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中戏剧化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研究

2022-02-17 18:55杨志杰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戏剧化纪实表演者

◎杨志杰

(龙岩电视台,福建 龙岩 364000)

一、纪录片概念

(一)纪录片的概念

“纪录片”一词是由英国人的约翰·格里尔逊首先明确提出并采用的,1926年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刊登的一篇评价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和采用了纪录电影。约翰·格里尔逊曾在他所撰写的长文《纪录片的第一原则》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念:“纪录电影就是对现实素材做有创新的加工,是一个锤子而非一面镜子。”在我国,曾经执导过《复活的军团》《大明宫》《神秘的西夏》《玄奘之路》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著名央视纪录片导演金铁木也是一直坚持“用电影思维打造高端纪录片”的理念创作出诸多中国纪录片历史上里程碑的作品。

(二)情景再现的概念

“情景再现”早已成为了纪实中一项很常见的创作展示手段,而情景再现的创作范畴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情景再现指的是所有使用了情景再现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段的纪实类节目。它通常伴随着访谈、评论等各种创作展示手段来出现。而此时的情景再现就是当作某种栏目整体出现。从狭义上说,情景再现属于纪实创作中的一项创作手段,指的是在客观已经发生的事件上以表演、扮演等的方法经过对声音和画面的加工设计,展示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事件以及人物心灵状态的一项创作制作技术。这些手段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运用非常普遍,克服了该类纪录片资料欠缺、故事单调等弊端,带来了时下史学题材纪录片全新的内涵与面貌。

(三)戏剧化情景再现的概念

戏剧化情景再现,指的是这种利用剧情片的制作方式来完成情景再现作品的理想,这种情景再现既相似于“真实再现”,但又高于“真实再现”。对于历史,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保证其严肃的真实性,但基于许多历史缺乏影像资料,甚至连历史文字、图片都无从找寻,在纪录片创作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充分运用多维的影视语言,调动想象力更好地来重构历史、诉说历史、展现历史。对历史中最难以表现或需要极大戏剧张力的部分,可以交由专业的演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戏剧性表演。和电影纪录片中传统的情景重现比较,戏剧化情景是对表演和扮演过程的更进一步升华,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在保证历史事实的前提条件下,用摄制故事片的思想理念开展作品,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反映导演的情感,强调人物形象刻画,并且为了剧情发展需要,在不影响真实性的情况下,导演还会添加一些虚拟的角色和事件,来增加戏剧化。而这种情景再现也不仅是传统的“画配音”,还能够抛开传统纪录片,有全新的剧情,经过戏剧化情景再现的电影纪录片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记住历史。

二、纪录片创作中戏剧化情景再现的特点

(一)戏剧化情景再现注重演员表演

戏剧化情景再现和传统文化情景再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表演者的社会地位有所不同,在戏剧化情景再现中的表演者通常是“完全的表演者”。传统文化情景再现里的表演者无需了解太深层次剧情文化,也无需台词演绎,只是通过在镜头中走动或者发出声响的设计,来表达客观事件早已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事情或角色心态,在纪录片当中主要是起填充故事、烘托场景等效果。而戏剧化情境重现通常都要选用专门的表演者,在拍摄前一般都要组织和培训他们了解学习相关历史事件,揣摩相关人物的心理世界,需要表演者有独特的台词和强烈的角色个性,所以是“完全的表演者”。每一个戏剧化场景重现都能够成为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时的场景重现成为主流的讲述方法,促使电影纪录片进一步发展。

(二)戏剧化情景再现注重细节表达

戏剧化情景再现强调历史形象刻画,而人物塑造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通过细节表现,因此,戏剧化情景再现中一般采用特写镜头,利用人物的脸部表情变化以及轻微的动态动作来展示人物心态,从而刻画人物个性,并展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变化。

例如,龙岩电视台在拍摄反腐警示教育片《“修路人”的不归路》中为了还原和再现某国有企业董事长在知道可能被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时的惊慌失措,摄制组就请了当地汉剧团一位外形颇像案件当事人的演员进行演绎,并大量使用角色细节描写。在拍摄案件当事人事发前紧急召集案件相关人进行串通和销毁证据时的场景,导演对案件当事人的面部紧张神情和颤抖的肢体动作等细部加以展现,体现当事人的惶恐不安。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电影《外滩佚事》中,导演周兵采用外滩作为第一视点,并请五位专业演员扮演了相关历史人物,通过这五位主人公的故事来解读历史,真实再现了上海外滩的风情和风云。这种由演员表演融合纪录片创作方式的记录电影在以往是极为少有的,它也在纪录片中倡导一种创新思潮,是在严格考证的基础上拍摄影视剧作品,面对历史,尊重史实。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在保持了真实史料的条件下,角色的语言细节、道具细节、颜色细节以及情绪表现等等,都被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了荧屏上。

(三)戏剧化情景再现注重故事情节

“戏剧化”之所以是戏剧化情景再现中的重点,是因为这种情景再现能够保持一定的真实性,同时具有比传统情景更强的故事情节以及矛盾冲突,可以说戏剧化情景再现更加突出故事化。在当前,戏剧化情景再现已经不仅仅是纪录片的补充,其在纪录片中能够做到对语言叙述的替代,成为整个纪录片中剧情推动的主要因素,通过更加鲜明的故事情节对纪录片内容进行铺垫和渲染,更能够适应当前观众的探求心态。

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电影《外滩佚事》,它就注重于故事的讲述,通过展示集英国官员、中国演艺明星、商业大亨、帮会老大等五个人的生活经历,来讲述一个长达一百多年的上海故事。通过这几位富有实力的专业演员的演绎,将人性追求金钱、权力、爱情的梦想给予表达,这种既注重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又兼顾人物命运、情感和人性的传神表达带给观众的是一段魔幻和史诗的外滩历史。这部纪录电影播放时吸引了大批观众到院线观看,曾经达到一票难求的程度。

三、纪录片创作中戏剧化情景再现的作用分析

(一)把握纪录片中叙事节奏

通过把握纪录片的故事结构,能够保障纪录片故事化得以顺利实现。在纪录片故事结构中通常包含有内在节奏以及外部节奏。其中内在结构往往是通过剧情在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内容中主角的心理运动,或者利用镜头内容本身情绪变化产生出的效果,当纪录片的内在节奏发生变化之后,观众的心态也会随之出现变化。纪录片的外部节奏则是在进行后期的编辑中利用一系列手法,例如,蒙太奇技法,帮助视听语言能够出现高低强弱的规律性变化。内在节奏是外部节奏的基础,外部节奏是内在节奏的表达,戏剧化情景再现通过改变内在节奏影响纪录片的外部节奏。

(二)导演艺术的表达

对一部电影纪录片而言,按照相同方式来讲述历史事情,一样的流程、一样的结局,之前的情景重现通常使用不清晰的画面或是简单地表演再利用讲述方式进行完成,而戏剧化情景再现的讲述方法则是利用故事呈现事件的开端、进展、高潮以及结局,能够充分展现事件中的细枝末节。导演也能够利用人物的细节,或者历史事情中的细节来展示角色情感以及心理状况,并以此传达自身的理想以及观点。这种情景重现方式或许只是为了导演艺术作品表现的需要,并且需要保证尊重历史作为基础,能够为纪录片带来能多具有情感以及细节的表现,就仿佛真实地把历史事件放到了观众的面前,不但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也使导演有了丰富艺术表达,在反映导演作品理念的时候提高了纪实节目的艺术价值。

(三)丰富创作手法

纪录片对于故事片来说较为枯燥乏味,而在内容以及表现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戏剧化情景的发展进行弥补的。在传统有关于历史以及人物传记方面的纪录片中,通常使用“画外音”这一种形式进行情景再现,内容大多是以讲解为主,加以访谈,而情景再现则成为了讲解与访谈之间的补充出现形式,是枯燥乏味的真实。而戏剧化情景再现的使用则给纪录片的叙事与制作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创意理念与模式,导演可以利用戏剧化情景再现的运用,让纪录片在保持真实感的前提下更富有故事性,这也就为观众对纪录片的欣赏模式提供了新体验。

(四)增强纪录片感染力

电视节目纪录片节目同时具有记载社会历史、表现日常生活、传递知识、反映社会舆论等的功能,因此应该说电视节目纪录片节目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晴雨表,并伴随人类社会特点和人际关系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国早期的教育纪实着眼于思想上的教育,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但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纪实也步入了个人文化纪实时期,《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佳作,但从步入21世纪至今,我国的教育纪实也呈现出着多样化的蓬勃发展,但最不会改变的是中国纪录片人的历史感和责任心,他们始终将对我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与感受,透过摄影机忠实的表现在教育纪实之中,展示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过程和变化,而这又反映在艺术的经济、人文科学艺术价值与艺术价值里。

猜你喜欢
戏剧化纪实表演者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砚边纪实
LOGO GIRL
妙猜两数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