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推动党报党刊的持续化发展

2022-02-17 22:14:58◎张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党刊党报传统媒体

◎张 雯

(云南日报,云南 曲靖 655000)

党报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现如今主要用来培养党员干部,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等等,能够动员组织群众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教化党员干部群体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党的思想以及推动工作实践的进步。在新时期,国家重视党报党刊的征订宣传工作,主要是出自党报党刊的特殊性,防止党报党刊形式化,防止党报党刊“只管出,无人看”的现象,是编辑者和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更倾向于电子阅读的方式带来的便利,新媒体让人们不用考虑时间、地点,并且节省了阅读成本,增加了阅读效率,对于一贯使用传统媒体发表刊物的党报党刊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抓住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利用电子阅读的技术,才能度过危机,并且成功将新媒体作为传播刊物的新途径,使其适合时代的发展,成为诠释中央精神,关注热点事件,发出权威声音的新阵地。可以说党报党刊要做到入眼、入脑、入心,就要扩大群众的参与度,选择新媒体这一方式是时代和群众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让群众参与公众讨论,并且能及时引领理论评论,占领制高点是党报党刊在新媒体时代持续化发展的必然举措,如何做到并且如何长效化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党报党刊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党报党刊内容的滞后性

党报党刊通常是借助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相比较其他刊物而言,有时效性差、题材陈旧、风格刻板的问题。无论是内容选编还是版面布局都有较强的落后感觉,这样一来作为党的理念宣传阵地的党报党刊,受众范围小,很多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愿意看完,有效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样的状况极大影响党的路线方针的传播和指导工作的效果,使党报党刊的发展受限。除此之外,党报党刊的撰写内容单一,多年来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让阅读者产生刻板印象,不吸引眼球又千篇一律。在新媒体时代下,理论与口语化的结合是必然趋势,党报党刊也要结合实际吸引读者兴趣,而目前借助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党报党刊受到内容限制,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二)党报党刊缺乏互动效果

现如今党员干部以及社会群众的个人素质提高,更多人意识到在新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的重要性。传统的党报党刊内容多是单方面输出,是宣讲党的路线方针策略,属于让受众群体一味地接受,没有形成互动关系,更谈不上建立党和人民的联系。受众群体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对党报党刊的关注度下降,并且也没起到入脑入心的作用,影响党报党刊的发展。

(三)党报党刊成本大范围小

借助传统媒体发展的党报党刊,每出刊一次就要耗费大量的成本,纸张的铺张浪费也与现如今节能环保的理念不相符合。以实体刊物传播的党报党刊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影响人们对党报党刊的关注度,一次刊物发布到每个受众群体接收到的时间很长,人们需要花时间找地点购买,阅读体验差,极为不方便,因此,党报党刊发展中应用新媒体的革新势在必行。

二、新媒体时代对党报党刊发展的要求

在传统媒体业的力量日益衰微的当下,新媒体、全媒体和融媒体时代对党报党刊的发展产生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在2016年之前,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媒介的重要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媒介本身的传播效用,更在于传统媒体曾经是广大新媒体的第一手内容来源,正因如此,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学者在“谁来为新媒体内容供稿?”的担忧之下提出党报党刊在新媒体时代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性。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不但形式新、速度新,内容也新、理论更新,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了全新的、多元的、立体的生活方式,并有不停继续演化的趋势;然而,新媒体势不可挡的兴起之下似乎掩盖了这种媒介的问题,正是由于其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广,拥有极强的即时性、互动性与选择性,新媒体往往需要极其大量与繁杂的内容来撑起自身的迅速传播,更多参差不齐的信息内容将在此时插入其中。对于党报党刊而言,新媒体时代对党报党刊自身的内容产出要求更高,作为“举旗手”的党报党刊不能因为新时代速度的迅猛就降低对质量的把关,反而更应该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其次,当今时代,由于信息受众面以及受众群体的信息接收源前所未有地增加,对媒体报刊内容的丰富程度也有前所未有的要求。党报党刊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播媒体之一,要如何紧跟时代,在不停变换的时事与广泛的信息来源之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从各种各样的信息之中获得适宜的、丰富多彩的内容来进行再加工与宣传,是新时代对党报党刊提出的要求之二。

最后,在纷乱嘈杂的世界里,党报党刊要保持清醒,更要保持将党性与人民性始终统一起来,不做官僚化的媒体,也不做庸俗化的媒体。时刻谨记党报党刊自身代表的是全党利益、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而不是个别人的利益,要求管理层级及时向上汇报、向下引导,坚决反对西方媒体那种官媒依赖于某个利益集团、政治集团的反动作风。在新时代百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下,坚持人民性、纯洁性,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高尚的传播媒体与报刊,同时还要求党报党刊加强与人民的沟通,更新传统由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和传令做派,注重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应用,让内容互动性更强,更多倾听民众的声音。

三、新媒体与党报党刊持续化发展的融合

(一)利用信息优势,打造内容品牌

党报党刊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体而言,具有极强的信息优势度。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第一手信息源的意义比以往要重要得多,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例,党报党刊在公众号平台每日推送的过程里拥有一天推送十条消息的特殊权限,比起其他普通媒体一天仅有一条推送数额,党报党刊在微信平台显然拥有更多机会首先占领舆论高地。对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的官方分析解释,阻挡众多不明真相的舆论在少数喜欢“带节奏”的普通媒体之前聚众发酵,对社会风气和官方可信度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之前,党报党刊应当利用自身相对真实、快速的官方信息源优势,首先关注这些事件并合理地对民意进行疏导。根据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媒体“内容为王”的特征,党报党刊恰好能够利用这一点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和读者,在新技术的辅助下开拓渠道和自身的发展空间。由于党报党刊的敏感性,在传播过程中难免相较于其他媒体显露出传播渠道方面的相对弱势,由此,党报党刊更要以自身优势的信息源作为主抓手,以推送富有竞争力的内容为途径,力求真实、有效、贴合民众。目前,大部分传媒平台市场化的痕迹都十分明显,党报党刊必须在其中以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信息独特性以吸引受众,在平台中打造出党报党刊自身的内容品牌,在平台市场化的前提下也不产生“官民分家”的渠道分散化现象。以内容为主的品牌自身就是一种持续化发展能力,能够帮助党报党刊在目前复杂多样的媒体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占有更为有利的宣传地位。

(二)多样媒体手段,创设交流平台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形式愈发多样化,这是对党报党刊持续化发展的挑战,更是机遇。在内容丰富的基础上,利用多样化、多形式的媒体手段与信息技术进行党报党刊的宣传工作,改进传统僵化的纯文本形式,以共青团中央的传播形式为例,加入课程、音频、视频、互动按钮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以更“抓眼球”的方式顺应新媒体的时代趋势,进行自身的发展。互联网、手机软件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更让群众对多样化传播媒介的需求增加,这就意味着党报党刊输出内容时必须多屏、多样、多种输出,进行全产业过程的内容重点产出,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4i”战略能够作为经典范例在全社会党报党刊中传播学习,“4i”即手机报、电子报、电子杂志与公共视屏四管齐下,共同进行党报党刊的宣传工作。而这仅仅是新时代下满如烟海的传播方式中较常见的四种。党报党刊应当注重媒体手段的创新,对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给予一定的关注度,使用多种形式的传播手段共同打造视屏传播网络。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强互动性意味着党报党刊传统自上而下的“传令”式传播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良,搭建与民众的意见交流与信息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强互动性功能。在目前的传播格局之下,新媒体作为舆论阵地的角色愈发凸显,民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舆论的引导、疏解以及倡导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传统形势下仅靠观点吸引群众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已不再受用,在平台上推送的观点需要时刻注意群众的评价以及与群众的实时沟通,拉近群众、引导讨论、产生共鸣是目前新形势下所有媒体都亟需具有的素质,党报党刊应当将观点和理论在纸质媒体、新媒体长专题栏目中进行纵深讨论,而后在诸如微博等具有互动性强、信息碎片化的媒体平台上与群众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但能够扩大自身的影响面,而且能够提前测知部分内容的传播和影响效果,一举两得。

(三)注重人才培训,高扬理论旗帜

在新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贯彻党报党刊整个持续化发展过程的始末。传统媒体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在于其理论素质和笔头功力,但新时代,传播形式的复杂程度和宣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呈几何倍数增加,对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领导班子的需求也随之大大提高。党报党刊无论在何种平台、何种形势下的发展,都需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提高理论宣传水平时指出,“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是新时代传播工作者观念的核心,与党保持一致,与群众保持联系,是新时代传播工作者理念与行为的重中之重。新媒体时代下,对传播人才的培养培训首先需要强调其作为基础的理论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思考能力,需要培育传播人才在新时代的嘈杂信息之下沉下心思考、潜下心钻研,不但要对自身负责的传播领域技术知识极为了解,更要善于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富有新意、更贴合民众实际的宣传内容。其次,传播人才的实践能力也亟需提高,在行动上应当讲究观察、判断、思考、表达“四力”,以群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尽可能在高视角上进行内容的选材和阐述。传播内容的高质量主要依靠传播人才自身的高素质,不能因为过于“贴合群众”导致内容的庸俗化,丢失党报党刊自身的高尚性和纯洁性。对于重大议题和社会重大事件,要进行提早、精心的策划,经过层层选筛再进行最终播报。写出的文章在足够有深度的同时要足够有温度,不但要教育人,更要感染人。在对传播人才进行培训时,要强调党报党刊自身的强教育性,高扬党的理论旗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很大的冲击,给了党报党刊很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并不是完全负面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等等问题,在现阶段很难满足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并且实体刊物增加成本,与保护环境的理念相悖,不加以创新势必会被淘汰。因此,在发展中党报党刊与新媒体的结合是必经之路,但是要有长期有效的收益,让新媒体时代推动党报党刊的持续化发展,还要进行内容上的创新,丰富板块并且保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灵活排版和增加吸引读者的创新性,贴近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还要引入互联网技术,让党报党刊有立体交流平台,无论是群众也好,党员干部也好,都能通过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在现如今,移动手机让人们获取消息的方式更加方便,手机APP 帮助党报党刊减少了成本,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是党报党刊紧随时代潮流发展的一大创举。最后,党报党刊要坚守理论至上,内容为王的阵地,遵守互联网规则和传播的规律,坚持公正、真实、准确、及时几大特点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传播效果,让党报党刊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化。

猜你喜欢
党刊党报传统媒体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26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8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3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