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炳俊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 232001)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推进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适应建筑环境以及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发展。“燃气输配”是一门注重实际与合理应用的课程,对于各种可燃气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性质。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就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的模式,城市燃气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态。一开始我国的天然气是多气源、多途径的混合使用,并配合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燃气使用的方针,当时也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在初期,我国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边港口城市来进口其他国家的天然气,到后来经过我国能源开发人员的研究与努力,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天然气能源区,正式开始了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建设与利用,使我国大部分城市进入了天然气时代。目前我国已完成了大部分地区的网络化天然气管网的建设,实现气源保证多元化、资源随时可调配的供应成果。目前我国的西气东输以及与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合作都在有序进行着。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的燃气输配技术与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发展得更好,实现赶超。
当前社会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各项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以及利益问题,今后二十年之内的时间会是我国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能源的开采与运输极其重要,特别是燃气的使用对于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们每天在家做饭以及使用燃气热水器的时候都需要燃气,这时候燃气的输配技术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解决好燃气的输配问题才能使人们在生活中的燃气使用更安全更好地得到保障。燃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无论是从惠民政策的开展还是节约传统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都能够很好地推进工业发展以及燃气配套技术的更新换代。
目前大多城市的燃气输配压力机制为中压与低压两个级别,属于压力比较小的燃气输配系统,这也是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结果,也是长时间气源供气压力低以及所在城市规模小和生产要求低等实际状况所导致的结果。这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扩大,人民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输配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使得输配系统的供气压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让输配系统在压力级制上有了更大的改进与提升。特别是在那些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大的城市,更先进的输配系统也在逐渐建设以及使用,使得燃气的输配以及供气压力有了明显提升。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与对这件事情的规划以及指导都有着很强的推进作用。因此,制定并完善燃气输配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燃气输配工程的发展,而且通过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可以让社会的经济以及精力投入到燃气工程的发展上来,吸引到社会焦点后便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领域并加入这个领域,就像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一样,一件事情后会使得许多事情都加入进来并产生关联。当然也不能完完全全地去依靠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展,也要同国外优秀的科技以及管理经验进行交流借鉴学习,同我国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并找到不足。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国外的优秀技术加以结合,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燃气输配技术以及管理体系,以保证我国未来燃气输配技术的完善以及发展顺利进行。当然也要不断对燃气输配进行实践以提高质量并解决问题,形成一整套的燃气输配体系。未来也要将这项技术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以便长时间地持续高质量发展。
“燃气输配课”程主要强调的是其营业性以及发展性,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学习课程的目前就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合理地运用上并解决问题,但是大部分学习校教学思想以及教学内容都相对落后,并没有考虑到当会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速度而去更新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教学方式在教育中同样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教学方式的落后也会导致教学成果有所差异,虽然科技在进步以及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还是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育,这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当今社会无论哪一方面的教育都过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际操作能力过于轻视,但学习不是读死书,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及实践。这些存在于教学中的问题真的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以及应对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
天然气的输配需要有压缩机的支持,而压缩机出现故障较为常见。机组振动异常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安装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因此出现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从而产生振动。其二是压缩机管道当中的流体介质出现了周期性运动的情况,进而带动天然气压缩机发生振动。当天然气压缩机组出现振动故障时,首先对安装过程进行复查,对安装中重要的节点进行盘查,筛查安装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其次对天然气压缩机组出口的压力进行检测,观测其出口压力是否均匀。如果出口压力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管理力度,将这一波动范围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实现减轻天然气压缩机组振动的目标。导致天然气压缩机组热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也有很多。在此将分类进行阐述:气缸过热。在实际工作当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为冷却水进水口的水温超标,或者冷却水的流量不足,造成冷却效果无法达到标定要求,或者冷却系统中水垢过多,造成天然气压缩机组吸气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造成气缸过热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活塞环故障问题或润滑油故障问题导致,剧烈的摩擦效应造成气缸过热从而导致活塞杆过热。当活塞杆装配中出现问题,或者活塞杆与填料之间的孔隙过小,以及活塞杆润滑质量不到位等情况出现时就会导致活塞杆与填料之间出现剧烈的摩擦,进而产生大量的热,最终造成活塞杆过热。在轴承出现过热的情况中,首先可能是由于在装配中轴瓦出现了变形,因此在工作中产生摩擦现象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除此之外,瓦轴与轴径之间的距离以及瓦背的接触面积都会对散热造成影响。在对热力故障进行处理,要从两方面来维护压缩机组运行的稳定性。首先是当天然气压缩机组发生故障后,要结合故障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维修方案和计划。
除此之外,在天然气压缩机组日常运行中,加大对其循环检查的力度,对各级压力、温度等加强检查,以便防患于未然。在压缩机运行当中,密封系统故障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故障。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故障是泄漏故障,而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也很多。在设备长期运行当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磨损,这是导致密封系统更新换代故障下的主要因素。设备使用中出现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常规的磨损并不会导致严重问题的出现,也不会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旦发生严重的磨损问题,造成密封系统故障就会导致压缩机的性能不断降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故障。对密封系统故障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对重大磨损的部位第一时间进行修复,避免更严重的泄漏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在对密封问题进行处理时,还要加大对密封形式的关注力度。不同的密封形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多种密封形式的组合密封效果更好,但并非所有密封组合都适用于天然气压缩机设备。因此,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选择合适的密封组合方式十分关键。
及时更新相关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保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合。近些年我国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燃气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推出了很多配套的新技术、工业设备以及材料,以便更好地促进燃气工程的升级与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燃气工程的发展趋势,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首先就是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规定进行完善与更新,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课外训练与综合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更新知识,结合对真实事件的分析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对新型设备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进入状态以及解决所发生的问题。
教学模式也是这整体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总体的学习课程中选择一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最后以辩论的形式评比各种设计方案,由老师进行汇总和优缺点的点评。还有一种就是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构建系统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课教师通过具体的单项任务让学生能够更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与平常的期末考试类似,但新的评估体系除了借鉴传统的终结式评估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估,以此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并不是传统的单凭教师去进行评判,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以及细节。
“燃气输配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年头,这个改革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与成绩。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个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能从本次教学改革中学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去提升自己,虽然教学模式改革会占用一部分的教学时间以及会有实验因素的干预,但学生们还是会选择进行改革期盼着新式的教学带给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燃气输配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有着很大的意义,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未来我国不断发展的日子里,要多多学习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做到取长补短,实现自己更快的进步。在“燃气输配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要保持着改革的同时兼顾高效发展努力做到双一流。同时要去完善关于燃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和促进我国燃气行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未来的健康高效发展。在设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并且在改革成果中展现出“燃气输配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