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意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 100022)
诠释学将“视界融合”列为该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由德国的哲学家加达默尔所提出的。在该理论之下人的视界是由于所存在的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历史局限以及时代属性。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对于任何历史文献的理解、阐释以及接受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当下时代特性的影响,从而产生所谓的“偏见”。同时,该现象也正是历史文献当中特有的“原初视界”于当下的“现今视界”相互交融过程当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一种冲突。上文当中所提到的“偏见”主要是指创作者在对历史文献进行了解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带有主观能动性在其中。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当中,导演个人的“偏见”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客观事实,同时这种“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视界融合理论当中所提倡的创作方式。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当中导演将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赋予了当代意义,促使当代观众发出共鸣。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以及社会性本身就是人存在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本文当中所阐述的“偏见”不仅仅具有导演个体的主观意识,更多的是体现了当代社会做具有的一种时代精神以及社会诉求。世界范围之内的哲学以及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领域由于视界融合理论的问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因此,笔者认为之一理论运用于文献纪录片当中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在论述的过程当中将视界融合理论作为本文的视角,结合文献纪录片所涉及到的影像文本,从真实性、艺术性、当代性这三个层面作为落脚点,从而对当下的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纪录片当中,文献纪录片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种类。其主要的创作资源来源于各类历史文献,因此,文献纪录片也可以被称之为历史文献纪录片或者是历史纪录片。在文献纪录片创作的过程当中的影像只是将历史文献当中的素材进行简单的重塑。这便是从狭义的角度对文献纪录片进行的认知。而是否真实地还原历史成为了狭义角度对文献记录创作的唯一衡量标准。这种标准对文献纪录片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纪实性,另一个便是非虚构性,将导演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约束。而造成之中狭义认知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世人对于纪录片本身的理解出现了误差。对于创作者在拍摄文献纪录片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主体意识进行的了忽略。将创作过程当中的叙事策略以及艺术形式在纪录片运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的了约束。
就如同美国《电影术语汇编》所阐述的纪录片定义一般,纪录片的本质是隶属于一种排除虚构创作环节的影片。但是纪录片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以及具有说服力极强的主题。利用剪辑以及音乐的方式对现实生活当中所收集到的各类素材进行整理创作,从而增添作品本身的感染能力。由于纪录片在拍摄的过程当中对于非虚构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纪录片的导演对于长镜头的使用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主要采用的创作手法倾向于原生态的记录方式,同时所采用的制作方式为跟踪拍摄与同期声制作。但是由于纪录片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不合理的真实性将会导致纪录片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遭受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性主要表现在纪录片在叙事节奏方面过于缓慢以及拖沓,并不能呈现给观众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由于文献素材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将会造成空镜画面过多以及单一、冗长的解说词过长,从而直接导致纪录片观众观影期待的降低。同时,这种繁杂的画面只会导致观众产生严重的视觉疲劳,并直接影响纪录片整体的拍摄质量。
纵观当下的社会环境,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大众的审美在逐步的提升当中,因此,当下对于纪录片过分要求非虚构性得到了大众的质疑以及行业人士的反思。对于真实的原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是纪录片创作者的权利,这是得到直接电影行业的先驱阿尔伯特·梅索斯所承认的一种观点。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好的文献纪录片并非是对于所收集的历史文献素材的重现,而是需要创作者对素材进行合理的整理,同时进行适当的加工,从而为观众呈现一部条理性相对来说加强且具有较强艺术感以及视觉冲击感的艺术品。阿尔伯特·梅索斯曾经便强调过,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作者,创作素材是具有两种真实的,并不能一味追求叙事的真实。在阿尔伯特·梅索斯的观点当中认为其中一种真实来源于原材料的真实,也就是强调素材来源的真实。这种真实感类似于文学当中的日记形式,并不存在其他任何人的干扰。另一种真实则是来源于对原材料进行提炼以及并置。从而是其素材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并将叙事形式更加连续。而在此阶段的叙事形式并不仅仅单包含单一的原始资料。综上所述,阿尔伯特·梅索斯所提倡的真实,不仅仅要求历史真实更要求艺术真实,对于纪录片来说这两种真实感缺一不可。
迄今为止,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较多行业认识已经达成了共识。对于纪录片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文献素材以及在线创作之间的存在的二元关系表示了认可。历史真实是文献纪录片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的前提,而艺术真实是创作过程所需要秉承的基本原则,这两种正是在创作过程当中相互交融。
从视界融合的角度之下的文献纪录片所要求的“原初视界”正是文献素材当中所具有的特色,同时有效地将历史的真实性进行了展示。在视界融合之下的艺术真实要求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所理解的“现今视界”进行有效展现。历史真实以及艺术真实是纪录片在进行创作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并将历史文献当中所具有的独特“原初视界”以及创作者眼中的“现今世界”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因此,创作者在进创作的过程当中并不能为了确保文献素材的历史真实性而一味地强调非虚构性,从而将创作者在进行素材加工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约束。使之最终呈现的文献纪录片出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关系失衡的现状,导致历史真实压制艺术真实的现象发生。一种创作方式将会严重阻碍历史文献素材所具有的“原初视界”与创作者眼中“现今视界”之间的有效融合。如,文献记录片《初心》用写实的手法,深刻描述了我党的初心形成的过程以及实践和坚守初心的历程,有效地宣传了我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钻研前进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追求。
就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而言,一部好的文献纪录片对于视界融合的依靠度相对来说较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文献是文献纪录片当中的主要素材。但是由于时代较为久远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文献纪录片在寻找原始资料的过程当中存在较大的缺口,原始资料相对来说较为匮乏,而这一缺口只有艺术真实感才能补足。
散乱无章的且零碎的史料是文献纪录片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所需要面对的境地,因此,只有将创作者的“现今视界”与历史文献当中所具有的“原初视界”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为纪录片梳理出一条创作思路,明确纪录片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创作主旨,有效地将历史转化为影视作品重现与大众的视野当中。从《山河岁月》的篇集来看,实现了“经山河,以岁月为纬”的艺术设计,按照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时间顺序全体前进,逐步展开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史诗画卷。
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创立100 周年之际,在精彩的银幕和网络视频平台中,文献纪实成为一道壮观的风景线。毫无疑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局出品的《山河岁月》文献纪实是这个文艺“高原”中最受关注的“高峰”。在创作者实际创作的过程当中,作为一名合格的文献创作者应对于历史文献当中所含有的“原初视界”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掌握。因为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只有立足于史实才能有效地将历史文献当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充分体现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再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者切勿不可忽视创作者眼中的“现今视界”与历史文献当中存在的“历史间距”,因此,在实际创作的过程当中作为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历史文献的重现。在结合艺术的自身需求以及文本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艺术形式以及主题着手,需要对创作者文献资料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思考、想象以及二度创作。对“老照片”“老镜头”“老环境”等历史文献的影像收集是传统文献纪录片进行创作过程当中的主要画面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上述非虚构素材并不能充分满足当今的文献纪录片的要求。更多的是需要纪录片创作者结合当下的“现今视界”进行有效的创作。在确保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对环境以及人物的影像通过当下的情景再现以及数字动画等现代艺术创作技术进行有效的加工。
例如,在纪录片《紫禁城》里,共12 集。这部文献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并未采用平铺直叙和按部就班,它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历史角度上,截取马的“变化”,解释历史转折点上的失败和失败。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这部纪录片中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让世界饶有兴趣地认识中国。故宫不仅是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的见证,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在纪录片中,以关键道具+时间线索的表达方式连接着叙事轴。看完后,最明显的感觉是起伏,但一点也不枯燥。
正如主创吴志勇所说,“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部关于故宫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紫禁城》这部文献纪录片不是一份简单的史料清单,也不是以前类似纪录片的翻版。这种象征故宫故事重生的新方式是最吸引人的纪录片。纪录片的精髓在于以视听语言讲述故事。团队成立前后3年,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调查研究和论证,以及多次参观故宫“陶冶情操”。此外,考古发掘及远足制作组遍布全国(甚至海外),通过丰富而全面的周边环境,修复了一个更立体的紫禁城。这出戏不仅再现了历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今天,中华民族正站在全面复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从技术上讲,整部纪录片是用8K 高清设备拍摄,所呈现的画面赏心悦目,吸引观众。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这种真实形象的艺术再现并没有破坏历史的真实性。相反,它让观众有机会感受事物的真实情况。因此,纪录片的创作必须真正确保历史文献的“原初视界”和“当今视界”的有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与艺术的统一,从而获得大众喜爱,赢得市场。
与电视连续剧、娱乐节目和纪录片相比,纪录片目前处于电视广播的边缘。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在创作和发行上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尽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普及的客观因素,但是并不能忽视纪录片本身缺乏娱乐性这一弊端,该弊端也是影响其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纪录片的创作只能通过自我创新、自我突破来提升其公众影响力。这里的突破不仅意味着新文学资料的发掘,也意味着叙事方法的合理化和创新。根据“视界融合”理论,作品的创作与诠释是创作者、文字与受众对话的过程:一方面,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视野的整合;另一方面,在解释过程中,文本与受众之间存在视界融合的关系。这让我们想到,纪录片的创作和诠释不仅要考虑到它们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同时也是观众的审美兴趣和需求。在纪实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必须摒弃历史的思想哲学推理,倾听观众“现今视界”的要求,从而增强作品的叙事性和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如,文献纪实《红色摇篮》向全方位展示了地方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进程,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而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生动地显示了艺术化的方式凝结在理想和实践中。奋斗和牺牲中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初衷使命,深刻揭示了“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这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真理。
事实上,纪录片的成功往往是工作眼光和观众眼光完美结合的结果。精彩的纪实文学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对史实的理解、思考和启示,也能让观众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故事、画面和叙事艺术。例如,记录片《河西走廊》,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感受: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观众看完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趁年轻,一定要去河西走廊,看看宏伟的莫高窟,感受河西走廊的繁华,苍凉和悲壮。这部纪录片从地理、文化、历史、军事的角度全方位地诠释了河西走廊。整部纪录片虽然只有十集(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以及宝藏)但每一集都围绕一个主题,几个人物展开,却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信念感。
事实上,纪录片的成功往往是观众视界与作品视界完美结合的结果。对于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观众不仅可以获得对历史的理解、思考和启迪,还可以获得对迷人故事、绘画和叙事的美感。在“作品视界”与“观众视界”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叙事受众而言,振奋人心的场景也被用作大型纪录片的叙事目的。一个优秀的纪录片不仅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而且通过增加作品的历史性,丰富了叙事技巧。
为了在日益残酷的影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的纪录片不仅要依靠新鲜的题材和素材,还要依靠国内外的先进的创作理念。为了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不断创新叙事策略和艺术美学,实现文本的“原初视界”和“现今视界”的有效整合,充分展现纪录片的历史价值和外在艺术魅力,随着叙事技巧的发展和影像自我表达手段的丰富与完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将叙事风格转变为一种永恒的方向。在创作中,创作者经常使用各种叙事方式,如流动性视角、时空变化、电影剪辑等,尝试精细话画面,并经常使用航空摄影、二维和三维动画、电脑特技等高科技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当下一些学者称纪录片为“电影大片式”的原因。
在“视界融合”理论中,既有作者对文学材料的创作,也有观众对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他们都有共同的时代观,从而促使文本话语具有现代意义。此外,纪录片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不是历史文学的恢复和积累,而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文字载体。它以叙事的形式有机地整合和呈现历史文学,形成共同的主题和意义,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