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入传统文化

2022-02-18 18:42姜方莉
今天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姜方莉

(白银市白银区第十四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小学语文属于人文性学科,属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主战场,因此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明确育人导向,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有效支点,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1.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是历史中各观念意识与文化内涵的总结,其是指在中国地域内,世世代代中华民族人民创造、传承并发扬的具备中华特色的优良文化,是智慧的结晶,亦是文化的沉淀,其核心为道德品质及思想的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渗透,虽丰富了小学生的知识面,但因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积累不足的现象,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仍存在一定阻碍,对此,教师需采取有效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培养其道德品质。

2.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2.1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部分教师会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教学目的,此种教学方式虽可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思维习惯表现的过于单一化。传统文化应该体现出思维的多元化,其中涉及了民族形成过程、发展历史,各地区地域环境及民风民俗,因此,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在有效增加学生知识面,强化自身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丰富自身知识的机会。

2.2 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历史巨变中,传统文化已经摒弃了陈旧的文化,而是以现代化的形式进行呈现。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使文化融合成为文化主流发展模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其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理解与应用的一个过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较为注重友善与诚实等美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对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并掌握更多与现代发展趋势相符的传统文化知识,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2.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是当下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含有积极向上的正面元素及思想内涵,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已成为文化发展趋势,其能够使小学生知晓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促使其产生文化传承意识。

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存问题

3.1 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淡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难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提起兴趣,进而使其难以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导致此现象发生的根源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层的理解与剖析,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比如在古诗词学习活动中,教师多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背诵,学生在未透彻了解古诗词内涵的情况下进行背诵,并不利于其文学素养的提升,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更加降低了其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3.2 传统文化教学与实际不相符

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其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进而难以切实体现并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此外,在对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还应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进而使学生更深刻透彻的掌握传统知识。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需以科学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使其高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对此,教师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情相结合,对学生潜力进行挖掘。

3.3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进行编写的,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可在教学中生搬硬套,降低课堂趣味性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读、记、背”,不利于学生文学感知能力的提升,降低教学实效性。此外,教学内容也显得单一化,传统文化的渗透,应该涉及艺术作品、思想道德以及传统风俗等多方面内容,以多元化的知识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谈及兴趣,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对学生的知识予以丰富拓展,多依据教材进行讲解,使传统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使学生有效的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4.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4.1 整合教学资源,明确传统文化渗透点

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近年提出的理念,因此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未精准的掌握渗透点,若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则难以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由于语文学科具有人文特征,进而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语文学科的特征及优势,明确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及渗透点,使传统文化以常态化的形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在教育资源不断优渥的背景下,教师也应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予以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渗透点。此举措可使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创新性,还可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无缝衔接。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分为课内与课外资源,针对于课内资源而言,教师可于成语故事、古代神话以及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深度开发,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如在进行《雪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春别曲》、《山居秋暝》等有关于季节变化特点的诗文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古代四季风光更加形象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针对于课外资源而言,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通常为具有拓展性的资料,比如与教材内容具有关联性的历史资料及人文知识等,此过程中,教师应对拓展性资料进行合理搜集及运用,以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进一步体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价值。

4.2 通过多媒体情景的运用,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传统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且内容广泛丰富,其可以是无形态的思想观点,也可以是有形态的艺术文化载体,此种多元化的特征可给予传统文化渗透全新的启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认知理解能力均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接触传统文化时间较短,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教师若只采用讲解的方式则会使学生难以透彻的认识语文知识及传统文化知识,阻碍其思维发展。此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出直观性与生动性,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习质量。

4.3 将传统文化与生活相关联

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及质量并不十分乐观,究其原因是教师未将传统文化与生活教育相结合,使传统文化脱离生活实际,进而使其无立根之基,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不竭动力,其存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毫不相干,对传统文化无学习动力及兴趣,进而降低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辅助,通过进行生活引领,激发学生探究动力,并消除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使学生知晓传统文化蕴含于日常生活中,如在开展《扁鹊治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视频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呈现,强化学生理解情况的同时,还可使学生在形象的学习过程中将传统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进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可自主的探究并吸纳传统文化,提升其自主学习意识与文化传承意识。

4.4 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应以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对课程中的隐形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捕捉发掘。首先,应依据教学需求引入乡土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激发其关于乡土文化的兴趣以及热爱之情,进一步利于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文化探究;其次,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应尽量使学生发挥其自身主体性的作用与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放过每一个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时机,使教学内容饱满充实,实现传统文化渗透价值。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使学生自主或以小组形式搜集端午节相关资料,比如该节日的由来、风俗等,并于活动中对搜集成果进行分享,以丰富学生的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4.5 与实践对接,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若想有效提升传统文化于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知识教学进行合理结合。首先,传统文化具有社会发展性与广泛性,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未将其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则该渗透过程等同于空中楼阁,难以在小学生的思维体系中形成传统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观念,进一步影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其次,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是公民的义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输出,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正确的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相结合,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传统文化认同感。对此,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拓展自身教学思路与视野,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并提升学生的文化实践力,培养其文化素养与综合技能。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德育修养以及文学素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合理有效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对学生的品格道德进行培育,构建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使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