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①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一直是我国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主要使命之一。近几年,在电影、电视、互联网新媒体上,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百花齐放,涌现出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河南首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那时的你》在讲好党史故事、挖掘和提炼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那时的你》打破了传统红色剧目表演的条条框框,将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三种艺术形式集于一身。节目创新了表现形式,建构大型平行实境舞台,让宏大背景下的严肃题材有创意、有亮点、有意义。节目每一集都会选出十位来自河南省不同高校的学生。在36个小时内,这十位学生分成两组,在舞台指导老师、党史专家、表演老师的帮助下,先是通过一连串的任务环节了解和学习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之后将英雄先烈“舍生取义”“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历史场景再现于舞台,获胜者将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任务参演。《那时的你》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剧目排练展演为线索,用“我”与“你”的跨时空对话来拉近当代大学生和革命英雄人物的距离,用真实的体会来记录大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刻画、体验和再现。该节目在河南卫视、河南公共频道播出,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B站同步播放。节目推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无数粉丝的赞誉。#河南大学生称只追人民子弟兵#、#大学生为建党百年排练红色舞台剧#、#李大钊来过河南大学#、#女大学生为体验角色三天不吃饭#等与节目相关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大规模讨论,并陆续登上微博热搜榜、文娱榜、要闻榜、同城榜。《那时的你》既有创新融合,又有真实表达;既触碰了历史,又拥抱了未来;既展现了青年文化,又体现了价值内核。
当下各种类型的节目竞争激烈,《那时的你》能够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节目策划和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叙事性原则。这直接击中了当下时代观众以内容为王作为标准来选择节目的靶心,提高了节目的戏剧性和观赏性。在每集40分钟左右的节目里,既要呈现舞台,又要有记录,还要有比赛,不可谓不困难。即便如此,《那时的你》依然在叙事结构上实现了突破,保证节目既符合戏剧结构,又符合电视节目规律,整合多重元素,实现跨界融合,让板块与板块之间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
《那时的你》遵循经典的戏剧三阶段叙事结构。这些结构中的内容大多用于情节发展和特征描述。它利用观众对故事进展的好奇和人物的移情,将观众带入故事,并在故事中向观众阐明创作者的想法。根据这种结构,节目一开始需要向观众说明的是:谁是主人公,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戏剧性的情境是什么。这些设置是为了激发观众对角色的好奇心和同理心。
在《那时的你》每一期节目中,第一个出现在荧屏上的人物就是参与节目的大学生们。有了第一个要素,之后就是对戏剧性前提的设置。这档节目的戏剧性前提是:节目组巧用当下流行的盲盒元素向主要人物抛出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人物通过盲盒抽取“历史道具”,通过这些道具上的关键信息去解锁所要扮演的英雄人物和所要演绎的“英雄故事”,之后通过36个小时的排练将故事成功搬演到舞台上,这是该节目的最终方向。节目中,几位参演成员的所有行为和动作都是为了走向这个方向。而在排练中,参演成员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观众之所以能看下去,也是为了看看几位参演成员是否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将感人的英雄故事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同时也想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是有人因为困难放弃了,还是都完成了挑战……
下一步是对戏剧性情境的设置。如果戏剧性情境越能造成障碍,那么越让参演成员不能迅速达成所愿,这个故事就越吸引人。戏剧性情境是参演成员一切欲望动作的阻力,是参演成员要完成任务的最大障碍,戏剧性情境一定要跟参演成员产生冲突和矛盾,这样可以让观众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观看节目。该节目的戏剧性情境,一方面是几位参演成员都是毫无表演经验的大学生,舞台表演技能青涩;另一方面是参演成员们因为生活背景与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完全不同,对英雄的精神世界陌生和对角色无法感同身受。这些都成为伏笔,让观众认为这个任务的完成对于参演成员们来说难度系数不小,参演成员们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更加努力。所以,如果在开头没有好的人物、戏剧性前提的设置和情境的建设,就很难让观众有看下去的欲望。《那时的你》采用了切合当下时代的人物、前提和情境,这也是该节目的亮点。
一个传统的三段式叙事结构必须有两个情感节点,才能将整个故事分成三段。美国编剧希德·菲尔德在《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将两个情感节点分为三段:构建、对峙和结束。构建是指在开始部分的人物和特定情境的构建,而主人公如何反抗是中间的对峙部分,矛盾最终被化解是在结尾。情节点是一个事件,在它的推动下,故事会朝另外一个方向行进。因此,情节点就是故事的两个转变,也就是第一段和第三段的行为趋势相同,第二段的行为趋势与第一段、第三段的行为趋势相反。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突然的转弯和波浪,否则整个故事的行为趋势就会显得平淡无奇。在排练《迎接黎明》时,第一个情节点是张雨辰没有争取到江姐扮演者的机会而在排练时产生情绪,影响了团队整体的排练效果。第二个情节点是经过指导教师的疏导,张雨辰和其余成员意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彼此合作,团结起来,才能将江姐等英雄的形象成功地展示在舞台上。在排练《英雄杨靖宇》时,第一个情节点是几位参演成员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无法对英雄人物产生角色共鸣,出现了意见分歧,排练一度中断。第二个情节点是,通过党史专家带领他们参观河南省档案馆,让参演成员对英雄杨靖宇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感受。这对他们之后的排练有着非常大的正向引导。正是有了这样的情节点,观众才看到了几位参演的年轻大学生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体察到这些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怎样与英雄的信念产生真正的共鸣。正是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才凸显了节目的意义。
戏剧艺术一般不会出现脱节于原剧情或是更改剧情去随意叙事和重复性叙事,它的魅力在于会在规定的舞台和时间内一次性地完成整个创作过程。电视节目和舞台上的演出不同,舞台上无法出现重复的现场演出,而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突破戏剧结构的可能性。《那时的你》虽然具有鲜明的戏剧性结构,但同时也具有电视节目的特点。它可以反复播放精彩镜头,如在“张雨辰打算弃演”中,张雨辰蹲在走廊双手环抱着自己孤独地哭泣着。这一镜头从不同视角切入并被多次回放,突出了参演成员的心理状态,强调了故事发展出现转折,这就是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电视节目叙事方法中的表现。《那时的你》创造出独特而迷人的视觉效果,不断将戏剧性的结构特征与电视的结构特征相结合。
由于《那时的你》还具备真人秀元素,整个故事叙事发展始终贯穿着人物采访。内聚焦叙事对于揭示人物心理可以起到补充事件细节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还起到了情感升华的作用。内部聚焦是叙述者采用故事中人物的身份,并通过人物访谈或个人叙述来向观众表达个人心理感受和一些故事细节。在每一期节目中,几位参演成员的采访内容都穿插在客观的故事叙述中。如在排练《英雄杨靖宇》时,几位成员来到河南省档案馆参观,看到了很多与杨靖宇有关的资料。此时,各位成员的采访片段就开始穿插在镜头的叙述段落中,每位参演成员在当时参观的内心想法和细节都被逐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几位成员在多个叙述者参与的焦点视角下共同分担了故事的讲述。在个人追述中,几位成员通过资料对英雄了解后,分别表示对英雄遇害方式的震惊和对日寇的憎恨。此时,叙事视角是节目中的人物。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个人角度来了解事件全貌的。观众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立的评价和观点,这比全知视角更直接、更生动、可信度更高。叙事视角的改变在节目中不仅可以增强情节的戏剧性,还能丰富原有的叙事节奏。此外,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兴趣也被调动起来。这符合当下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点,也是建立权威感、增强节目真实性和可视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满足了观众渴望了解全局的观赏心理和渴望了解内部消息的各种心理需求。
《那时的你》运用多机位、多景别和镜头运动等来呈现大量的纪实细节,追求视觉上的冲击。为了使节目的叙事视角不断发生变化,节目借鉴了蒙太奇的手法和特点,通过平行剪辑、字幕、采访、客观跟拍等方式,丰富地展现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艺术性。在节目中,近景和全景镜头也经常结合使用,既展现节目拍摄地点的整体环境,又给人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呈现出强烈的立体空间感。
《那时的你》的成功之处除了节目的原创性外,还有对叙述空间的设置与转换,让演员和导师在舞台前后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展示。参演成员于“戏里戏外”频繁切换,在不同空间的转换中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节目对多种叙事手段的综合运用。这不仅让观众获得了审美愉悦,刺激和满足了观众的预期视觉需求,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而且完成了节目的叙事任务。
空间观念在近代西方已经被列斐伏尔、杰姆逊、福柯等众多学者强调。在这些学者的思辨与解读下,“空间不再是一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仅仅供主体厕身其间的无生命存在,而是一种汇聚了主体性与客体性、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可知与不可知、重复与差异、精神与肉体、意识与无意识的复杂体。”②《那时的你》中,舞台表演空间与现实中排练空间的转换体现了当代青年对革命年代英雄人物爱国精神的体会和召唤。
排练空间展示的是几位参演成员在36个小时的时间里,在表演老师、党史专家、舞台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任务环节了解和学习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在“选角之争”“改剧本”“罢演”“不在状态”的真实记录中,在党史资料馆、革命纪念地、场馆等身临其境的教学中,完成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在这一空间中,观众看到的是当代青年向英雄人物的“靠近”。在舞台表演空间中再现英雄人物的事迹,是大学生们完成对英雄人物的认识、认知和感同身受后,达到角色与自己的合二为一。观众看到的是当代青年向英雄人物的“致敬”。这档节目之所以选取舞台剧这一表现形式来再现英雄人物的历史事迹,就是想塑造出英雄人物的崇高感。首先,对于在台下观赏的大学生观众来说,由于舞台和自身的距离感,易于形成对英雄的崇敬。其次,对于通过屏幕观看的观众来说,舞台剧中的对白比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更容易展现人物的鲜明性格,更能够增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那时的你》这档节目就是希望通过对英雄事迹的再现来唤起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排练空间和舞台表演空间是一场关于爱国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其他真人秀类节目不同,《那时的你》在排练空间和舞台表演空间中没有频繁地进行切换,没有把叙事空间的内容碎片化,也就没有消解舞台表演内容的崇高感。
《那时的你》在舞台表演空间与现实的排练空间中还存在一个私人化空间。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空间的构筑和表现遵从现实主义原则。空间不能独立于叙事,也即纯粹的空间不具备意义。”③这种私人空间呈现的多是参演成员或指导老师对于演技、表演等专业问题的观点和评论,主要是基于对参演成员和指导老师内心世界的呈现。比如,饰演吴焕先的夏鹏宇说:“我看到了曹干先吃不到饭的样子,就像我看到了照片上那些吃不到饭的人的样子一样,我觉得自己更接触到了那个时代。当时的蓝天白云下会有多少人都是那样,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吴焕先的心情。这让我更好地成为‘吴焕先’。”通过这些内心想法的表达,节目让观众也能沉浸式地体会到参演成员是怎样实现与英雄人物心路历程重叠的。
《那时的你》一经播出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对典型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革命年代历史故事的描述,让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给观众带来了艺术审美的感受。节目从青年人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故事,将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理想信念传递出来,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提升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崇高”在西方美学中主要建构在“力量”和“气魄”上,而对于中国美学来说,“崇高”的意义在于个体为集体做出的牺牲。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集体、全局、社会、人类等词汇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同一个范畴。这就是集体的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的利益。只有团结为一个整体,团结为一个集体,人类社会才能得以生存下去,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④这样的中华传统不断发展,又有了让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和典故,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一直到今天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中华民族一直不乏令人动容的“舍生取义”“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件让人产生崇敬之情。
《那时的你》就是通过英雄人物的演绎,让故事的矛盾冲突实现了美学情感的表达,在激烈的情感涤荡中让人感受到震撼的力量。《那时的你》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剧目排练展演为线索,挑选在中国革命史中具有典型性的英雄人物事迹,运用多重叙事手法,向观众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理想信念。
在《迎接黎明》中,江姐和战友们在渣滓洞女牢听说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后,喜迎解放绣红旗。虽然她们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是什么样的,但她们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与祖国,来表达她们炽热的心。她们制作的国旗“不够标准”,但这却是她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最佳见证之一,是革命先烈们用信仰织就的一面旗帜。在《青春之我》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志与当代青年隔空对话,表达了对革命的舍生取义,将国家的未来托付给当代青年。他眉宇间充满了坚毅,泰然自若慷慨赴死。在《风声》中,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遇刺。对此,日军和伪军审问了顾晓梦、李宁宇、吴志国等人,日伪政府表示要彻底搜查这个地下抗日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心理战和酷刑,然而敌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之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为了民族的命运,他们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完成着自己心中的事业。崇高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意味着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那时的你》表现出的就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英雄崇高品质的致敬,以这样的方式增强观众的审美认知,提升观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那时的你》既重视创新融合,又突出了真实表达;既回首历史,又寄托未来;既凸显价值内核,又展现青年文化。在历史的呈现上,《那时的你》巧用当下流行的盲盒元素,令人耳目一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参演同学通过盲盒抽取树皮、棉花、旧报纸等“历史道具”,通过这些道具上的关键信息分别解锁了红色英雄人物杨靖宇和江竹筠的故事。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参演同学在盲盒中获取数字密码与书籍解密的方式,侦破经典红色影视剧《风筝》《风声》的关键台词。将盲盒基因与革命故事紧密结合,既符合年轻人的潮流审美,又能实现历史的多样表达,带给观众更多的未知感和惊喜感。
《那时的你》尤为突出的一个亮点是以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切入,观众伴随着学生们的视角回顾红色人物的传奇故事,亲眼见证这股当代青春力量完成的成长,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参演成员们为了切身体会杨靖宇将军两天不吃饭的感受,试着嚼棉絮;为了更贴近江姐等角色形象,毫不犹豫剪去一头秀发。李大钊为什么能面无惧色地走上绞首架?对台词的过程中,参演成员们不在状态,饰演李大钊的同学拿起了手腕粗的麻绳勒住脖子,感受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窒息感”。一方面是表演技能的成长,从刚接触剧本的青涩到正式表演的独当一面;另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成长,在对角色的饰演、体会和再现中完成对英雄人物的认识、认知和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角色与自我的合二为一。在青春力量成长的过程中,观众代入参演大学生们的身份,去触碰、去认识、去感知,最终学生们喊出的话也是观众的心里话,从而引发观众的深度共鸣。观众目睹了参演成员们从党史初学者到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在沉浸式的记录和表达中,触摸到那时的“你”。
这档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实,正是因为真实才格外触动人心。舞台剧中的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具体的、具有丰碑性质的。《那时的你》通过艺术手段,让历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走进观众的内心深处。为了达到一个“活”字,节目通过历史资料反映历史真实,参演成员们跟着党史专家走近历史。杨靖宇的影像资料、遇害照片,让学生们看到杨靖宇坚持到最后、以棉絮和树皮充饥的艰难。“他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群人”,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另一群人的人生。同时,节目从多个侧面展现人物,铺垫了大量的细节,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杨靖宇的故事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他的妻子却还不知道这位英雄就是她的丈夫。
《那时的你》采取纪实的方式,客观记录了参演成员们接触历史、认识历史、还原历史、融入历史的全过程。青年学生们在沉浸式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次次打破自己对红色人物的认知,在反复“解析”“演绎”“了解”中慢慢贴近历史人物。一方面,两队对垒的平行叙事真实地呈现了队伍状态。不论是队伍之间、队员之间的竞争,还是修改剧本、罢演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都为节目增加了更多看点,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拓宽了节目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当年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经过两天沉浸式的学习和排演,用“我”的方式靠近“你”的人生,“真听、真看、真感受”,近距离触摸历史的细节,在演绎红色经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转变。“我在演的过程中,全程没有背词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就演完了,但是一句话都没错。”当那份相同的情感被唤醒时,“我”也就成了“你”。
《那时的你》以真实为核,用更加新颖的节目形式、沉浸式的创意表达,展现了不同时代年轻人的初心与使命,用英雄的血与青年的泪,唤醒了屏幕前千千万万的你和我。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不再是一句悬浮的口号,而是在档案史料的查阅中,在情景舞台的演绎中,在节目每一个催泪的细节中扎根落地。同样的青春,不同的时代,《那时的你》跨时空书写一场青春与价值的对话,在内容表达中实现价值升级,把握时代情绪,碰撞出时代最强音。
在当下的互联网文化中,泛娱乐化是一大特点。《那时的你》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等价值观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进行传播与普及,是对过度娱乐的自发性、自觉性抵抗,彰显着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影视类作品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助力观众文化自信的提升。《那时的你》以观众熟悉的故事作品为出发点和切入点,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阐释经典英雄故事背后的内涵与精神,以回顾历史来致敬英雄,赋予革命英雄故事新的吸引力,从根本上发扬和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与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重塑民族记忆,在当下纷繁喧闹的娱乐环境中,让观众增强和提升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这启迪着当前的各类影视作品应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在艺术表达元素与文化元素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更好地实现文化传达与综艺娱乐的统一,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注释:
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2(006).
②孙绍谊.“无地域空间”与怀旧政治:“后九七”香港电影的上海想象[J].文艺研究,2007(11):34.
③[美]大卫·波德维尔.德莱叶的电影[M].柳青,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56.
④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