的事迹、德识双馨的教工、品学兼优的校友,是课程思政最具贴近性的素材。
(2)文化是教育之根,是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的滋养和源泉。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中都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水平,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应特别重视课程思政资源的持续积累,加强在本专业、学校、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可共用共享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数字化资源优势,使教师可以便捷有效地利用其科学组织教学,便于学生主动、自觉、扎实地学习,极大地提升教与学的实效;应以专业类获专业构建资源库,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及知识要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体现和辩证唯物史观在学科专业发展史案例中的体现、科学客观的思维与评价方法等展开资源收集、整理与整合,打造特色育人资源品牌。
2.通过教学环节落实课程思政。主要解决课程思政内容有效输入的问题
通过完善课程教学设计、落实课程教学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选用相关教材与案例课件、采用合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研讨与课程实验、布置作业与指导课程论文、完善具体课程的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使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更有效地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对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构建。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日常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讲授与课程实践、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重点与难点点评、布置与收缴作业、单元总结与学情分析等等都把课程思政内容考虑其中。特别是要探索“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符合课程思政要求,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疑,解学生之所惑,帮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3.结合专业实际凸显课程思政特色
课程思政贴近并融入专业,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增强接受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不会自动呈现,而是需要专业教师在精通专业发展史、学科建设史、知识变迁史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像构建知识体系那样把思政元素整合起来,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成为专业教学的兴奋点与创新点。作为工学门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坚持“凝滴塑性、固本培才”的思政育人理念,确定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融为一体的课程目标,不断纯化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实现专业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整合,不断纯化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实现专业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整合。“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坚持理论、实践教学及科研育人相融合,结合材料学科“理工融合”的特点,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和国家发展方向与所讲课程相结合,从课程中了解国家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产品水平,让学生从专业领域技术升级中感受到国家的持续进步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型大学“教学也是学术、学术也是教学”,应重视并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反哺课程教学,推进科研育人,找准最新科研成果、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志趣、探索未知前沿,培养严谨态度,勇于突破创新,提倡以兴趣为起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兴趣得到强化,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加强统筹协调,齐心协力推进
《纲要》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须根据各个学科门类、各个专业类具有的不同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纵向需要层层发力、形成共识,横向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才能有序推进和有效完成。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学单位、专业和教师主动推进课程思政,以更多的精力投入课程思政,使高校各专业课程思政覆盖全体教师和所有课程。学校、分院、系都应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和教育科研奖励等表彰奖励中,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学校应支持教师和相关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加强课程思政重点、难度、前瞻性问题研究,在政策和配套经费上支持其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各类课程思政教改教研项目。
(二)教者先受教育,增强自觉意识
伴随着课程思政的开展,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从教学向教育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需要有相应的转变,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具体承担者和直接践行者,不仅要认真履行知识传播的职责,还要承担健全人格塑造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责任,其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挖掘德育元素的能力、言传身教与教书育人的水平如何,对确保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发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其各学科、各专业、课程组、教研室、实验室、工作室、实训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结合课程思政和围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优化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专业及教研室协同备课制度、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定期研讨制度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报告与培训、经验交流与研讨、观摩教学与示范,明确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与在岗培训,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教师讲课与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增强其立德树人的主动性、责任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积极支持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和“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负责人带头开展课程思政,使每一名教师都能坚持师德为先、育人为本、质量为要,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富有实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成为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