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梦莹
随着2019年10月31日工信部正式宣布5G开启商用服务,三大运营商几乎同时在官网发布5G套餐详情,5G正式来到我们身边。5G作为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能够加快各行各业转型升级。视频因承载量高、表现力强等特质已经成为信息传播重要的载体之一。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超高清占视频直播IP流量的百分比将达到35%①,现有的网络搭载技术已无法满足互动视频超高清、强链接的需求,5G产业在基站建设、终端连接、用户使用等多方面应用的飞速发展给视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021年3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5G高新视频系列标准体系(2021版)的通知》强调,为发挥标准在5G高新视频领域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现制定关于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和云游戏四项标准体系文件。这些关于5G高新视频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给互动综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路径,为“更高技术、更多应用、更有体验”的沉浸式互动综艺发展指明新方向②。
从文化视角来看,综艺节目指的是传统艺术与亚艺术混合编排的一类节目;从形式系统来看,综艺节目是通过传播媒介,利用综合性的表达手段,将多种文艺形式和游戏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纵览我国三十多年的综艺节目发展史,1990年3月,综合相声、小品、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艺大观》开播,从真正意义上打开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大门。随后,以《快乐大本营》为发端的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以《幸运52》为发端的益智竞猜类综艺节目、以《超级女声》为发端的真人选秀类综艺节目,都以迅猛的势头占据过综艺节目发展的一段重要时期。随着综艺节目受众从电视端向多种观看终端转移,综艺节目的制播内容架构与形式系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随着5G时代的到来,技术力量必将带来行业革新,5G携带的新的媒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在其渠道生产与播放的节目形态。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沉浸式、场景式的体验和内容服务将成为常态。
2020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世界各国蔓延,也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各类综艺节目也受到了巨大冲击,2020年就此成为中国综艺节目的重要拐点。在疫情发生背景和新技术驱动之下,综艺节目通过云综艺、微综艺等形态重建走向多样化和轻量化。其中,以互动化为显著特征的综艺节目的发展尤为亮眼。在早期的综艺节目中已经出现了电话连线、短信投票等浅层参与形式。例如,早期的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利用短信投票的参与方式刷新了行业内关于观众参与形式的认知。2014年,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中,观众可通过微信平台竞猜选手的选择并看到一起参与竞猜的人数与正确率。这样的安排在增强观众参与感与代入感的同时也创新了电视综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新模式。随着自制网络综艺节目的全面发力,话语权不断下放的过程也是用户赋能节目生产的渠道不断被拓展的过程。观众转变为用户,与节目的互动链接变得直接有效。传播过程从以往的“制作内容—渠道反馈—选择接收”单向的转化变为构建“内容—平台—渠道—终端”多向融合的新的产业链。
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在生理及心理上对于生活本身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直播互动成为网络互动综艺的创新着力点。疫情背景下诞生的“云综艺”进一步打破空间限制,借助5G技术手段,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综艺节目向受众本位转变。它让互动模式不再局限于某一情境的闭环空间,而是通过5G通信技术的发展解决综艺节目原本因技术与应用的不足导致的沉浸式体验有限的问题。应简化综艺节目传统录、制、播的“影棚式”模式,为受众在更加开放的语境中打造共时态多屏互动的新空间,不再仅仅是通过点击屏幕或滑动鼠标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要力图增强互动综艺中受众的在场感与代入感,实现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之间的和谐共在。2020年偶像养成类节目《青春有你2》充分运用“云录制”,不仅在“云空间”中将节目内容编排的部分选择权下放至受众,增强选手与受众的情感互动与沉浸体验,而且通过移动终端的技术创意将节目内容、搜索引擎、UGC内容再传播,进一步打通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与联系。综艺跨屏互动直播节目《在吗卡吗说话呀》延续“云录制”的方式,通过录影棚内主持人现场实时连线一人“最现场”的工作、生活,用户可进行跨屏互动影响节目内容走向。这种把互动直播变成“公屏社交场”的方式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强沉浸感与参与感需求③。
5G与超高清视频业务场景的结合,不仅是依据5G高速率、低时延、高容量等技术特性带来的行业新发展,更是赋能高新视频产业的新联接、新架构、新服务④。硬技术方面,信号的传输与接收、带宽的速率与稳定、用户的操控性与体验性为文本内容的构建整合提供了更大空间。高达300Mbit/s的“超级上行”速率形成的新联接与新架构能够为用户提供超高速的冲浪体验。在这种体验下,4K高清视频在手机端的自由缩放功能的实现为受众在互动综艺节目中提供了更多文本选择的可能性。用户可在全景视频中随意放大画面局部,在节目搭建的这个全场景中,任何一个局部细节都能成为文本内容的一部分。软技术方面的实现则以超越时空为目的,构建起人与技术耦合的形式系统。在4K花园联合新媒股份、华为主办的“别来无恙”线上超高清直播演唱会中,采用5G+超高清多屏应用场景方案,直播过程中接入多线路“云观众”画面,观众可通过自主选择与自己喜爱的歌手和乐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将传统的导播选择权交给用户,为用户带来多维度、个性化的观看体验,真正实现5G时代的远程交互式超级演唱会。这种5G技术主导下实现的文本内容为互动综艺的节目生产与消费提供了全新的整合构建思路。
在叙事风格上,早期的综艺节目大多囿于演播厅内游戏的形式。随着叙事领域的拓展,综艺节目的叙事开始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交叉融合,打破以往简单直接的平铺直叙,将预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融入节目中。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受众不再满足于传统综艺节目的叙事风格,技术的发展为互动综艺带来了更多的叙事可能性。在《这就是街舞3》中,用户通过优酷App“自由视角畅享街舞”体验专区,可用手指随意滑动屏幕,自由转换视角,四位明星队长在舞蹈编排中更加考虑到多角度、多细节,帮助用户从不同角度增强参与感、沉浸感。湖南卫视的《幻乐之城》通过虚拟成像技术打造多场景、多镜头的三维立体图像,利用全息技术与光影结合表现电影级质感与强烈剧情色彩的作品,实现时空转换的同时也塑造出节目独特的叙事风格。新的媒介技术的产生带来了新的表达与接收方式,互动综艺能通过具有强虚拟性、交互性、沉浸性的媒介手段为受众打造一个更为开放的叙事空间⑤。5G技术发展下虚实融合的叙事场景、多元多维的叙事层次使互动综艺逐渐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成为互动综艺文本内容整合构建的关键。
无论是传统综艺节目中通过现场观众投票、游戏参与,还是建立“第二屏”分享二维码、“摇一摇”、弹幕等手段,受众都并未对节目进程产生实质的影响。这种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仅是由节目本身到受众的单向互动。随着互联网技术赋权重塑整个传媒生态,万物皆媒意味着视听领域的竞争博弈不再是媒介的简单相加融合,而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视听行业重新回归内容这一核心⑥。“随着网络媒体交互式传播的发展和影响,受众的认知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并由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接受者,甚至成为节目制作的参与者与提供者。”⑦
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化率先进行录制调整,与其网络平台芒果TV开展深度合作,创新采用“云录制”的方式完成节目录播。500名大众评审通过点对点推流接收系统与多方视频会议系统直播收看歌手提前录制好的竞演视频,并同步进行线上投票。同时,将500名大众评审收看节目的全部画面实时记录,在后续节目播出时通过剪辑使其成为节目本身的一大看点。由此可见,受众的互动行为不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变成了节目的一部分。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的观众通过抖音、腾讯视频、微博等客户端参与互动,从话题讨论、短视频创作到淘宝平台直播间等多种形式的小屏参与。这种碎片化的文本再加工使得原本的发布者变成了组织者,受众通过多终端的链接与节目构成双向传播的互动关系。
有学者认为,基于“互联网+”,新技术、新话语方式、新传播模式构成了网络综艺的全新语境,强调以用户为主导,为用户创造出多元的体验,并将其细分为时空伴随体验、个性化内容体验、人际社群化体验以及深度参与互动体验四种类型,而网络综艺节目运作的思路也从传统的“做节目”向“做体验”的互动方向发展⑧。与传统综艺相比,网络综艺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同时,生命力更是体现在其互动性与沉浸性上。伴随式观看综艺节目《我们15个》在录制过程中启用120台360度全高清摄像机、60个麦克风全天候拍摄直播15位纯素人的生活,观众可以在通过特定设计的手机App实时全景收看的同时,与其他网友共同在弹幕中讨论。这种伴随式观看不仅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更是使用户产生了强烈的“在场感”,创造出一种“平顶之下第16个居民”的体验。
互动综艺的互动体验与沉浸性改变着节目的生产与传播,二者互相协同作用于文本内容。互动综艺正因技术的兴起而不断改变着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偶像练习生》在节目中设置了跑票机制,由观众决定自己喜爱的偶像能否顺利出道。在这种时时刻刻的强互动联结中,粉丝与偶像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也使得受众在这样的互动机制下增强沉浸感⑨。同样,在节目的生产机制上,传统的创作主体由节目制作方拓展为“全民制作人”,受众从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能主导节目走向的主角,从获得浅层互动的体验转变为获得深度参与的体验。时间、空间、情感维度上的沉浸性不断为用户体验升维,推动互动综艺不断转型与升级。
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5G高新视频系列技术白皮书,具有“高格式、新概念”特性的视频带着其丰富的视听语言与沉浸性的体验场景走入各类应用场景。当互动综艺的内容制播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技术的限制,其创作流程从前期创作、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环节都架构起端到端的内容新模式。技术的产生让虚拟现实协同生产的能力成为可能,超高清、大容量的传输被绑定在一个小小的“5G背包”上,承载数据传输与处理、多端同步、多屏融合等各项功能。
在这种新模式下,无论是内容生产端的PGC(专业生产内容)还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创作者都能通过电视端、PC端或是移动端形成的剧情选择组件、画面互动组件、自定义交互组件等多模块的操作上传互动数据。平台服务端通过解析数据文件形成素材管理,不同素材的组合以用户的触发操作形成新的文本内容,端到端的形态因技术的出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内容生产不再受制于屏的边界,互动综艺节目的视听体系不断被激发出新的潜能,打造出多屏融合下的节目新形态。
5G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计算机交互等技术成为互动综艺改变其传播模式的重要导向。多端融合的内容生产使得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受众参与互动综艺节目的需求从娱乐需求转向社交需求,用户黏性在不断升级的互动体验中持续增强,技术手段的发展成为改变互动综艺传播模式的内核驱动力。
全过程、全场景传播不再是传播模式的象限,而是通过互动渠道的升级将媒介语态变得更加多元化,现实的互动空间与虚拟的社交场景无缝连接。受众与节目本身的形式系统之间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架构起新的触摸与感受空间。无论这个空间的意义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还是混合现实技术,都透过与媒介发生的信息交互集成了一个不受限制的全息世界。受众可通过点控、滑控、语音命令、穿戴式传感设备穿梭于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通过触发机制将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交予沉浸式场景,以期获得更为强烈的主体感知与沉浸体验⑩。5G技术下节目文本与受众随着技术迭代所呈现的全新的传播关系,加速了“沉浸传播”的深化,加速了互动渠道的升级。
5G技术的发展使得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从单向转为多向互动,用户需求从简单的被动接受到选择再到沉浸卷入⑪。原本有限的互动发展空间因技术手段的出现不断被拓宽情节支线,用户需求导向的受众行为在智能算法下被计算出多条发展线索,生产端通过受众互动数据构建新的消费点。内容的消费方式重新被解构,用户需求在垂直细分和精准链接的数据资源中被收集、管理和分析,生产者的角色更多转向服务者。
与此同时,用户消费形态从内容上变得更加具有在场感与沉浸感。从渠道上,智能算法提供的精准推送形成更快速的触达机制。从终端变化上看,内容生产的供需两侧将实现最高质量的匹配。这些由用户需求建构的用户沉浸式体验,在革新业务形态的同时,为受众消费场景的重塑、链接和创造带来了新契机。
技术的发展改变世界,也必将改变艺术。技术的发展为互动综艺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强大变革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技术之争的新思考。目前来说,互动综艺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互动综艺的创新大多还是停留在利用技术手段重新组织游戏机制、编排视听内容的层面,但技术手段为受众所拓宽的沉浸式感官体验也很容易影响受众的理性认知,打破主体意识。媒介价值冲淡了人文价值,由技术迭代所带来的互动体验成为泛媒介化的噱头。而技术手段的迭代创新不应局限于节目的形式系统,而是要拓宽受众在不同终端发生的交互行为所构建的新的社交场与社交模式。这些新的链接内容才是由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更高维度意义上的文本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互动综艺的创新发展。
其二,从价值构建角度来说,互动综艺的技术功能与传播模式不应只是成为降低互动门槛的手段。不管是从内容生产、传播过程还是用户体验上看,每一环节都应该实现其价值观表达的闭环,而不是通过分支线索或交互组件的不同模糊了善恶是非的选项⑫。价值链的重构不能只是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的重新解读,而要更多地重新思考价值重构与受众选择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创新发展路径的本质正是在于适应受众对于媒介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更多元的文化融合服务于叙事性与艺术性的表达,以贴合更高的受众需求;另一方面,将技术与创作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才能更好地创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具有创新价值的互动综艺。
技术的意义终归要回到为人服务上。伴随着5G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将打开全新的发展格局,互动综艺的产业形态也必将迎来颠覆性的创新。
注释:
①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新媒体行业白皮书》[EB/OL].通讯世界全媒体,2019-07-18.http://www.cww.net.cn/article?id=455234.
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5G高新视频系列标准体系(2021版)的通知[EB/OL].2021-03-25.http://www.nrta.gov.cn/art/2021/3/25/art_113_5555 0.html.
③赵静.腾讯视频:洞察社会情绪、完善产业布局、引领内容创新[J].电视指南,2020(10):28-29.
④张晓冬.5G2C超高清互动场景全面挖掘5G用户价值[J].互联网经济,2020(12):64-69.
⑤郑琪,张雪.数字时代综艺节目的互动与沉浸研究——互动叙事学角度[J].新闻知识,2019(05):23-26.
⑥顾亚奇,刘超一.“数智化”视听媒体的内容再造与价值融合[J].新闻战线,2020(24):26-29.
⑦谭天,覃晴.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2):83-87.
⑧文卫华,楚亚菲.网络综艺:互联网思维下的综艺新形态[J].中国电视,2016(09):14-18+1.
⑨廖冲.沉浸式互动:网络综艺全民制作的模式创新——以《偶像练习生》为例[J].传媒,2019(10):61-62.
⑩刘霞,陈昌凤.沉浸、在场与交互——混合现实技术下原创综艺节目创新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1):69-72.
⑪戴元初,吴泽涛,刘一川.5G时代中国网络综艺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J].中国电视,2021(04):73-77.
⑫周逵.互动综艺的游戏化创新应坚守价值初心[N].光明日报,2020-04-2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