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葛晓莉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是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教育模式更新迭代的呼唤,更成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发挥育人作用的不二法门。在疫情常态防控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也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而如何保持线上线下教学同质同量也是思政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现状的考察,提出并分析当前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西藏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建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具体的对策和思路。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西藏各高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次调研以西藏民族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针对西藏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开展调研。
1.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展开。在符合抽样调查原则下,共计发放问卷465 份,回收465 份,其中有效问卷450 份,有效率96.8%。本次参加调研的学生覆盖了多个学科,其中男生47%,女生53%;汉族38%,藏族60%。
2.调研内容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指导思想。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就如何讲好思政课,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的“金课”,总书记向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强调“不仅要有‘术’,也有‘学’,更有‘道’”。[2]结合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对西藏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实效开展调查研究,对教学思路、教学效率、育人方式的新形态进行思考,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在线教学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
1.对思政课的重视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根据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度、到课率、课堂学习专注度等情况的调查来反映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总体情况的把握,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调研数据分析情况来看(见图1),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非常重要(63%);与思政课老师经常交流的占比24%;偶尔交流的占比67%。说明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线上线下到课率为91%,总体到课率很高。
图1 对思政课的重视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是思政课的满意度评价的风向标。学生学习态度越积极、学习参与度越高表明其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越高。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可以从课堂学习专注度、课后反馈、课后作业完成等方面来考察。学习抬头率良好以上达到83%,大部分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从课下讨论及完成作业方面,经常讨论并积极完成作业的状态较好(94%,98%)。以上数据反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也反映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的认可程度。
2.教师和学生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及满意度调查
线上教学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目前西藏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平台选择主要集中腾讯会议(85%)和雨课堂(79%)。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人数最多也最满意,其他教学平台的使用率较低。从对5 种教学平台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和教师对这5 种教学方式满意度相差不大。
3.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满意度
通过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总体印象可知教学效果(见表1),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整体评价较高,表现在大部分同学认为思政课教师授课逻辑清晰,内容充满正能量(77%,72%);老师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很有激情(69%,58%)。部分同学认为某些教师比较刻板,课堂气氛沉闷(12%,5%)。
表1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满意度的调查汇总表
在课堂需求上,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比如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化、时代性(62%);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真实性(51%);希望在教学内容上应更多地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47%)。由于思政课专业特性决定了其理论性较强,学生会因思政课教学中过强的理论性而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4.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及困境调研
通过学生对线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的效果的评价调研可知,线上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在学习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见图2):研究数据表明,思政课线上教学最大的障碍主要集中在线上师生互动少和学生自律性较差(42%,47%)。而线上教学相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更多考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关于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调研数据表明:由于网络课程较多,学生空余时间少(23%)、无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25%)、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与学生听课为主(15%)、教师对于线上学习软件的熟练程度欠缺(6%)等也都反映出线上教学中的软肋。
图2 线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多选)
线上教学活动是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以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线上APP 这样的教学形式,一味追求教学数据而忽略课程本身的价值导向,则会忽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功能,也会让思政课的线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政课教师秉承“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上,如何发挥好思政课在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上的作用,解决思政课线上教学“入耳入脑入心”[3]的问题,从而打通云端思政课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当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疫情防控局势,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做好思政课对西藏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引导是西藏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二是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倾听和满足混式教学过程中区内、区外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在线上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更倾向于互动式教学,希望有机会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有些则认为目前的线上资源同质化严重,希望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意愿,富有创意的课程形式和内容等。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关注度和期望度。
从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知,一部分学生对疫情中使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感到认可,另一部分又对线上教学提供的现有教学资源感到不满足,存在“吃不惯”和“吃不饱”的两极分化现象。所谓“吃不惯”是指因线上教学方式的单一,造成在“屏对屏”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失去了线下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对这种隔屏教学显得不习惯。“吃不饱”是指线上教学中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获取渠道等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由于西藏高校师生由区内、区外两部分构成,且区内和区外同学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性格特征方面都有差别,因此反映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他们对线上教学的需求也有差异。在实践方面,线上教学无法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更有效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体验做支撑,使得线上教学在“行”的方面大打折扣。教育平台的有限性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在线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导致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评价不高。
根据调研数据反馈,思政课线上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上,这也反映出线上学习主导者与主体关系存在一定的失衡。教学效果方面表现为线上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过少,教师主导性弱化、亲和力缺乏。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在线课堂的管理者、实施者。“键对键”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弹幕、投屏、提问、连麦等形式来了解和掌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却很难实现线下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沟通和教学效果的迅速反馈,教师的主导性明显受限。开放自主的线上教学也在更大程度上考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因此,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不明显。加之学生网络课程较多,空余时间少、实践教学匮乏、互动缺乏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在线学习中“开放、互动、激趣、技术增值”[4]等优势的发挥,不能形成与线下学习的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当下的线上教学对教师的精力和学生的学习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学生对线上《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的情况反馈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西藏高校在线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完善。重数据轻价值引导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内容格式化、评价方式数据化,使得学生只关注学习内容的完成度而不是满意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铸魂育人功效的发挥。二是在线教学监督无法保障,教学质量难以监管。“键对键”在线教学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主要是依赖于从后台教学“数据”的分析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一味地“重数据轻实质”忽略了对思政课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拓展,也让思政课的线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容易流于形式。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教学效果都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只有找准问题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5],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体系。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究西藏高校学生的特点,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专题式、个性化和互动式教学板块;以满足区内、区外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不同需求,在雪域高原上架起“提升学力”的桥梁,又要加强线上课堂管理,在线上教学的“距离感”上架起“师生共同体”教学之路,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做好教学线上线下衔接与各个教学关键环节的规划设计,是提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基础。混合式教学体系可以分为线上学习、专题教学和小组研讨三大模块。线上学习模块是基于教材和教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给学生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内容、连贯的教学环节、精准细化的知识点以及能够提升学生强烈参与感的各类在线课程资源,要求思政课教师从整体上对课程所有资源做好规划和准备。专题教学模块主要针对教学各章节的重、难点问题,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线上线下答疑解惑,使师生、生生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探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平衡统一。小组研讨模块是利用翻转课堂,将课堂延伸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提供根据学生自身个性化需要自由选择的研讨主题,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分享、互问互答等方式内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基于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强的特点,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一是西藏各高校要开展全面的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其信息化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西藏教学特点的信息化教学团队。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线学习“动”起来。教师利用线上开展小组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增强双向互动,促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其课堂参与度。三是借助人工智能建立更完善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推进线上实践教学的转化力度,实现云端思政课的“入耳入脑入心”。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网络AR线上资源库,通过先进的数字化、虚拟化方式将西藏红色文化与实践基地、教学资源搬上“云端”,通过“云端实践”提高西藏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具有西藏特点的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但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现行的线上教学评价标准只依赖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量”化评价标准不足以全面反映思政课的有效性,更重要的评价标准还在于对“质”化的评价标准的把握,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要立足西藏具体的区情和区况,重视教师对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上的指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过程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期后续的线上线下教学中及时改进和调整。
打造有灵魂、有温度的,具有西藏特点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是当下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政课教师应善于利用社会大背景提供的发展机遇,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开发与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完善线上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