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 200051)
中外合作办学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敞开国门、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区域性优秀大学建设和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通过教育部批准以及备案的各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项目有2300余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近1200个[1]。中外合作办学每年的招生数量高达15万人次,在读学生也高达60万人次,其中90%都是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达200万人次[2]。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由之路。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成长是主题,质量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打造好中国的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将综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作为重点,以此来驱动高校开展其他工作。”教育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国家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并非简单照搬西方教学模式,不仅是增加招聘外籍教师和招收外籍学生的数量,还要充分利用西方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本土资源条件,培养兼习中外文化、通晓全球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竞争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做强中国教育的重大举措。除了中央政府外,我国地方政府也高度关注教育国际化问题。上海市政府出台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而这也是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开放,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采用多元化方式,打造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和二级学院,打造国际化协作研究中心,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断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对监管、审批等工作加强力度,审批程序和准入条件不断优化,评估和学历学位认证持续开展,退出机制初步建立,中外合作办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新审批机构的水平及已有机构、项目的办学层次和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人才质量明显增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各类各级教育都必须坚持将德育放在第一位,一切教育手段和目标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只有打造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在于引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与本土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存在一定风险和关键问题。一是存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问题。多变的思想意识、多种价值取向、多样意识形态错综复杂,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二是中外合作办学存在话语权不足的问题。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完全照搬外方管理模式,尤其存在话语主体的作用力不足,存在挑战教育主权的潜在风险。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中外合作办学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将党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落实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时刻牢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教育理念上融贯中西,调和文化冲突,全面增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育人优势,加快培养并发展专业能力出众、具有全球视野、综合素养高的新时代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深度、广度的不断扩展,在教育资源本土与国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应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着眼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聚焦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学习支持体系,打造沉浸式国际教育协作平台,于无形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人的发展需求是全面的、综合的。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就业选择中容易陷入各种困惑和问题之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整合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前沿、实践教学等模块持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搭建国际化、灵活多样的项目平台,把国际前沿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融入本土课堂,打破学科壁垒和思维禁锢,碰撞中外创新思维火花,联动课堂与产业,通过课程评价创新机制与企业实战项目的引入,进一步缩短课堂学习与行业企业应用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取更加全面,能力素质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承载着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播、融合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正是在履行这些使命的过程中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培养。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晚,但通过直接借鉴外方教育教学经验和科研优势,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和中方办学定位,以崭新的办学模式打造自身品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进程。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效应。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单方面理论输入、学生被动接收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依靠记忆、理解、背诵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试能力较强。而西方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自我探究、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二者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将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理论与实践并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热情,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又有较强的学习能动性和探究精神,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发展、挖掘潜能的机会,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拥有更丰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思想活动更具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个性鲜明,个体意识强烈。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出国学习,这也是学生选择报考“2+2”或者“3+1”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项目的初衷。在课程设置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核心课程整体引进外方教学体系,课程均使用英语或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面临语言和专业课程学习双重压力挑战。因此,在制定规划专业课程培养方案过程中,合作办学双方应研判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苦恼和困惑,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个人发展期待。从学生主体性入手,把握学生特点,充分沟通协调,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合作办学双方应根据专业发展、社会需求与学生成才需要,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流程监控,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把握内因与外因统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要我学”的外因要求与“我要学”的内因诉求相统一的学习动力机制。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国际化,没有祖国情怀就没有国际视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全面引进国际一流教学体系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内涵式发展办学之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通过课程设置,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高尚的道德规范和情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价值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本质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批判吸收西方合理价值观念。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学生对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正确面对差异,主动进行文明对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传递中国声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为一批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子实现了“不出国门留学”的愿望,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学生流动、出国留学受到冲击,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不出国的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社会关注。以学生为本,围绕生源构成国际化、发展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学习支持体系,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健全的“产学研”双向协同育人体系,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通过“导师、企业、问题、课题”四元结合的方法,构建“学科协同”“校企协同”“跨文化协同”的多元协同育人教育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增加课堂开放性与共享性,实现跨学科多层次的共融式教学实践管理模式。将一批企业实际运行的项目和企业高级研发技术人员引入课堂,通过围绕项目解决方案开展“学中做、做中练”实践活动,健全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质量是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质量监控是指大学内部管理者依据教育质量标准,对高等学校内部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并达到预定目标的有计划活动[3]。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在中国境内为国外高校开辟一个活动平台。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也应体现中外双方的合作。以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作为例,一方面,学院国际化时尚创意教学体系的建设引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标准,接受爱丁堡大学的教学评估;另一方面,学院教育质量也被纳入东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
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教育理念上融贯中西,全面增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育人优势,培养和造就兼习中外文化、专业能力出众、具有全球视野、综合素养高的新时代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新时代赋予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使命,是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