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文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作为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形式,电影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思想宣传的重地。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影院数量、银幕数量、观影人次、票房总量均增长迅猛。自2012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开始,2012 至2019年我国票房总量逐年递增,最高影片票房记录不断被刷新。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达642.66 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5.4%。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电影市场遭遇“寒冬”,但随着疫情的稳定,中国的电影产业仍展现出勃勃的生命力,202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截至2021年12月8日,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银幕数达81 317 块,巨型银幕规模也位居世界第一。
2021年11月5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5年中国电影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规划》提出将努力实现每年重点推出10 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计划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 部左右。此外,《规划》还提出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的发展目标。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整个电影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共同努力。电影属于高风险高投资的活动,为降低影视项目的风险,获得更高的票房,本文以2019年中国内地票房排行前50 名的影片为主要研究样本,探究其票房成绩背后的原因,以期找到高票房电影成功的规律,抵抗风险,增加电影项目的成功率。
2019年中国内地的电影总票房为642.66 亿,影片数量611 部。其中票房排前三名电影分别是《哪吒之魔童降世》50.36 亿,《流浪地球》46.88 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42.50 亿元,总票房139.74 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比例CR3 为22%,票房前五名的电影占全年总票房的比例CR5为31%,票房前十名的电影占全年总票房的比例为CR10 为45%。而2019年票房过亿电影共89 部,累计票房593.08 亿元,占总票房的92%,剩下的影片462 部,占总票房的8%。由数据可以看出,电影市场的体量虽大,但“蛋糕”被头部影片瓜分,绝大多数影片在电影市场中表现平平甚至沦为炮灰。明显的两极分化局势也反映出电影市场正在从成长期往成熟期过渡。
中国电影制作机构的集中度较高。在2019年票房排名前30 的国产影片中,主要出品机构集中在天津猫眼、阿里影业、北京光线、华夏、中影、万达影业、浙江横店和北京博纳这八家公司。其中,天津猫眼主出品了前30 名影片中的10 部,位居出品公司榜首,阿里影业与北京光线分别参与出品了6 部。在票房方面,2019年的国产影片总数是412部,其中由排名前十的出品公司出品的影片为86 部,票房总量达272 亿元,占据2019年国产电影总票房的68%。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参与出品的影视公司很多,但是头部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票房,市场集中度较高。知名公司拥有更加雄厚的资本及资源进行电影的制作及发行。影响影片票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排片,因此,拥有强大资源的头部公司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票房。例如,万达本身拥有较多的影院数量,因此,对于万达出品的电影会有一定的优惠照顾。除此之外,头部公司联合出的影片数量也逐渐增多,大公司之间强强联手助推影片票房的成功。
笔者通过梳理2019年内地票房前200 名的影片,发现超过7 成属于IP 改编及续集电影,而在排名前20 名的影片中IP 改变率更加突出,有90%的电影来自IP 改编,仅10%的高票房电影源于原创剧本。在排名前20 的影片中,有6部来自续集电影,分别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蜘蛛侠:英雄远征》《扫毒2 天地对决》《大黄蜂》《哥斯拉2:怪兽之王》。这些续集电影延续了系列电影的风格及剧情模式,观众熟悉度高也积累了固定的粉丝群体,因此,在进入市场时,观众也偏向于选择这些已有口碑作支撑、熟悉度高的影片。
除此之外,小说、漫画、神话故事、翻拍、真实事件改编也是IP 的来源。《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知名小说,《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改编自真实事件,《惊奇队长》《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知名漫画,《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误杀》属于翻拍其他国家的电影。IP 的来源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属于在改编之前已有知名元素和一定的粉丝基础,同样观众熟悉度也高,这种低风险的创新为票房提供了保障。
影片的质量是决定电影票房的根本因素,而高质量影片造就高口碑。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扩大,观影人次的上升及影片类型的逐渐丰富,观众的观影趣味和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仅靠宣传营销无法造就口碑及商业兼具的佳作。这一点在2019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得到了充分印证。
《哪吒》和《流浪地球》作为2019年内地票房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在上映前并不被看好,原因是这两部影片的题材一部是动画电影,一部是国产科幻题材,而这这两种的题材电影在国内极少会出现爆款,受此影响在《流浪地球》上映首日平均排片率仅有11.1%。但上映后《流浪地球》借高口碑使得排片、票房逐日上升,直至获得单日票房冠军。而《哪吒》更是在短时间内却打破动画电影多项票房纪录,最终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4,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豆瓣评分8.4 分,被业内称为开创了“中国电动画元年”。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也让电影制作方意识到国产类型电影具有巨大潜力、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一事实。
目前,我国有四大黄金档期,分别是春节档、暑假档、国庆档和贺岁档。除热门档期之外,还有七夕档、端午档、五一档、中秋档、圣诞档等新兴档期。由于档期一般是都伴随着假期产生的,假期时观众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观看电影,因此,为提高票房,热门档期是影片上映的首选。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四大档期观影人次全年占比49.8%,“档期”票房收入为485.5 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超过总票房增速,占全年票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76%。
2019年内地电影票房前50 名的影片,有27 部属于热门档期内上映的影片,占比超过一半。前40 名的影片中,有23 部在热门档期内上映,占比57.5%。在前30 名和前20 名中,热门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分别是20 部和13 部,占比66.7%和65%。而在票房TOP10 中,则表现得更加明显,有8 部是黄金档期上映,占比高达80%。如暑期档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36 亿元,《烈火英雄》票房17.07 亿元,《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票房14.35 亿元。还有在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均取得优异的票房成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档期对于电影票房的作用明显,选好档期是影片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因素。
2019年内地电影总上映数为611 部,相比于2018年增加了52 部,从头部作品来看,在类型和题材创新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尤其是科幻及动画影片,在2019年度都再创新高。科幻、动作题材的平均单片票房超过3 亿元。动作片长期作为国产强势题材,表现平稳。科幻片中因《流浪地球》的出现,拉动了整个平均票房。值得注意的是动画电影,相比于2018年的表现,2019年的影片数量和平均票房有所提升。影片数量从2018年的53 部平均票房仅0.63 亿元上涨到2019年66 部影片平均票房1.66 亿元,说明我国的动漫题材电影未来是一片蓝海,发展空间庞大。相比之下,剧情片及爱情片则表现平平,2019年新上映的剧情片为216 部,相比2018年增加了78 部,但影片的平均票房不足一亿元。从市场发展来看,未来新题材新类型将是电影增量空间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国产IP,如《哪吒》《流浪地球》等都是优秀IP 改编。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政治环境作为影响影视剧项目成败的六要素之一,其对于票房的影响举足轻重。政治环境中的因素与电影的结合表现在政治活动、政治导向、国家关系、敏感问题等方面。2019年是我国建国70 周年,因此,诸多影片巧妙利用了这一政治背景制作了献礼片,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均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除此之外,还有积极响应国家反腐倡廉导向的《反贪风暴4》,打击黄赌毒的《扫毒2 天地对决》《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阿里巴巴参与投资的外国影片《绿皮书》,中外合作的《疯狂的外星人》等。这些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由此可见,巧妙结合政治背景,制作人民喜爱的主旋律影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视项目的风险,增加取得高票房的可能性。
本文以2019年票房排名前50 名的影片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数据分析与对比,发现了2019年电影市场所呈现出的特征。即内地的电影市场总体上体量庞大但是两极分化严重,头部效应明显且头部影片的出品公司集中度较高,市场逐渐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工业化雏形初现。
具体到电影,高票房电影中IP 改编的电影占据市场主流,口碑效应的影响增加,科幻及动作题材表现抢眼,动画电影发展势头强劲,档期可助力电影取得高票房。由于2019年恰逢建国70 周年,产生了多部政治因素与电影完美结合取得高票房的影片。但归根到底,能够使影片获得高票房的因素是影片的本身质量及价值。
通过分析2019年和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中国电影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了诸多机遇与挑战。为实现电影强国目标,实现《规划》中提出的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 部左右的小目标,本文将为电影行业从业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打造高质量IP 及续集电影
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观众熟悉度高的IP 改编成电影能够在一定降低影视项目的风险,增加影片项目的成功率。目前大数据的发展如火如荼,制作方也可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对IP 背后粉丝的进行深入分析及用户画像,充分了解粉丝需求及期待,降低失败率。除选择知名IP 外,制作方应牢记内容为王的原则,在尊重IP 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开发IP,打造“IP+”模式,例如,“IP+动作”“IP+漫画”等。
续集电影是打造电影品牌的关键,也是高票房的密钥。品牌的延伸是以高质量电影内容为基础的,电影人应深入挖掘观众内心与潮流的结合点,潜心研究、提取流行元素与电影元素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像《复仇者联盟》《哈利波特》这种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续集电影。
2.发掘题材蓝海
《规划》中提出,我国将持续完善多类型多题材多样化创作格局。《流浪地球》《哪吒》的成功说明我国观众对于新题材、新类型的影片需求量极大,电影工作者应具有创新意识、挑战意识,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突破题材天花板,发掘未来新题材蓝海。《规划》中强调,未来将扶持科幻电影、优秀动画电影创作生产。以动画电影为例,我国的动画平均单片票房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动画从业者应积极把握这一政策红利,创作生产优质动画影片,眼界长远,不断开拓电影市场,增加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响力。
3.精准定位,选择合适档期
最佳档期+最合适影片=高票房目标。各档期风格不同,与档期气质基调相符的影片更容易获得高票房。《我和我的祖国》国庆档上映,作为建国70 周年贺礼片,其取得高票房是预料之中的事。目前我国电影档期呈现多样化、类型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影片的类型、特点选择最佳档期是影片取得高票房的重要支撑。春节档、贺岁档更适合喜剧片,七夕档适合爱情片,暑假档则包容性更强,适合动画电影、科幻电影的等各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