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德育融合的措施探讨

2022-02-18 15:06王成祥
关键词:教学方式德育数学

王成祥

当前小学生大多喜欢使用电子产品来接触网络,他们会接收到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将导致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受到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开展。数学教学是小学生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促进德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德育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关键意义

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发现,他们需要足够优秀的教育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小学阶段,他们的心理素质迅速提高,将德育元素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品德教育能够向学生传授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正确的道德操守,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十分重要且必要。为了有效贯彻新课程改革政策,学校要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提高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数学综合素质,大力提高国民的整体道德素养,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时代,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还是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质的过程。数学在传授知识的背后是道德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阻碍德育融入的因素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讲解为主的形式为学生授课,这一形式虽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但对学生的思考与互动有着限制作用,学生只能坐着听讲,几乎没有思考与探索的时间,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讲解为主的教学形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教学的大忌。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确立,只能被动地学习,没有交流的空间与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当今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产生的教学效果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降低。

(二)所贯彻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教师也是如此,甚至很多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苛。有些任职教师仍有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他们求学的时候,接受的教育普遍为应试教育,在思维方式上受到了禁锢,导致他们的思想逻辑比较固化。因此,这些教师在上数学课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与数学教学的思维创新相悖。而年轻的教师,虽然拥有着跳跃的思维能力,但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缺乏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的自信,所以依旧采用保守的传统教学方式,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学习的灵活性。如讲解几何类题型时,许多教师以直奔主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根据不同的题型讲授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将自己形成的思维定式教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这样教师不易掌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情况,也不利于营造积极的、有情趣的课堂讨论,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众所周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影响。尽管新课程改革政策正在持续推进,但多数农村学校所采用的依旧是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负责组织和安排所有教学阶段的所有进度,而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安排,跟随教师的思路。这种教学方式将一节节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一次次无聊的重复流程,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方法下的课堂也乏味无趣,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讨十分被动,学生的热情与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师生之间更没有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课堂气氛没有活跃性可言。教师只以讲解的方式将知识一股脑儿地全部灌输给学生,课后作业也只是简单的布置与讲解,没有延伸数学知识的运用,没有发动学生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

三、将德育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环境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效率的提高。诚然,学生是在课堂氛围中学习与探讨知识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愉悦有趣的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发挥出来,进而创建一个自律、和谐、宽容、自由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接纳和尊重学生的不同之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在学校内、在班级中感受到温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使学生投身于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品德,进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世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接受数学知识方面也有快有慢,对于同一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很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反应迟钝,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情出发,对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在数学练习上不能一刀切,教师要依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数学问题的反应快慢以及兴趣差异与心理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要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为他们授课,在作业布置上以基础性的题为主。在因材施教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团结,学优生要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将爱心融入学习之中。

教师还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德育要素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如运用数学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数学练习题的难度,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进行练习。教师有时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交流的方法,增进友谊。例如,在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为主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整理数据,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让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数学知识与德育的滋润

当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想象力就会被不断激发出来,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热爱新事物,这些特点也可以体现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小学生的头脑中充满很多奇妙的想法,故而学生会在课堂上分享自身的想法,然而有的数学教师对此抱有消极的看法,他们认为这一做法为教学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教师的态度也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锻炼,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极强的可塑性,这一特点对教学十分有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整体素养。如开展“负数”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已经学习完成有关正数四则运算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负数”内容学习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负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内驱力,指向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的含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逻辑性更强,但是如果教师依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数形结合思想联系在一起,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科学的数形结合思维,同时学生也不能培养数学方面的学习兴趣,还会使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受影响与阻碍。所以,教师要发挥好现代电教技术的强大功能,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利用现代电教媒体营造动人的教学情境,利用代入感、交互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学习“位置和方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展示“位置和方向”的情境,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学习,还能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思考,让德育元素进一步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和品德也一直被学生有意或无意地模仿,因此,教师应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端庄的行为、文明的语言,博爱、无私、宽容的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教师的影响下,陶冶学生的气质与品行。

德育过程不仅是说理和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培养和精神内蕴、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形象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对学生有着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板书的设计、陈述的方式以及教师的形象都会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情感与行为的升华。比如,为了将一堂数学课上好,教师提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对学习感到愉悦,而且对教师也会产生敬佩和信任感,这将极大地促进他们今后的学习。数学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作用,学生会受到教师的感染,钦佩教师做事的方式,反映出高素质教师的巨大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为更高层次的理想追求做好铺垫。然而,纵观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情况,仍存在教师贯彻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使用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等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良好的德育元素不能顺利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文化与数学教材相结合,利用数学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历史名人进行拓展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多样的数学文化教学活动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从而使学生更快地提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