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背景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14 06:20:30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能力

王 妍

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坚持的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学校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机制,坚持产教融合。本文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需求,从产教融合、实践体系构建等角度,探讨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教学改革有序进行。

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定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下我国的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具有较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文化水平较高、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将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与时代接轨的生产力的能力较高的技能型人才。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普遍比较重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提高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和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外,设计行业利润较高,是发达国家中较为繁荣的行业,而目前我国的设计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发展增值空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发展空间更是尤为广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需要该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从事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行业的人数达到1000 多万,但是目前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从业人员总量的1.3%,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虽然各高校已经意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且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但是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人数完全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相差甚远。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会是热门专业之一[1]。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人才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是新媒体、互联网、广告。随着媒体制作公司、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和广告公司的大量涌现,行业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15 万左右,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在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传媒与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形象企划公司等单位就业。行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主要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其中设计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占首位。业内普遍重视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这一点也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对学生的专业软件操作的熟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发现当下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专才。因此,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坚持以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带课程,形成产学合一、情境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

根据目前黑龙江地区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哈尔滨剑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落实“四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个性化的“五横一纵”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领域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艺术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坚持以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带课程,形成产学合一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与工作室训练普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哈尔滨剑桥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课程分为品牌规划设计和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两个模块,并且增设拓展模块,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使学生在创新设计、实践、交流与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培养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基本一致[3]。

21世纪以来,数字革命已经全面颠覆和变革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了全新的改变,从传统的平面设计发展到与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设计领域。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变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的全新语境。哈尔滨剑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与黑龙江地区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较高。调查显示,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单位有专业广告公司、互联网广告公司、广告传媒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黑龙江地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虽然黑龙江地区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发展较为落后,但是主流媒体如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仍需要大量可以帮助传统媒体迎合当下移动互联网媒介融合需要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专业人才。在当前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使学生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4]。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紧密围绕办学定位,强化专业方向特色

根据“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规划,结合哈尔滨剑桥学院学科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科研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和规划。黑龙江地区目前共有39 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其中民办院校12 所,民办院校中有11 所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只有哈尔滨剑桥学院是以学分制打造开放性设计工作室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理论+实践”“课堂+工作室”“学校+企业”“校内+校外”“创作+竞赛”,实践环节纵向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五横一纵”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努力使学生毕业后适应整个黑龙江地区的发展要求和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以行业和企业的要求为导向,主动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引导、工作室教学等改革方法,以培养出“上岗有能力、创新有思路、创业有办法、发展有基础”的“四有”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5]。

(二)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

为了使学生在就业时将所学内容与所任岗位迅速结合,依据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分析表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分析表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力图培养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及持续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学生可以立足于黑龙江,面向全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熟悉设计流程和相关政策法规,实现艺术、科技、文化与设计的融合,能够在传统平面(印刷)和现代文化传媒等领域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管理等工作,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6]。

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的主要发展预期如下。

目标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人文艺术修养,熟悉所从事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科学的理性精神。

目标2:具备良好的审美判断力,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和现代工具,解决视觉传达设计或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项目设计、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目标3:能够在媒体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开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觉传达设计服务和传播活动,在多学科实践背景下的团队中开展工作,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和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相关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

目标4:综合素质高,具备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具有深厚的艺术设计专业素养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紧跟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发展动态,优化知识结构并提升实践技能,推动自身发展。

3.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企业的参与度直接影响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以职业岗位分析法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开发具有针对性,以解决所学与所用相关性低的问题。为了设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哈尔滨剑桥学院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到相关高校、企业进行专题调研,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把体现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反映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聘用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实训导师,借助相关企业的设施为教学服务,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注重区域内的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相连,加强工作室与对口公司的合作,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4.融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积极探索以项目课题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讲授创新理念、创新方法,营造创新情境。另外,围绕项目课题展开教学,使课堂、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化,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入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创造角色,激发其创造激情,提高创新能力。在融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同时,要挖掘地方区域文化与艺术资源,哈尔滨剑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托哈尔滨市和周边区域文化特点与优势,以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为理论依据,融合地方民间文化特色与优势,挖掘整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很多优势,在缩短人才培养周期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无缝进入企业工作。校企协同育人的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大量企业的参与。同时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改革也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哈尔滨剑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采用“五横一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注于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注重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材施教推动个性发展,通过良性的循环,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