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李 枫 孙祥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提高教师的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国民教育的较高层次,是培养优质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研〔2020〕9 号)明确指出,培养单位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审批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方向。将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转型,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的智能化、信息化变革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革命下的产物,其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由Rescigno 提出的“Smart-Classroom”。自2008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国内外高校在智慧教室的建设上开始关注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建立开放式、智慧学习环境[3]。概括来说,智慧教室是指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借助多种信息化技术和智能技术创设的一种能够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便学习资源获取、促进线上线下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景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师生互动环境,能够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模式改革,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4]。
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经建设了智慧教室并投入使用,教室环境的改变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种可能,新兴的智慧教室的使用使高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第一,重硬件建设,轻理念转变。有些高校投入巨资建设了集各种高科技、新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教室。这些智慧教室的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但是其仅局限于房间布局的改变和硬件设施的完善,授课方式和教学理念并没有随之转变,智慧教室的使用率不高。
第二,未能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对知识的系统讲授,未能很好地利用智慧教室的互动性功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未能实现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室的应用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现。智慧教室包括硬软件系统、设备设施、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建构,但并不仅限于此,其还包括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教学活动的开展[5]。目前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智慧教室,但是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新的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
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语是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都离不开具有良好外语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有力支撑。研究生作为我国国民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拥有更多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机会,在技术创新、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等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其外语水平的高低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外语学习作为一种第二语言习得,其学习过程和方式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外语教学也相应地具有其特殊性,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外语教学则更需要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来开展。
互动性是外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互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突出[6]。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倡导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学生不只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也不再只是专业知识的提供者,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其进行具体语言的实际应用。语言是一种应用工具,外语教学内容无论是“输入”的听读,还是“输出”的说写,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练。因此,语言教学中所需的互动比其他学科更为多元化和多维度,互动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这里的“互动”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还包括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方式。
教学环境是影响外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应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由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的、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语言知识输入,也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环境与条件,这样一来,学生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就能获得更多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并产生更多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出,进而产生语言习得[7]。沉浸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仿真的外语学习场景,选择外语作为教学语言,让学生浸润在仿真的外语环境中自然习得外语,可以极大地提高外语教学效果[8]。因此,智慧教室所带来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基础保障。
课下训练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外语学习是在汉语环境中进行的,离开了教室就几乎没有了外语学习环境,这是目前制约部分学生外语学习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外,还应通过智慧教室功能实现课下逼真的外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加强学生的课下训练和反馈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分散,集中学习时间较短,缺少固定班型,大多数研究生是跟着导师做实验,搞科研,而智慧教室的课下实践环节可以保证研究生有效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完成外语学习任务,提高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更加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智慧教室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全面互动,而互动性又是外语教学的显著特征。因此,将智慧教室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具有独特需求的研究生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智慧教室以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声音、图像、动画等丰富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融合,具有便捷的信息传输、可视化的信息表达、丰富的智能应用等功能,能够实现研究生外语教学对于丰富的互动形式和时间的自由性的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会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一次技术性变革。
智慧教室通过实现多种移动智能终端的无缝连接和多媒体资源的多元交互使用,结合外语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形成了一个智慧型的外语教学空间,实现了多元互动式外语教学新模式。
一是环境建设。大多数高校研究生教学缺少专用教室,且专业分散,班型复杂,而智慧教室所提供的智慧教学环境可以满足研究生的外语教学需求。
云部署:无论是课堂教学平台、语言训练平台还是课程资源平台,都可以部署在校园网云服务器上。智慧教学平台与学校现有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满足未来大数据分析的需求。
任何设备:学生可利用任何智能终端(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后训练互动。
任何地点:教师可以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室中,满足在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中进行教学时的无线连接需求,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智能设备完成外语学习。
课程资源平台:为了满足新时代研究生外语教学资源建设需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外语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课堂教学。智慧外语教学环境可以使教师在学生使用智能终端的条件下通过电脑桌面完成相应的教学管理,实现互动式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互动训练内容,在课堂上利用智能终端组织所有学生同时进行训练,系统能够将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并保存下来。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外语习得训练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课后训练。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比较分散,自我可控制的时间较多,因此打造语境训练平台可以极大地满足研究生外语教学的需求。语境训练平台可以使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实现以项目制为特色的训练模式。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以输出为目的的课后训练互动方案,营造出有助于学生主动表达的语言环境,满足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在内的外语学习训练需求。
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智慧教室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改变学习动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大多不是从兴趣出发,而是为了达到考级和就业等目的。智慧教室所带来的有着较强互动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课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在其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智慧教室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一块黑板、几根粉笔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授课再到课后跟踪,教师都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同时还必须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也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这样能够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共进,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三,可以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智慧教室的使用能够从硬件条件和功能设置方面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的转变,强调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智慧教室是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最有意义的存在价值就是能够从硬件上促进课堂革命,通过对教学环境的优化,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进行教学转型,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资源,将智慧教室广泛应用于互动性特点突出的研究生外语教学,推动研究生外语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我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新时代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