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景利 王译晗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
科技期刊是发布和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和媒介,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的崛起备受关注。中文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全国期刊年检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63种,按文种分类,中文科技期刊占绝大多数(88.74%)[1]。中文科技期刊是我国发布科研成果的主渠道,但由于近年来科技评价导向、国际科技期刊竞争等外部环境变化和中文科技期刊内部改革创新缓慢等一系列复杂原因,中文科技期刊正面临着稿源质量下降、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指明道路,要求学术期刊“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各类学术期刊功能定位”[2]。正确认识中文科技期刊,推动中文科技期刊改革迫在眉睫。
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首先要明确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关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和作用,目前学界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肖宏[3]指出,中文科技期刊见证了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要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好符合国情需要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刘冰等[4]呼吁要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地位,充分发挥其对国内学术同行在技术创新转化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普及和提高作用。秦明阳等[5]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应有3个层面的使命:一是记载、传播和交流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二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三是向海外传播中国科技成果,引领全球科学发展。杜鹏等[6]则指出当前较为固化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使得中文科技期刊多发挥工具作用,而弱化了其原有的促进学术交流、维护学术自治的功能。总体而言,当前中文科技期刊相关研究多侧重通过分析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总结存在问题与面临困境,提出发展建议和建设举措[2-10]。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科技期刊和中外文期刊论文进行比较分析,以澄清学界、业界对中文科技期刊的认识误区,进而重新认识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以期为全方位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办刊能力、促进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思路与参考,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
随着国家科技发展和科技期刊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于中文科技期刊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2017—2020年,中国SCI论文发表数量连续4年位列世界第二[11],但与中国作者发文规模相比,中国SCI收录期刊远不能满足中国作者的现实发文需求。2020年中国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作者论文数仅占中国作者SCI论文发表总数的4.69%[1],超过90%的中国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因此我国亟须加强打造世界一流的知名期刊,回流我国一流的学术成果。2019年一项有关中文科技期刊的问卷调查显示,94%的科研工作者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十分必要,但对于中文科技期刊的满意度普遍较低,仅有39%的科研工作者和30%的中文科技期刊从业者表示满意[7],可见中文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和运营能力有待提升。此外,在对中文科技期刊的认识方面,国内仍有很多误区,如“差评”中文期刊,认为中文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低于英文期刊论文,中文期刊不利于扩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等。因此,澄清国内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从业者对中文科技期刊的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中外文科技期刊的不同定位、功能和作用十分必要。
我国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和国内外出版的外文科技期刊(主要是指英文科技期刊)具有不同的办刊宗旨与目的,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与社会价值,也具有不同的读者对象与附加功能,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简单比较与评价。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中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作用比较
从办刊宗旨与目的来看,中文科技期刊以国内学术交流为主导,这是由国内的读者对象和学术交流渠道决定的,同时由于在中文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常包含英文题目、摘要,许多中文期刊被Scopus、SCI等国际知名期刊数据库收录,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国际学术交流;而外文科技期刊主要以国际学术交流为主导,面向全球读者,覆盖的用户范围更广。
从应用场景与社会价值来看,任何科技期刊都立足于自身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中文科技期刊以解决国内问题为主,特别是解决我国在科技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内部问题;外文科技期刊则主要研究讨论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问题以及不同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读者对象来看,中文科技期刊主要面向国内读者,致力于使中文学术成果在国内得到迅速传播和广泛应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国外读者;我国出版的外文期刊则主要面向国际读者,当然其中也涉及部分国内读者群体。可以看到,二者侧重的读者群体有所不同。从附加功能来看,中文科技期刊具有人才培养的作用,中文在语言上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对科研人员的学术培养和学术交流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科研人才的早期培养;而我国出版的外文科技期刊,旨在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功能,借助英语这一使用地域最广的世界通用语言发挥其品牌影响,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为弥补中文语种带来的期刊国际学术交流障碍,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扶持外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我国出版的外文科技期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也存在期刊布局与发展不均衡、较多国际引用来自国内机构[12]等问题,以及由于我国缺少面向国际学术交流的自主数字平台,外文期刊多为“借船出海”,对外依赖度高,缺少国际话语权[13]。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需要出版更多高质量的外文期刊,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科技影响力,但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不能在支持出版外文科技期刊的同时,弱化对中文科技期刊的重视和支持。
中文科技期刊和外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作用各不相同,因此不应采用同一尺度来看待和比较中文期刊与外文期刊,应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协同共生、相互补充的关系,进而更好地发挥中外文科技期刊对于国家和国际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
从期刊论文角度看,科技论文的价值由其原创性、创新性、前沿性等内在质量因素决定,而不是由语种决定。如屠呦呦牵头撰写的青蒿素结构论文最初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并因其论文中开创性的科学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科技期刊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主体,中文期刊论文是我国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主体,也是学术交流的主体,应把争夺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中。用中文写作科技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有利于科学精神在中国扎根,彰显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评价政策来看,是发表中文论文还是外文论文,应由研究成果的性质与读者需求决定,而非由科技评价政策与奖励力度决定。如面向国际读者群的纯理论性问题研究,可在外文期刊发表,以便增进与国外同行交流,但用于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研究,则更适宜发表在中文期刊上,以满足国内更广泛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论文发表在何种期刊,应由作者自主决定,而不应受外部因素的过多干扰。我国当前的科技评价导向是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因此亟待改革我国科技评价政策,加快实行中文期刊论文与外文期刊论文同等的奖励政策。
从语言优势来看,中文作为中国科研人员的母语,在科研写作和学术交流中具有天然优势,用中文撰写论文更符合国人的思维习惯,更能有效表达研究成果的内容和特点,促进国内同行间的学术信息交流。而外文论文写作受到外语水平的限制,对我国大部分科研人员和读者群体而言都是较大的挑战,常常不得不求助于语言润色专家或公司,甚至可能带来表达不准确乃至学术不端问题。应看到,一篇顶级论文不会因为其语种问题而影响其国际影响力,但针对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偏弱这一客观事实和普遍顾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特别提出,鼓励中文科技期刊提供英文长摘要、外文学术期刊提供中文长摘要,加强期刊外文或双语学术网站建设[2],多种形式并举,共同促进中文论文的国际传播,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从成果性质来看,外文论文侧重于学科与学术,在学科理论构建和学术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文论文侧重于应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大,只有将中文论文的科技成果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才能更好地发挥中文论文的成果价值。
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属于不同的范畴和维度。论文是期刊的基础,好期刊由好论文决定,论文质量评价是期刊评价的核心。论文评价的核心则是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被引率只是表征论文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并非评价论文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被引率评价论文影响力是有失偏颇的。“好论文”应具备以下特点:(1)研究意义重大;(2)研究目标清晰;(3)研究选题前沿;(4)研究设计严谨;(5)研究方法科学;(6)研究过程规范;(7)研究数据可靠;(8)研究结果正确;(9)研究结论创新。因此,论文评价应基于同行定性评价,参考定量评价,而期刊评价则应基于定量评价,参考专家定性评价。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指“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发表学科奠基性、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能够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引领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能够迅速传播创新成果并得到世界同行广泛认同,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期刊”[14]。当前中国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科技稿源和高影响力的作者群,但中文科技期刊仍存在国际影响力有限、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自主平台、国际化高水平人才不足、学术规范建设薄弱、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15]。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还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认为,二者的差距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比较(图1):(1)能否获取和出版优质稿件。能否获取优质稿源主要取决于编辑的专业水准,能否出版优质稿源则取决于期刊是否具备一流的编辑出版质量和合理的学术规范制度。(2)期刊平台影响力。即所在平台是否能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数字与新媒体传播,平台是否拥有强大的资源汇聚能力、社会影响力和学术互动功能。(3)同行评议机制。即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优化稿件筛选,做好稿件内容质量控制。(4)市场运作能力。即资源投入与产出比,表征期刊利用已有资源所发挥的效果,它与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强调了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着力提升的三种能力,包括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和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16]。
总之,中文科技期刊和外文科技期刊各自存在着优势与不足。中文科技期刊直接面向国内读者,在促进国内学术交流、贴合中国发展需求和培养我国科技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影响力主要在国内;但受到优质稿源匮乏、运营业态“小散弱”、期刊专业水平和出版水平不高、中文语种传播能力有限等限制,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一直较弱。外文科技期刊主要面向国际读者,主要采用英文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相较而言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问题,以及提升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但是,由于外文科技期刊主要面向国际社会,对于解决我国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内部问题的针对性不够强,并且外文科技期刊论文在阅读、获取方面存在一定门槛和障碍,可能会限制其在我国部分读者中的传播和利用。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7],但我国仍不是出版强国,中文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期刊仍有较大差距。要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中文科技期刊,我国期刊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1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具备的要素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先后出台,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蓄势待发。近年来,我国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支出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13年以来我国R&D经费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升[18]。随着R&D经费的持续大幅投入,我国科技论文产出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科技期刊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和科技期刊强国,我国科技期刊在推动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整体发展速度缓慢。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相对较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总体虽略有上升,但年平均载文量则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稿源有所下降,发展形势愈发严峻[19]。同时,高度同质化的学科分布和学术定位使得中文科技期刊缺乏布局,期刊特色不明显[20],学术质量有待提升,形成期刊受关注度降低与导向作用减弱的不良循环,难以满足国内科学研究的发展进步要求。可见,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科学研究的进步要求和科技工作者的期待,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
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直接影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明确清晰的定位对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科技期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2]。可见,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定位。当前摩擦不断的中美关系不仅是中美经济关系上的冲突,更是一场科技战,在此背景下,只有立足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在办好外文科技期刊的同时,进一步努力办好我国的中文科技期刊,才能促使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合理流动,更好、更快地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中文科技期刊是展现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传播科学文化、传承科技进步、推动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服务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21]。2014年4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学术期刊要立足自身学科和研究领域,注重专业化发展,发挥学术优势,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22]。《意见》中同样强调,科技期刊要系统研判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着眼基础前沿、工程技术、科学普及等不同类型期刊的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有效整合资源,分类推进改革,完善发展体系,提升科技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6]。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文科技期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例如:科技评价唯SCI的导向使得国内越来越多的优质科研成果以英文形式发表于国外科技期刊的现象尚未得到遏制,造成中文科技期刊稿源和质量不断下降,带来中文科技期刊生态的恶化;我国部分科技工作者对中文科技期刊的信任和信心不足,对于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的态度并不积极,同时由于受到科技评价政策的影响,许多科技工作者选择将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再次加剧了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动力不足的恶性循环[23]。
我们需要明确,服务国内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合作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相比于外文科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期刊建设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纠偏科技评价导向的政策文件,如2020年2月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同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同时,为深入落实《意见》,2019 年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4],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形成有效支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项目体系。现阶段,中文科技期刊应善于利用国内政策计划,抓住发展机遇,充分依托国内科研力量,灵活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打造展示与传播国内科研成果的平台,服务好我国的科研发展与学术交流合作,发挥好学术导向作用。
中文科技期刊不仅是国内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好”论文决定“好”期刊,“好”作者决定“好”论文,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科技期刊的进步同样离不开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人才的成长是逐步递进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是最具科研潜能的作者群,是中文科技期刊作者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大多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中文科技期刊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产出提供了重要的展示推介平台。他们在科研工作的起步阶段,可能存在着论文写作尚不熟练、科研思维尚不成熟、学术影响力不够高等问题,这便十分需要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在论文出版过程中具备发现人才、善于引导、积极鼓励、学术监督、传播成果的能力,中文科技期刊要重视科技人才的成长,善于发掘科技人才的科研潜力,使科技人才培养与稿源建设相结合,促进科技期刊发展和科研队伍建设良性循环。
人才培养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社会功能,科技期刊承担着扶持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但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有所弱化。究其原因,主要包括:“SCI热”导致高水平论文流失,论文整体质量下降;编辑在科研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使得培养人才的源动力不足;学术不端行为减弱了期刊人才培养的社会信誉;“小散弱”的运行模式弱化了科技期刊人才培养的平台条件[25]。未来,中文科技期刊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例如:进一步加强编辑队伍和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同行评议,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惩戒,净化国内科研环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本学科前沿热点研讨会或邀请专家作报告;与读者、作者加强互动,给予研究生群体和青年学者一定关注,举办论文写作培训班以提高作者学术写作能力等。充分发挥中文科技期刊的育人作用,既能满足科研人员的学习和研究需求,优化作者队伍,又能增强科技期刊的学术互动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进而全面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6]。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完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国际科技共同体的大环境下,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使其迈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阵。
我国正处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时期,但中文科技期刊与世界一流期刊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速度滞后于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长速度。国内科技期刊自身发展缓慢、国际影响力不高,导致许多国内顶尖科研成果外流。现阶段的科技评价导向过分看重国外期刊,导致优质稿源外流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内的科技文化不自信。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话语权弱势和国内科研人员的科技文化不自信,制约着中文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调研显示,我国大部分一线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从业者认为中文科技期刊需要国际化,并认可当前中文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相关举措[7]。中文科技期刊是支撑我国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科技文化基础,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一部分,积极竞争国际学术话语权。
当前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但事实上,西方国家借助外文科技期刊的优势已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对于权威期刊评价工具的长期控制和中国期刊在各类国际权威期刊数据库中的缺位[27]。因此,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话语权不仅需要办刊队伍、稿源质量、服务水平的高标准和国际化,更需要将“文化自信”深深融入办刊理念之中,坚持以学术研究为本,改革科技评价制度体系,牢牢掌握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培育世界一流中文科技期刊,树立国内科研文化自信,凭借超高的水平得到国际科学界的真正认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话语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挑战,如何定位中文科技期刊,如何构建与中国出版的外文期刊协同发展的关系,如何客观评价中国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与国外出版的外文科技期刊,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中文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中文科技期刊应立足中文语境下的科技创新,同时也应与中国出版的外文期刊一样,通过英文长文摘等多种形式,融入国际学术交流体系,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科技期刊作为引导我国科研方向的航标,需要澄清认识误区,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应有作用,不断做新、做精、做强,为国家科技创新、国内学术研究、科技人才培养,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作出应有贡献,彰显中文科技期刊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