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2022-02-18 03:00颜丽清
医学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康复训练针刺

颜丽清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7)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患者脑血管出现如破裂或者阻塞等问题,导致脑组织缺血损伤,进而引起的脑部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是其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之一[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及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据报道[2],全世界每年有460 万以上死于脑卒中,中国为高发地区。脑卒中经治疗后仍有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且比例较高[3]。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严重者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目前,康复训练作为西医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广泛,对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心理、生活能力均有帮助。但是,康复训练往往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配合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且康复训练疗程较长,临床上常常需要与其他方法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4]。针刺作为传统医学,有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且疗效较好,将康复训练与针刺治疗相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功效互补,增强治疗效果,故本文对二者配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共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42~70 岁,平均年龄(58.27±12.31)岁;病程6~165 h,平均病程(29.31±5.23)h。对照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40~68 岁,平均年龄(57.31±13.11)岁;病程7~169 h,平均病程(31.27±4.57)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诊断标准;②能配合检查及治疗;③首次卒中,病程8 d 之内;④年龄40~70 岁;⑤一侧运动功能障碍。

1.2.2 排除标准 ①运动功能障碍原因为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②伴随其他严重疾病;③晕针者;④患有精神疾病。

1.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或不能继续参加者。

1.3 方法 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处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溶栓、通血管、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

1.3.1 对照组 采用康复训练,由本科室康复医师进行操作。急性期给与卧床康复训练,被动活动各个关节,防止压疮,并嘱患者尝试主动活动各关节;恢复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翻身、坐起、站立、行走训练,并对踝关节、腕关节进行牵张训练;此外,还应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训练其穿衣、吃饭、如厕等动作。训练1 次/d,6 d 为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4 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针刺操作:患者平躺,用酒精消毒穴位,然后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取穴:①上肢:极泉、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穴;②下肢: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使用0.30 mm×40 mm 佳健医疗生产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针深度根据肌肉厚薄及是否得气进行调整。留针30 min,1 次/d,6 d 为1 个疗程,休息1 天,共4 个疗程。

1.4 评价标准

1.4.1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6],具体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上肢(66 分)和下肢(34 分)。评价肩、肘、腕、指、髋、膝、踝关节活动度及反射活动,分数与运动功能成正比。

1.4.2 ADL 评分 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表,分为5 级:极严重功能障碍(0~20 分),严重功能障碍(25~45 分),中度功能缺陷(50~70 分),轻度功能缺陷(75~95 分),日常生活活动自理(100 分)。得分与患者的生活活动自理能力呈正比。

1.4.3 疗效评价标准[7]显效:症状消失,Fugl-meyer、ADL 评分改善幅度>85%;有效:症状改善,Fuglmeyer、ADL 评分改善幅度>65%;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Fugl-meyer、ADL 评分改善幅度<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即使对其进行及时救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还是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8],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不仅要救治患者,还要最大程度地改善其运动功能,使其尽可能回归家庭、社会。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神经受损所导致。中医认为,本病属“中风”范畴,其病位脑,因气血逆乱、脉络瘀阻所致,治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9]。目前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有很多,近年来西医治疗本病发展迅速,不断提出新理念,有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虚拟现实技术、镜像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技术等。中医方法主要有针灸及中药治疗等。临床上多种方法结合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广泛应用于临床,行之有效,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可[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研究发现[11],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一方面针刺相关穴位,可改善脑缺血缺氧,促进受损脑组织的重组与代偿,从而建立新的神经传导通路,同时可刺激偏瘫肢体肌肉神经。另一方面,通过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如良姿位的摆放、翻身、坐起、站立、行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刺激大脑皮层,加速病灶侧周围相关细胞、组织的形成,同时可及时恢复患者的肌肉、关节功能,促进其协调能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避免肌肉萎缩及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肢体功能。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效果更佳,能更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研究表明[12],针刺极泉、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可行气活血通络。极泉、三阴交有主要神经干经过,刺激此穴可加强神经刺激作用,进而发挥祛风、祛痰通络等功效。极泉位于痉挛优势肌肉的拮抗肌腱处,针刺此穴可降低上肢肌张力、改善活动功能。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为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刺之可补气血、调阴阳[13]。风市属足少阳胆经,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14]。阳陵泉为八脉交会穴之筋会,能够通经活络、舒筋壮骨。有研究表明[15],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风偏瘫患者的fMRI,显示针刺阳陵泉可以促进脑功能重塑。悬钟为八脉交会穴之骨会,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筋脉的作用[16]。因此,上述诸穴合用,可起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更佳,能更大限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状态,降低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使其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康复训练针刺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