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2-02-18 04:40曹镭
科学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课程

曹镭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日渐成熟,各种形式的大数据平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项目,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来看,高校的思政教育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利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本文基于此,探究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如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

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较中学时期有所减轻,而高等学校以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被动性知识输入为辅。许多大学老师的教学目标只是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同时构建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因而,大学阶段老师的教学更为突出应试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当前高校的结课考核一般是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学生可以通过考前突击学习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愿意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在思政教学中,因为它是更加偏重于理论讲解的学科,学习的内容一般也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大学课堂上普遍会出现思政老师在上面讲解,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的现象。这可以归结于思政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互动环节、锻炼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应用的能力。因此,目前大学思政课堂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讲解课程中,只注重讲解完本节课的内容,却没有以学生能够接受多少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学生的参与度低

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大学思政课堂中的参与度偏低。学生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程的重视以及上课的兴趣。思政课程一般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大二、大三、大四的选修课,因为思政课既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必修课,因此学生对思政课程往往不够重视。而且由于思政课程偏重于思政理论和思想的讲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够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更加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所以大学生们普遍会觉得思想教育课是枯燥并且没有意义的,因此也不愿意主动参与思政课程与教师互动。另外由于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大学课堂的特点,许多教师对于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也持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只会使学生对思政学习更加倦怠,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思政课堂的问题更加严重。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在高校,思政课程都是以公开课的方式进行,学校对于思政课程的考核机制就没有那么完备,并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只要学生来上课,期末不挂科就可以修到相应的学分。由于期末考核内容往往有固定的提纲,在这种机制下,即便学生没有认真学习课堂上的内容,也没有对课堂思政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另外在大学课堂中,经常存在学生缺勤以及代课的现象,而由于教师一般无法在每堂课上都对学生进行点名,并且有些高校对于学生的日常考核机制并不健全,因此学生有时会由于侥幸心理不去上思政课,也就无法获得相应的课堂知识。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学生不能够在课堂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因此无法达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时效性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是指相较于传统教育,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和互联网设备,网络思政教育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不再仅限于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开展教学,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就不局限于固定的上课时间,教师可以收集网络上的优质思政教学课程,并将相应的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就能够借助这些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外,通过网络直播教学,因为信息传递的速度要比传统课堂上快很多,学生一般也喜欢发布实时的聊天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得到提升,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聊天框的实时反馈调节教学内容以及上课的节奏。这种方式的思政教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都要比传统课堂好很多。信息的实时沟通可以使教师全方面了解学生的境况,并且可以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给学生补课或者解答学生的疑惑。

(二)互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主导整个课程的节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领导地位,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内容,在课堂中没有办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网络思政教学则不同,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向老师实时发送消息,将自己的疑惑通过发送给老师,老师也可以阅读和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疑惑和是否跟上自己的上课节奏,并适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对学生的学习疑惑进行及时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发布各类问题引导学生对课堂中讲授的思政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这种网络教学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跟老师的实时互动,保障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三)虚拟性

网络思政教育课程的虚拟性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处于一种虚拟课堂的环境中,虚拟课堂的设置要电脑和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各自在家中就可以完成教学与学习过程。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开放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共享成为主流,互联网是面对全社会开放的,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可能会引起世界范围的传播,但是网络开放性对学生来说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大学时期,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复杂事物的影响,并且大学时期是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时期,对社会正处于探索阶段,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印象,制约了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但互联网也有积极影响方面,网络开放性使学生接触到丰富的外界知识,能够更好地获取新闻信息,同时网络上有许多著名的讲师会对思政内容以及时政新闻进行解析,通过关注他们的账号学生也可以丰富自身的认识,开拓学生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另外,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国外的热点时事,在这种公开文化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辱观和政治参与意识。

(二)网络虚拟世界对大学生带来影响

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比较松的,不像高中那么严格,学生的空闲时间也相对较多,一些大学生在空闲时间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会给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在生活中不愿意主动与人进行交流,但是在网络上跟陌生人聊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上的孤独,因此有些学生就会沉溺于网络交友,或者与陌生网友见面,一旦交友不慎,就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更加负面的看法。一些学生特别是男同学爱好打游戏,沉溺于游戏中的虚拟场景和炫酷技能,严重者甚至会分不清现实与网络,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学习效率。这些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校方应当能够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这类问题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观念方面的宣讲。

(三)网络社交给学生心理带来影响

网络社交避免了交流中可能会有的尴尬,对一些有社交障碍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聊天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和花哨,特别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更加喜欢用一些丰富的方式表达情绪。但是对上一辈来说,他们并不会关注和使用当下新型的表达情绪的表情,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不如年轻一辈的学生。这使许多大学生觉得和上一辈有代沟,特别是在网络社交如此普遍和必不可少的社会,大学生在现实中与家人聊天会比较少,即使与家人在一起也还是会玩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家庭关系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健康的人际交往,学生的情感诉求得不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1-2]。

四、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育工作应该根据当下的时代与时俱进,因为不同时代的学生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原来旧的教育方法可能并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需求。因此,教育者应该不时关注到外界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办法,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应当能够利用好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教学媒介,开展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学。就如近几年倡导差异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开展有层析的教学活动,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这也就要求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所有情况,不仅是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身体健康、家庭背景都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供不同层次的反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近几年也要求完善高校考核机制,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课程来说,应该采取更加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3-4]。

(二)整合多种资源搭建思政教育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集合各种渠道的资源,学校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时,应该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个全方面、多方位的教学平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实时更新教学平台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价值。一方面。学校应该将微博、微信里面引起社会关注的时事热点和社会事件整合起来更新到网络平台上,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发言评论,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平台应该设立一个课外知识模块,学生在这个模块中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知识,也可了解到国外的一些内容。通过整合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思想政治本学科的东西,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

(三)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知能力

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获得学习资源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时与教师沟通,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流学习。但是资源开放性对学生的成长有好有坏。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学校在建设网络学习平台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网络正确认识的能力,提升学生辨别恶意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有正确的判断方向。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生综合发展的相关活动。另外学校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并将良好的学习风气融入网络平台的建设中。最后,教学平台应该积极宣传正能量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通过这些形式,为学生在使用平台时引导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学校应该组织线下教育活动,使学生有危机意识,时刻注意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五、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各个行业面临着改革更新。高校教育作为时代人才的培养者,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教育平台不仅使学生与老师实时交流和互动,而且能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建设思政网络学习平台并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