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2022-02-18 00:55周美蓉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高区科技人才

周美蓉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0 引言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1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结合实际,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科技厅于2019年分别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织申报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通知》,计划到2025年布局建设10家左右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无锡市经济发展位列江苏省第一梯队,在农业产业培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宜兴作为无锡辖区内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上,在无锡都处于领先位置,区位优势显著、自然环境优越,具备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宜兴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科技创新对经济带动力不足,产业链上科技支撑较弱,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不畅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宜兴市相关产业和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宜兴市现有基础

1.1 区位条件优越

宜兴市位于江苏省南端,处于沪、宁、杭三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具有联结苏、浙、皖三省的特定区位条件,处于公路、水路及铁路等对外交通网络的节点。宜兴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1 229.9 mm,无霜期240 d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 695.5 h。宜兴市地貌地形复杂多样,从山地、丘陵、平原到渎区、水面,形成了完备的地貌类型组合,具备发展多种类型农业的基础条件。北部水网平原,土地肥沃,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土地利用率高。

1.2 社会经济基础良好

2020年宜兴市地区生产总值1 832.21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59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6亿元,增长0.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 090元和32 430元,分别增长4.4%和6.6%。13个主要经济指标中,9个指标增幅超无锡平均水平,5个指标增幅处于领跑地位。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结果继续走在江苏省前列,在无锡综合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等次,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一方阵。

1.3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宜兴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4.26 万hm2,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7.8%,成功创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评价先进县、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水稻单产达612 kg,接近历史最高水平。0.52 万hm2常年蔬菜基地年产值超25亿元,平均亩产值超3万元。

1.4 产业载体初具规模

宜兴市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无锡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1家。建有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个、无锡市级农业产业园区13个,43个园区(基地)列入无锡市扶持建设的重点园区。培育了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特种水产、休闲观光、竹制品加工等5个年产超10亿级的优势特色产业和茶叶、花卉、林果等一批特色基地。湖父镇洑西村成功获得“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西渚镇白塔村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宜兴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1.5 产学研合作有序推进

宜兴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产业技术开发与科研院所基础研究紧密联系的优势,依托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科研平台载体,引进科技特派员、科技副总、双创人才等高层次涉农科技人才,充分发挥星创天地、孵化器等科技成果孵化作用,积极引进、应用、示范和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宜兴市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做长做强农业产业链条。

2 不足与挑战

2.1 农业企业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现有企业龙头引领作用不强,人才集聚不够,需加大龙头企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加大产学研结合投入,大力支持开发自主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2 农业科教资源有待进一步集聚

现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合作,但引进的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多,在科研院所引进、科研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仍需增加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知名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直接成立或共建科研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同时需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1]。

2.3 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

农业园区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农高区建设所需要的政策、规划、土地、金融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还比较薄弱,而具体推动落实以地方政府和科技部门为主,其他涉农部门在项目资金支持方面整合难度较大,保障不足。

3 对策建议

3.1 聚力平台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省级农高区“一区一平台”建设发展要求,立足无锡农高区科研载体平台基础,结合建设主题以及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 “一院、一基地、两平台”建设(即宜兴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宜兴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研究基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民创新创业平台),聚力打造宜兴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支撑和引领宜兴现代农业高端发展。

3.1.1 宜兴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依托江苏省优质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宜兴市百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宜兴市中川米业有限公司、江苏绿芝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盛农和金紫合作社、无锡市润坤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共同建设宜兴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农高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三产融合产业技术、农业产业文化、农业品牌建设研究,通过媒体宣传、视觉冲击、知识普及、产品推介等形式进行推广,扩大农高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1.2 宜兴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研究基地

围绕建设主题,加强重点产业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研究,建设宜兴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研究基地66.67 万hm2,为宜兴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技术研究提供配套基地、大田实验场所。同时,建设创新服务场地8 000 m2,用于科技服务、农业科普展览、教育培训、专家生活配套设施等。其中,科技服务区涵盖农产品快速检测、公共实验室、物联网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村电子商务、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等服务功能;农业科普展览区展示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农业科技发展历史等;教育培训楼主要用于开展教育交流、科技示范等活动;专家生活区主要为科技专家就近提供便利化研究、生活服务。

3.1.3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

围绕重点产业,按照“六有”标准,建设4家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开展新成果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人才引进、信息集成、科技金融等服务,提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从产中的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向产前的种子种苗、农资新产品的供应和产后的加工保鲜、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服务延伸,实现对产业创新的产业链全程服务。

3.1.4 新型农业星创天地

鼓励建设“产权式孵化器”,推动发展“天使投资+合伙人(大学科研人员等)+股权众筹”等创业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建设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农业孵化器及星创天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2]。

3.2 推动人才集聚,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坚持高端人才引进与乡土人才培养并重,大力集聚农业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研发人才、管理经营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构建以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为引领、农业创业人才为支撑、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人才队伍[3]。

3.2.1 推进高端人才引进

积极对接国家及省市人才计划,加快产业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引进,推进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科技人才培育计划、海创人员扶持计划等;进一步完善无锡农高区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与奖励标准,支持规划区域内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人才公寓,满足高端人才安居需求。加强本土企业家培育,定期组织企业高管人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和培训机构,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系统培训和国际化培训,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合作培训;设立高端交流互动平台,通过知名企业家、战略家的指导,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思想和经营能力;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企业家交流活动。

3.2.2 加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推进专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整合省市教育资源,联合龙头企业制定产业人才培训方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本地职业学院等联合培养,定向提供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本土的高技能人才,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生态体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农高区重点产业政策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围绕绿色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领域的行业前沿技术,定期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加强员工前沿科技认知度和技术熟练度[4]。

3.2.3 优化人才配套服务

实施差异化人才配套服务,为科技创业开办企业经营管理专题培训;为创业人才企业开辟各类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供农高区行政事务、专利申请等“一条龙”服务;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鼓励企业建立股权奖励、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高端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加大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之间人才工作协调力度,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承担和开发人才中介服务,形成集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人才发展服务体系。

3.2.4 落实人才配套政策

制定引进人才绩效评估办法,加大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创新招才引智方式,实施柔性人才政策,以人才实用性、任职合格性为指标,通过兼职聘任、远程参与、专家顾问等多种方式吸纳高端人才参与农高区建设。鼓励高端人才带项目入区,项目投产后,根据其对产业的实际带动引领作用,给予一定创业资金扶持;有针对性地细化人才引进政策,对农高区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在生活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系列优惠政策;同时,不断完善示范区内商业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使无锡农高区不但“引得进”人才,而且“留得住”人才。

3.3 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3.3.1 加快农业创新龙头企业培育

引进培育农业创新龙头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择优遴选区内农业创新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提升相关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探索实施“一企一策”方式,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端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推进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相关标准制定,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逐步掌握市场主动性和行业话语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大企业和细分行业“单打冠军”。以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品位、高层次的招商定位,围绕农高区农业重点发展领域,以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协作为导向,优先瞄准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内外创新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推进农高区一二三产快速发展。

加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有机结合的研发体系建设,加大高端研发、共建共享等力度,围绕农高区主导产业,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三站三中心”,并向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开放,推动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大企业主导、小企业配套的完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3.3.2 加快农业科技企业发展

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农高区创新发展中的引领者和生力军作用。

实施农业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为培育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促进农高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绿色智慧高校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转型,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骨干企业。

加大涉农小微科技企业孵化力度。充分发挥“星创天地”等农业创新创业载体孵化功能,完善潜力企业孵化和毕业机制,加强人才培训、金融支撑、共性技术供给等服务保障,降低企业在成长初期的成本,培育一批面广量大、业态丰富、模式新颖的小微型农业科技企业。

3.3.3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以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态势。制定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金融、信贷、税收等政策措施,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支持建设新型农业合作社,为农户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探索完善新型农业主体合作模式。依据产业特性和地区特征,探索建设“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不同运营模式。政府支持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农产品养殖示范基地,承担试验、试种、示范、培训等任务,吸引周边农民入园务工;支持建设新型农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或资金入股合作社,采取统一指导、规模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效率;发挥企业、基地、合作社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养殖、增收致富。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等新型主体签订种植收购协议,采取订单农业模式,降低农户经营风险,保障农户基本利益,调动农户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活力动力。

3.4 完善机制体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3.4.1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机制

鼓励农高区企业积极对接国内外科研院所,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打通省、市、区(农高区)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培养和培训机制,加快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水平。健全农业科技领域分配政策,落实科研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创新激励相关政策。实施科技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3.4.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积极引导农民以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出租互换等方式出让土地经营权,加快土地规模经营。结合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新型社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探索具体用地项目公共利益认定机制,进一步完善征地民主协商程序,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关系到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多元保障机制,探索有效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解决机制。以建立同地同权同价的入市制度为目标,明确入市范围和途径,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猜你喜欢
农高区科技人才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人才云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楼阳生:敢于拼搏 勇于开拓 打造一流国家农高区
南京国家农高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