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涛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指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允许信息通过或不允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人都可以发布、传播信息,同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的出现,算法技术主导的新闻分发代替了编辑主导下的新闻选择,“把关人”让位于算法,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在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也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把关人”理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复杂舆情,应对新媒介挑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写于1943年的《心理生态学》一书,最早提出了关于“把关人”这一概念的雏形。二战期间,美国号召民众食用并不受人们喜爱的牛下水以节约战争开支,卢因据此研究了家庭主妇购买食物的行为习惯。卢因发现,一种食物最终能否走上家庭的餐桌需要经过不同的渠道,而在这其中,负责食材购买、烹饪的家庭主妇起到了“把关人”的作用。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对“把关人”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允许信息通过或不允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但卢因的“把关人”主要针对个人,并且认为人的心理因素在把关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率先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的是卢因的学生怀特,他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1949年,怀特对美国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的工作进行了个案调查,验证和扩充了卢因的理论,揭开了“把关人”研究的序幕。怀特强调个体的价值判断因素在把关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他首次为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存在及作用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证据,并且为“把关人”概念在传播学研究中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相关研究。
1959年,传播学者麦克内利在《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一文中指出,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等形形色色的中间传播者,对于这些相对被忽视的“把关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1969年,巴斯在《使把关人概念更趋完善》一文中认为,最重要的把关行为发生在媒介组织内部,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是“把关”过程的两个阶段:新闻采集者即记者,是最接近信源和最倾向于信源的人;新闻加工者即编辑,是对流入的新闻内容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的人,他们的工作最具“守门”意义。
新媒介是随着新的技术出现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其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把关”行为显示出新特性,同时使得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如鱼得水的传统“把关人”在新形势下遭遇窘迫,面临挑战。
在传统媒介时代,专业的新闻从业者通过对把关过程的垄断性控制,对于信息的获取、制作、传播拥有绝对的技术和渠道权威。然而在新媒介时代,普通网民借助新媒介所具有的互动性、无界性等特性能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传播、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获得的信息,进行个性化的用户内容生产(UGC),公民新闻从而蓬勃兴起。
草根网民拥有了发声机会和平台,他们自己创造内容并进行自我把关。但人对于猎奇、追求娱乐暴力的天性追求使得其创造和把关出来的内容在真实性和可靠性上存疑,大量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泛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从技术层面打破了“把关人”对于信息的垄断。传统媒介时代的存储空间和版面空间都十分有限,因而编辑需要对信息进行精挑细选,以使最具新闻价值、与受众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信息与受众见面。网络的无限性则打破了这一局限性,海量信息的储存使信息的筛选、编辑失去了原有意义。这在解放传统“把关人”的同时,也削弱了其对信息的优先占有权和权威处置权。
网状的传播方式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微博等社交媒体所具有的裂变性传播特点使得“把关人”的身影难觅,作用难以显现。
数字化网络使得传统物理信息空间的限制不复存在,用户可自由地进行传播交流,从而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来获取信息,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形同虚设。数字化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带来了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公民自觉性和自我意志的觉醒迸发出来巨大能量。哈贝马斯所积极倡导的公共领域概念,在数字技术时代似乎有了更多实践的可能。
相较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数字技术和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生态,传统“把关人”的把关能力并没有与时俱进。除了因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谣言四起、隐私泄露等问题外,很多网络媒体甚至放弃了网络信息的把关,一切为流量和点击率服务,追求爆点、热点,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相关法律规范已不再适应新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仅凭行业规范、社区公约、督导教育绝非治本之策。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个性化新闻聚合平台依靠技术支撑,通过计算机进行内容的采集、分发和推送。但这绝不意味着此类媒介中不存在“把关人”和把关行为,其进行个性化推荐的算法即是“把关人”,可以称之为“算法把关”。
算法作为一个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概念,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输入机器的一系列指令。各种数据犹如食材,对其的处理则遵循“食谱”——算法;按照“食谱”预先设定的步骤、指令,进行“食材”的选择和搭配,制作出达到一定要求的“菜肴”。
在新媒介环境下,区别于以往的人为把关者,非人工参与者——算法被学者纳入了“把关人”理论的研究体系中。瑟曼将算法称为“几乎是人类‘把关人’唯一需要关注的”。面对互联网的信息洪流,算法成为新近崛起的“把关人”,在搜索引擎、聚合器和推荐系统中被广泛运用,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庞大的数据造就了算法日益增长的权力,正如斯科特·拉什所说:“在一个媒体和代码无处不在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存在于算法之中。”算法本身作为一种客观中立的技术不具有社会权力,但当其与媒介机构、社会组织、普通受众联合起来、互相交织时,就共同编织出了一张传播之网——控制之网。
大数据时代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海量的信息生产传输使得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种信息极度富足的局面,“长尾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注意力有限的个体在信息爆炸面前又是无助的,无法高效地寻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有价值信息,从而陷入信息匮乏的困境。面对这种局面,人们不能再只依靠传统媒体进行信息的过滤把关,因而其部分职能被以算法为代表的机器取代。算法程序通过海量用户上网行为习惯的数据化,分析用户的偏好习惯,在信息本身的特性之外,还考虑到用户的兴趣和社交关系,两者的结合是算法把关的真正逻辑。
个性化推荐新闻中的算法把关机制主要包括四种:
一是基于用户画像算法的内容把关。其基本原理是平台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偏好习惯和社交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化处理,刻画出用户的个人画像,并做一定的标签化处理。与此相对应的是,平台也会对抓取到信息进行相应的归类,贴上标签,并与相应的用户进行配对,达到个性化推荐的效果。随着用户平台使用时间的增长,累积浏览量的增加,平台对该用户个人画像的刻画就会越来越精细、判断越来越准确、推荐也越来越个性化。
二是基于场景转换的实时把关推荐。清华大学彭兰教授认为:“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移动端的便携性使得个人携带机器进行地理、场景的转换成为可能,而算法则可以根据场景契合度进行把关行为。用户对于某一信息的兴趣指数和需求程度并非固定的,某一信息可能在某一具体场景中可以满足某一用户的实际需求,而算法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种契合,从而更加智能地满足用户需求。简而言之,信息与场景契合度的高低决定了能否通过算法把关关卡的可能性。
三是基于内容本身关注度的排行榜式把关。即根据新闻的点击率、浏览量、转发评论量的排序结果,向用户推送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但所谓“热点”的判断和排序并非完全新闻本身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某类信息的偏好程度和具体需求。长尾分布及与之对应的用户长尾需求的满足,使得每个用户所接收到的热点带有明显的个性化色彩,从而缓解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问题,减少无关冗余信息的干扰,提高用户信息获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四是基于用户、项目和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这三类协同过滤推荐具有不同特点。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是算法先通过统计技术寻找与目标用户有相同喜好的邻居,然后根据目标用户的邻居的喜好产生向目标用户的推荐。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用户访问行为的相似性来互相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资源。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是根据所有用户对该新闻信息的评价,发现新闻和新闻之间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信息将类似的新闻资讯推荐给该用户。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就是基于样本的用户喜好信息,训练一个推荐模型,然后根据实时的用户喜好的信息进行预测推荐。
作为技术时代的产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无疑是对以往个人、组织、社会层面把关的扩展,其对新闻生产有着颠覆性的深远影响。然而,对技术的盲目追捧易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怪圈。相较于媒介技术本身,传播的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对于信息把关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012年8月上线的今日头条拥有海量丰富的信息,同时又可进行个性化推荐,精准满足用户需求。以今日头条APP为例,可以探究算法背后的“人”在个性化推荐中扮演的角色,揭示“人”在信息把关中的决定意义和永恒价值。
在卢因和怀特的“把关人”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分析个体“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其后的有关研究的范围虽不断扩大,拓展到对社会控制范式的把关,但一般仍认为具体执行把关职能的仍是具体的个人,因而不存在记者编辑的今日头条似乎不适用于“把关人”理论。
但是作为一个新闻聚合平台,今日头条所汇集的信息是近乎无限的,但用户所接收的信息是特定的。今日头条对于用户的信息接触行为仍存在着控制,存在于信息的分发与推荐之中。是否推荐某一新闻信息,将其推荐给谁,以何种方式推荐无不显示出对新闻信息的把关策略,没有记者编辑的今日头条中仍存在着传统的把关现象。
如果去追问那些需要进行审核的内容是从何而来并进入到把关审核流程的,可以追溯到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具体到今日头条,则是与其合作的其他新闻媒体以及在今日头条上开设“头条号”的自媒体内容生产者,他们承担的是生产把关。
用户一旦开始使用今日头条APP,其在该平台上的蛛丝马迹都将作为数据被上传存储,算法借此对用户的阅读偏好和社交关系进行分析,选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推送。可以说,正是由于用户自身的浏览行为向后台传输数据、展示兴趣,才使得个性化的推荐行为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户是有权决定自己所接收到的推荐内容的。
通过这一上下游的把关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今日头条APP中存在着诸多的把关主体,既有区别于传统的“非人”把关者——算法,也包括普通用户、编辑与内容生产者,而作为算法掌控者、使用者的人和组织更是进行信息把关的“仲裁者”。以技术为幌子,为算法背书从而对个人隐私进行侵犯,无视算法客观、公正表面背后所深藏的偏见,推脱本应承担的社会道德义务显然是极度不负责任的。正如彭兰所说,“未来新闻业的走向,仍然在人的手上”,媒体对社会环境监测、舆论监督、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等职责的履行程度仍是衡量未来新闻业好坏的标准。
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新的传播模式挑战了传统的“把关”行为,这需要找出内外的应对之策。
针对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信息传播控制和管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整顿网络环境。然而因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切实的可行性,其效果并不显见。相关法律制度落后于网络媒介产品的发展现状,因而总被牵着鼻子走,缺乏一部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科学性的纲领性法律。
普通公众已经开始行使了“把关人”权利,与此同时也应承担起相应责任。然而媒介素养低下却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因而提升媒介素养迫在眉睫。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认识、利用和参与三方面:了解大众传媒的性质、功能对其个人的影响,了解大众传媒和受众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利用媒介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对传媒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拥有参与媒介活动的能力,传播全面、客观的信息。
不论是何种把关,其背后实际操作的主体仍应是人。韦伯将人的理性行为分为价值理性行为和工具理性行为。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在科学技术中取得的成就越多,人本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自然就被技术理性消解了。”马尔库塞称这样的人为“单向度的人”。以算法为代表的技术更使用户成为数据,成为算法控制的客体。因而,我们应强调人在把关中的主体性地位,建立人机结合的内容审查机制,算法应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人在其中起到纠偏的作用,坚守人文伦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