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的进化: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的变革力量

2022-02-18 01:33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媒介社交数字

赵 雪

连接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永恒话题,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的历史就是连接的历史。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传递信息、交流互动甚至是集体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字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不断深化与升级,塑造着人际交往的新形态、新模式、新关系。同时,数字媒介及其逻辑也日益融入文化与社会实践的不同层面,其他机构对于媒介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强。数字社交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与媒介的关系,然而,在满足人们获取信息、自我表达、娱乐消遣等媒介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唯有正视社交媒体的进化,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社会的变革力量。

一、媒介化成为一种生存常态

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媒介变革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人们谈论内容的变化,而在于人际关系和组织形式发生的根本性变革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社会之中。媒介化反映了媒介在文化与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一种趋势,不同的“媒介逻辑”形塑了其他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人类社会交往日益依赖媒介,而媒介则融入了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不同层面②。也就是说,媒介化不仅指向媒体自身改变和变化的元过程,也涉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从微观视角来看,它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模式、关系。

媒介的进化让人类信息传播活动拥有了更大的时空自由度,也意味着人类实践活动享有更大程度的时空自由,人们即使处于地球的两端,也能通过技术的手段连接彼此,共享同一时空体系。数字社交媒体将人们最大限度地连接,通过社交媒体维系社交关系、参与公共事务,“保持在线”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进化,交往规则发生改变,社交媒体的“连接”正发挥出强大的变革力量。但是,这种无限连接也带来了多重困境和矛盾。因此,本文旨在阐释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数字时代,技术发展如何影响社交媒体的“连接进化”,体现出怎样的变革社会的力量?其次,如何规避社交媒体的弊端,让其发展最终服务于人的需求?

二、连接:交往关系在数字时代重构

(一)连接时空:让城市看见乡村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平坦,人与人的连接更广泛、方便、真实。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即时、持续、稳定地交流与共享信息的需要,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社交中心,更是交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同时拥有生产、接受和传播信息多重功能,构建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化的社会③。在时间上,媒介技术实现“天涯共此时”,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空间上,技术重新定义了“在场”,身体的缺席并不影响身体知觉的在场,弥补、增强甚至超越身体的限制④。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让连接的体验升级,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沟通交往、互动,“交往在云端”成为数字时代人们社交的真实写照。以VR/AR社交为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人际交往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屏幕的限制,还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带给人们沉浸、临场、交互的全新心理体验。更深层次的互动成为可能,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强化。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的应用不仅带来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新的人地关系,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乘着数字时代短视频和直播的东风,社交媒体上的主播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化解了地方的限制和传播的困难。曾经很少被看见的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借助主播的镜头,也拥有了“被看见”的权利。这些欠发达或偏远区域通过在社交媒体中的曝光,慢慢建立起公众对其地方性农特产品、特色风光等的认知,成为“特色、田园、天然”的象征,从而将弱势扭转为优势。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之下,社交媒体成为这些地区传播推介的窗口,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高了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可见性”,发展特色旅游、推广特色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比如借助社交媒体传播的短视频和农产品直播带货,抖音账号“@湘野红姐”拍摄乡村美食,曾在一天内卖出了三十多万元的湖南特产藠头,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短视频+精准扶贫”模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二)连接内容:向世界传播中国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是一个拥有海量信息、多元内容的平台。对于媒体而言,不论商业媒体还是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平台都是多元化媒体主体竞逐的平台。尤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社交媒体平台是回应智能媒体传播时代到来,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主流媒体应该根据社交媒体移动化、智能化的传播特性以及社交化、视频化的传播规律,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内容,进行主流价值引领和舆论引导。以对外传播为例,国际社交网络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中国题材的短视频频频走红。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YouTube等,借助短视频等视听传播方式,对外宣传重大主题活动,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等,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负责任、正能量的大国形象。除此之外,以“@李子柒”为代表的自媒体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民间力量,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农耕烹饪和手工艺制作等短视频,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自信友善的良好形象,引起国内外网友的情感共鸣,增强了中华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对个人而言,社交媒体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而且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每一个社交媒体用户都是潜在的内容生产者,个人在社交媒体中积极进行着自我展演。在人际交往中,“前台”的自我形象往往是精心修饰、策略化、有意披露的⑤。社交媒体鼓励自我表达与披露,无疑提供了一个“理想自我”印象管理的绝佳场所。网络情境的隐秘性使得人际交往抛开了声音外貌、种族民族、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匿真实的情景,建立“自我中心主义的社交”,个体对自我形象塑造有更强的控制力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网名、签名档、背景墙等设置塑造“人设”,人们有选择地在社交媒体空间放大自己完美、精致的一面;同时,建立管理自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好友列表,通过发布状态、分享资讯、积极互动与好友产生连接,满足自己被认可、被重视、被关注的需要。

(三)连接关系:把虚拟变成现实

数字社交媒体首先变革了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的社会联系主要有血缘型、地缘型、学缘型、业缘型和趣缘型等类型。而到了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拓宽了关系的边界,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建立起普遍而广泛的弱连接关系网。正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言:互联网特别适合发展多重弱关系,低成本获取信息、开启机会;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通过弱关系相互连接,扩张了社会交往,进而扩张社会纽带⑦。通过社交媒体点赞、转发和关注,避免了耗时耗力的程序,形成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网络社群成员享有共通的审美规则和价值认同。社交媒体构建的这种新型网络化社群,使特定社会结构中的互动变得及时、有效;当虚拟社群的关系延伸到线下,社群成员就获得了共同的体验和经历,强化了文化的纽带与文化认同;持续“线上+线下”的互动,形成了互助、互惠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关系群体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⑧。社交媒体的舆论动员是一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虚拟社群也同样具有现实的力量,能够催生集体行动。如2017年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爆发的一场为遭遇性骚扰、性侵犯的受害者发声的“#ME TOO”运动,用户借助社交媒体公开分享性别化的亲身经历,最终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在线话语行动。这些行动具有明显的“连接性行动”特征,即个体化公众以社交媒体作为组织节点,交流共通性的身体经历、情感感知,实现相互连接、聚集与行动⑨。这说明社交媒体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结构力量,承载了群体间的话语表达、协同互动、社会动员,并呈现出个体化、去中心化和流动性强的特征。

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社交媒体还显示出强大的救援力量。当郑州7·20特大暴雨给这座城市带来严重内涝之际,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的腾讯在线文档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对接求救信息与救援力量。在短短的24小时内,这个普通表格变成一个250多万次浏览、2万多次编辑的“救命工具”;微博平台的热搜榜置顶与“河南暴雨”相关的多条热搜新闻,如救援、避险、互助等信息,其中#河南暴雨互助#获得129.4亿阅读量、2298万讨论量。社交媒体平台的连接连通了线上信息与线下救援力量,第一时间为抗洪救援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原本互不相识甚至相距遥远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连接起来,并且发挥出强大的能量。

三、数字时代的“减法”思维

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让连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样的平台文化带给用户连接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泄露风险、信息超载危机、媒介依赖症等数字压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减法”思维,以媒介人文关怀的标准重新思考这种无限连接。

(一)用户数据“被遗忘权”

大数据时代,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每一次点击都留下了“数字足迹”。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时候,无论是主动表达的显性信息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的隐性数据,都在算法的“监视”之下成为标签化、数据化的个体。记忆成为常态,而遗忘成为例外,引起人们对数字时代隐私泄露问题的担忧。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构建完备的用户信息保密机制,从密保设置、身份认证等方面切实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欧盟早在1995年就在相关数据保护法律中提出了“被遗忘权”的概念:“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所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同时,大数据时代,如何平衡私人领地的神圣性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有待更深一步的讨论⑩。被遗忘权的提出,旨在通过赋予信息主体信息控制权,重建数字化时代的隐私伦理。

(二)简化而有克制的产品

社交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不请自来,产品的设计者总是竭尽所能地为用户安排好一切。社交媒体无孔不入侵入个人空间,一是平台算法推送用户偏好的内容,二是跨平台的个人数据共享。尽管连接是社交媒体的核心目标,但过度的信息也为用户带来信息泛滥的困扰。未来的社交媒体产品需要适度地简化和克制思维,从用户深层心理与长远影响的角度来审视某些功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连接。未来的产品创新中,少连接、弱连接可能会成为新的市场卖点⑪。比如,在尊重个体自主意愿的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方式进行适时的断开,游戏中的防沉迷功能就是如此。另外,也应该开发社交产品中的权限功能,当用户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私人空间与社交空间、公共空间的分离时,可以自主选择开启或关闭连接。

(三)用户断连行为

社交媒体“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的连接模式实现了用户之间的无线连接,只要无线设备开机或联网,连接就即刻启动。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对隐私的担忧、工作和生活边界的模糊、信息过载以及社交倦怠等多种问题,会产生在社交媒体上断连的普遍心理和行为。断连行为是指切断与移动通信设备或者平台的连接,甚至是逃离线上生活,它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因此,断连本质上是赋予用户一定的自主权,与网络、社交媒体或通信设备等断开连接,自主决策公开与隐私、生活与工作、私人与公共等情境的范围,以及把握社交媒体在各种情境中的使用方式。

四、结语

数字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出一个共享的信息空间和交往空间,无限连接展现了社交媒体不断延伸的巨大潜力。在个体层面,社交媒体建立起一种更广泛、方便和真实的交往关系;在平台层面,社交媒体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多元的、差异化的内容平台;在组织层面,社交媒体激活了一个共享的、交互的、协同的关系网络。但是,无线连接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泄露风险、信息超载危机、媒介依赖症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对社交媒体的进化保持理性与谨慎的乐观。

社交媒体对私人空间的侵入、潜在的隐私泄露风险、信息过载危机、媒介依赖症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启示我们以媒介人文关怀的标准去重新思考社交媒体。按照保罗·莱文森的观点,技术是人的思想的体现,其发展一开始并不是完美的,而是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随着人知识的增加、思想的丰富,技术也将进一步完善,符合人的需求。尽管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让连接无处不在,然而我们需要一种减法思维,呼唤数据“被遗忘权”,开发简化的社交产品,赋予个人断连的自主权。通过这些方式,让社交媒体朝着人性化趋势发展,为人的全面、均衡、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环境。

注释: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3.

②施蒂格·夏瓦,刘君,范伊馨.媒介化:社会变迁中媒介的角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59-69.

③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02):20-37.

④谭雪芳.图形化身、数字孪生与具身性在场:身体—技术关系模式下的传播新视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8):64-70+79.

⑤[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9.

⑥[美]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2-120.

⑦[美]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43-446.

⑧肖荣春.微信群的“社会互助”与“故事讲述”——一项基于美国华人社区微信群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01):66-83+127-128.

⑨冯剑侠.“发声”作为一种抗争:#MeToo运动中的情感劳动[J].新闻界,2019(10):61-71.

⑩吴飞,傅正科.大数据与“被遗忘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68-78.

⑪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02):20-37.

猜你喜欢
媒介社交数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答数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数字看G20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