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的传播悖论及转型应对

2022-02-18 01:33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联播时政主播

池 蕾

相比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改革创新,时政新闻的发展显得相对保守。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时政新闻的价值,并适应新的受众需求,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对时政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进行适度突破和革新。

一、时政新闻的传播悖论

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包括党政领导的重要活动,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外交事务,地方党政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等①。时政新闻聚焦政治议题,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大事要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最重视且最能体现媒体“喉舌”属性的新闻品类。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主线、“十四五”规划开局中心工作等成为各级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时政新闻的报道对象具有牵动全局的“重要性”特征。“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判定指标,是指事件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命运、生活产生影响的程度②。从重要性角度看,时政新闻大多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然而,即便时政新闻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同时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新闻实操中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就广播电视媒体而言,时政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大大低于民生新闻,尤其对部分地方广电而言,挑起收视大梁和创收重任的仍是民生新闻。例如广东潮州台的《民生直播室》、汕头台的《今日视线》以及广东台公共频道的《DV现场》,这些节目的广告收入一度占据全台或频道的半壁江山。反观各地的时政新闻节目,很难达到类似的传播效果。时政新闻价值高但热度不高,节目内容的重要性与节目传播效果“倒挂”,是当前不少时政新闻运作中面临的“悖论”。

二、从受众需求视角重新审视时政新闻价值

有研究者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或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③。这样的界定思路并没有将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因素考虑在内,因而在实操中容易出现传者价值和受众价值的脱节,即报道者从专业视角认为“重要”的新闻,老百姓、普通观众不一定“买账”。如果老百姓不感兴趣,觉得“与我无关”,那么这类新闻的价值也就无从彰显。因此,一条时政新闻是否有价值,不仅需要报道者的认定,同时还有赖于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受众接受某条新闻,通常出于对其使用(实用)价值的判断,这种使用价值包含两方面④:一是对相关信息的“直接需要”,例如,准备买房的人会关注近期的楼市变动和调控政策;二是对陌生信息的好奇和兴趣,例如,有关明星的八卦满足了部分受众的窥私欲。因此,受众认为“有用”的新闻,受众感兴趣、能够“看进去”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

除了新闻事实的取舍,时政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单一和守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受众的接受度。首先,时政新闻的文本带有“公文化”特征——纲领性内容多,专业性术语多,口号式语言多。即便是电视时政新闻也成了新闻通稿的“有声版”,电视的影像优势难以凸显。无论在报纸上,还是电视上,时政新闻都是同一副严肃“面孔”。其次,时政新闻报道因其较强的宣传属性,在很多时候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例如,会议新闻的报道中往往注重会议流程的完整呈现,而对会议议题及其对民生的影响解读不够。会议中的一些仪式感,如升旗仪式的还原,的确能起到一定的宣传功用,但新闻的信息价值、“实用”价值则相对弱化,这就影响了受众观看时政新闻的积极性。最后,时政新闻的播报方式与受众的接受习惯也存在距离。时政新闻的严肃性和文本的公文性特点,决定其播报方式也是严肃的。“播音腔”一出,便带来了距离感,因为普通人平时说话不是这样的。不管内容好不好,有的观众只闻其声就准备换台了。

总之,时政新闻之所以人气不高、黏性不强,报道者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偏离受众的需求是主要原因,而不够接地气的报道方式也导致其新闻价值难以实现。

三、以供需对接实现传播突围

兼顾满足与引导,推进供需对接,从受众需求角度提升新闻价值,应是时政新闻报道转型突围的方向。

(一)多维解读,民生化切入

如前文所述,时政新闻并非新闻价值不高,只是受众未能看到其中的价值。学者陈力丹指出,新闻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⑤。很多时候,时政新闻的关注度不高,是因为未能向受众解释新闻事实能“立即产生影响力”,从而让受众以为新闻内容“事不关己”。加强对新闻事实的解读,特别是从民生视角切入,传达新闻事实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性,是培育受众观看时政新闻,形成收视兴趣和收视习惯的关键。多维解读意味着避免单一的宣传视角,要兼顾宣传目标的达成和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将宣传寓于新闻信息传播之中。另外,还要基于不同受众的需求,挖掘新闻价值,做全面报道和深度报道,让时政新闻变得“有用”和“有趣”。报道视角的多元化,要求媒体做足事前准备,做好新闻策划。围绕重大新闻选题,要从多个层次、不同方面规划报道内容,还原事件细节,剖析事件影响,全方位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技术升级,形象化呈现

民生新闻因为天然的接地性,能够吸引受众眼球,而时政新闻要获取同样的关注,有时不得不依靠一些技术手段的“包装”。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特别是国家级新闻机构和媒体通过引入新兴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和呈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期间,央视网开创“新闻+人工智能+移动交互”模式,推出《时政新闻眼》和《联播+》系列报道,回应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的热点话题;新华社在客户端上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新闻互动体验。又如,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图解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一种“标配”,《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河北日报》《海南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图像化展示和解读⑥。广东卫视《晚间新闻》也创新报道手段,推出“漫”评两会报道,以“漫画+代表建议+评论”的形式,深入解读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新技术的应用让时政新闻变得更加“好看”,也因此激发了受众的收视兴趣,提升了传播效果。

(三)平台延展,社交化传播

与技术升级相伴随的是平台的延展。新技术造就了新平台,而新平台成为主流媒体创新的“温床”。2019年7月29日,依托我国触达率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时政新闻栏目《新闻联播》及其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并在央视新闻App、抖音、微博等平台上投放,引发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主持人在《主播说联播》中对上过“联播”节目的新闻作趣味性、延展性的二次解读,一方面,实现了时政新闻的“软化”,提高了受众对时政新闻的接受度;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化传播,颠覆了受众对时政新闻的刻板印象,提升了主流媒体时政新闻在年轻受众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当人们再看电视版《新闻联播》时,联想到短视频中颠覆形象的主持人,或许会产生不一样的新鲜感。时政新闻不应是传统媒体的“专利”。因其特殊的新闻价值,地方媒体更应针对网络受众需求,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时政新闻进行二次创作和包装,把时政新闻做成网络“爆款”。

(四)语态转向,接地化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央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的开创意义在于,不仅实现了传播手段创新,更实现了话语方式创新。有研究指出,《主播说联播》实现了全方位的语态优化,包括文本语态的通俗化、播音语态的个性化、声效语态的活泛化⑦,而这“三化”归结起来,正是新闻传播的“接地化”。当看到在竖屏中呈现央视新闻主播,以平实的话语“说新闻”,以常用的网络语言“吐槽”新闻事件或新闻当事者,人们发现,过去“高高在上”的央视主播们本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主持传播的“自己人”效应凸显,时政新闻因此更加“接地气”。当前各级主流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先后建立起融媒体平台,传播手段实现了全面升级。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应加快创新步伐,特别是推动话语方式创新,以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

四、结语

无论是借力技术手段实现的形式创新,还是传播者个体的表达角度和表达方式创新,都是为了增加时政议题与受众实际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关联。当受众认为新闻“与我有关”时,才有可能实现新闻的入眼、入脑、入心,进而达到时政新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宣传效果。

注释:

①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185.

②孟建,黄灿.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75.

③罗安余.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D].广州:暨南大学,2000.

④⑤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2,37.

⑥季铖.主流媒体时政新闻传播的“微表达”探析[J].城市党报研究,2021(05):23-26.

⑦王琼瑶.《主播说联播》:主流媒体新闻语态的新变革[J].视听,2019(11):30-31.

猜你喜欢
联播时政主播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
时政
时政
一路上的欢乐联播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