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路

2022-02-17 12:35徐鲲刘小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文化

徐鲲 刘小晶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路

徐鲲 刘小晶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实践。通过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进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它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之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统筹推进。

一、筑牢政治之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装,有组织、有纪律的先进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走好群众路线,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2]群众路线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造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广泛地动员和团结人民群众,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内国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今后的奋斗中,我们党也必须永葆初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思想信念中,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二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正确价值观。“为了谁、依靠谁”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依靠力量的来源问题。只有真正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谋福利,才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才能保持党的青春和活力。三要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总结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并不断转化为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方法。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党也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方法,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领悟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勇于自我革命,为人民幸福赓续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要继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让党在新征程上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一要巩固廉洁自律的思想根基。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从根本上就是要巩固广大党员的崇廉、尚洁的思想意识,让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党员干部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宝贵品格,以红色家风引领广大党员进行廉俭优良的家风建设,以警示教育的方式严明党纪党规。二要进一步拓宽自我革命的有效方法。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的同时也要接受党内外监督,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党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三要完善自我革命成效的评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建立并完善自我革命成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检验自我革命各项制度、举措的落实效果。既要制定评估成效的标准,又要针对评估结果中的问题进行动态调整,保证自我革命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三)提升政治领导力,为现代化建设领航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3]。党的政治领导力是确保党永葆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政治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一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应进一步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建立健全党对各项事业统一领导的体制;应进一步健全党政治领导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使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进一步加强党内人才队伍建设。要持续把政治素养作为人才选拔首要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政党,做学习型党员,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三要积极培育党内政治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发挥优秀政治文化的感染作用,强化党性修养,凝聚党内思想共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党纪党规的约束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过硬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夯实物质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保障。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发挥市场的长处,又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构建更加系统、成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新发展格局构建进程中,如何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至关重要。为此,一要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在认识和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大程度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进一步完善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保障经济安全、平稳运行。二要加快改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市场配置优化的壁垒,为经济发展拓宽增长空间。在劳动要素方面,应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注重人力资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在技术要素方面,要缩小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差距,实现技术共享;在资本要素方面,要优化政府投入资金的分配方式,让财政资金用在实处、用到刀刃上。三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网络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迎来了“数实共生”的景象。因此要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科学技术,发挥其在资源、能源以及市场领域的优势,把我国经济的着力点逐渐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来,推动传统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二)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4]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动力。新征程道路上,一要科学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规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立足于国内具体实际,开创了全方位、多领域、宽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要系统总结对外开放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开放渐进式推进规律,把着力点放到高标准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上来,实现在更高起点上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二要构建高标准、多元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实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需要以多元平衡、高效安全的对外开放体系为保障,推动改革与开放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既要加强对改革的前瞻性研究,掌握改革与开放的辩证法,坚持守正、勇于创新,又要加强底线思维意识,注意规避对外开放带来的系列风险。三要完善国际化、法制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新格局之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从对外开放经济体制的完善着手。一方面要主动接轨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对外经济发展提升制度张力;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对外开放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的国内市场大环境,提高运用国际国内法律和规则维护我国权益的能力,以高标准法治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因此,必须以战略性思维统筹布局,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衔接起来,探索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一要以科技创新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为驱动力推动形成稳固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具体而言,要坚持以科技为生产力、以人才为资源、以创新为动力,提高我国产品供给体系的创新质量和水平,提升全产业链的韧性。发挥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二要进一步优化国内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千差万别,这也是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构建起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宽,各国利益分配不均、生产力水平差距过大和贸易保护主义等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应在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基础上,以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中心,进一步承担全球经济治理的责任,以务实的行动积极投身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向公平合理的方向转变。

三、坚守为民初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由人民选择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政治逻辑的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要从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意识和行为着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以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涉及到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全链条、全方位和全覆盖的特征。在新征程的政治建设实践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从而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一要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和最高实现形式。为此,一方面要完善各机关、各级人大工作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的工作体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体现在各方面的工作上;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各级人大的履职能力,创造出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成效。二要深化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健全并完善有关基层民主的法律法规,让基层民主政治更加制度化、公开化、法治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网络政府平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利、高效的民主表达渠道,广泛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三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民主监督内容的规范化、方式的制度化和过程的程序化。

(二)以政治文化社会化深化民主政治意识

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而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又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政治意识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影响并支配着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首先要加强社会成员的民主政治意识。深化民众的民主政治意识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即对人们加以引导和教育,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传递给社会成员,人民群众持续地了解、认同,内化于心,进而转化为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规范。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的核心与精髓,是影响政治主体行为的根本性力量。新征程上,要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文化教育提升社会成员的政治文明修养,不断拓宽政治社会化的渠道,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价值的认同。一要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充分发挥我国优秀政治文化的教化功能,把政治理念文化、政治运行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通过各种载体渗透给社会成员。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感召力,让社会大众认识到自己的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明确自身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政治主体的角色,激发出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热情。二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坚持党的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作为党的政治文化社会化主体的党员自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的关键引导力量。为此,应充分挖掘党员主体的先进事迹和人格品质去感染、激励民众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三要注重多形式进行基本政治文化知识和最新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覆盖面;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生活联通起来,解决民众的现实困难,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政治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意识。

(三)以政治文明建设规范民主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在政治意识的主导和政治制度的规范下,政治主体参与的政治生活的各种社会活动,政治行为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能动反映。政治行为能够反映一个社会政治文明水平,通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可以规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行为。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黏合剂”。因此,党和国家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要创新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利用媒体融合,打造信息化、社交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让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达到受众最大化的效果。二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方面增强人民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认同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品质,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另一方面提升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内涵,发挥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三要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党政机关的职能,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和效率。要持续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牢固树立共产党员是人民公仆和社会表率的党员形象,持续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四、补足精神之钙: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5]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筑起坚强的精神支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条科学之路。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大肆宣传“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等,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一要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意识形态的话语说服力。二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妥善处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要创新机制、方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锻造了优秀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一要进一步加强对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放。加大对革命文化资源保护的政策、资金支持。二要进一步加强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工作,规范革命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传播革命文化。不断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将象征革命文化的数字、图案和地点作为建筑元素,打造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区。三要将革命文化贯穿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优势,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教育环境。

(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事业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引领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事业需要载体支持,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公益性、普惠性为原则,广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播基地。在社区、村镇等建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修建运动场、游乐场、棋牌室和图书室等多样化的文化及娱乐活动场所。二要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新时代的文化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决抵制腐朽的旧文化,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存空间。要博采众长,勇于创新,以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高品质文化需求为依据,妥善解决大众文化诉求,积极探索文化创新的正确道路。三要持续优化文化公益服务,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公益产品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主要体现为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两大方面。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是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普遍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的重点则是加强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地增加,因此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任务依然艰巨。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对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科学谋划,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改革,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领域和空间。为此,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制度设计。要着力强化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衔接和制度整合,健全和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平等、普惠的原则具体落实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二要以点带面,推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制度制定与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城乡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安排也会有所不同。对此,政府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以试点地区的实验成果作为进一步探索实践的经验,逐步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落实。

(二)建立普遍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其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和满足相应的物质需求。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式,更是新时代加强社会建设的关键突破点。一要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政府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逐步形成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模式,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新需求。二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要健全动态调整机制,针对城乡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服务需求的差异,政府应当采取多样、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推进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和谐发展。三要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一方面要构建公共服务目标评价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共享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考核和评价“双轨并行”,对基本公共服务治理效能进行精准评估,对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解决。

(三)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6]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此,一要进一步健全公平正义的法治实施体系。一方面政府明确社会治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针对不同主体具体细化解决矛盾和利益纠纷的方式方法,确定严密且操作性强的具体程序,从而构建起完备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另一方面实现政府行政职能的法制化,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政府要做到权责分明,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治理的效能。二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制度。推进社会治理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社会组织。通过立法,把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有效对其参与社会治理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同时,用登记备案的方式来代替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和机制,提升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能动性。三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一方面坚持党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确保法治文化的发展有正确的方向。要充分发挥党在思想、组织上的引领作用,铸造法治文化的战斗堡垒;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知识普及、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合一”的法治文化建设,让人们在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六、构建生态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做出了详尽阐释,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23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与更替,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实现生态共享,增进生态福祉,从而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7]绿色发展强调的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倡人们实行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一要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推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倡导全民参与,形成良好的绿色环保氛围;另一方面要构建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对于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要坚决杜绝和抵制,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全社会普遍推崇的风尚。二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绿色发展的保护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筑牢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生态安全保护网,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标准,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增效。三要大力促进绿色金融赋能低碳产业。绿色金融是统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政府要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新产品;要鼓励金融机构把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网络支付系统,并要加强金融监管,规避金融管理系统的各种风险。

(二)完善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不到位和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一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方面党委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做到对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决策、公正执行,同时也要根据绿色政绩评价考核体系接受评价考核与监督。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要进行确权,明确相关人员的管辖职责,防止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和损耗。二要积极实行绿色企业发展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企业要承担起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和生态环境责任,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帮助企业改造升级,推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此外,还要推进企业生态环境常态化管理,完善企业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制度。三要加强规范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对于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根据相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章进行严格惩处,在全社会形成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社会风尚。同时,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全民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反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针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根本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生态环境治理的压力依然巨大,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升。为此,一要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在财政支持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力度,以适应环境治理过程周期长、见效久的特点;在法治上,针对不同的环境治理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文,构建完备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体系;在激励措施上,给予环境治理效果好的企业或组织一定的奖励或优惠,对效果差的应及时进行约束和纠正。二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要依托科技力量引领产业绿色化转型,全力支持环境治理的新型产业,如利用环境智能监测、污水转化新能源、二氧化碳吸收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清洁改造。运用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解决生态信息不对称、生态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难题。三要营造创建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政府要促进生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会贯通,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让人民群众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环保理念;要特别抓好农村地区生态文化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勇担大国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9]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23由此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10],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新征程上,我国必须承担大国责任,为凝聚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理念是在正确的义利观指导下,基于当前国际格局演变和世界发展态势的科学分析和凝练表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之义是用先进的理论、话语主动权和多元化的方式来深化这一理念国际传播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一要以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科学指导。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对“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旨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建美好未来,它是“真正的共同体”的延续和当代表达,也是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论述的有机补充。二要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主体的话语主动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富有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坚定话语传播的主动权,以优质的话语传播形象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党和政府必须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传播多元主体的科学管理和监督,培养其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确保其正确行使传播话语权。三要进一步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传播的路径。信息时代下,我们必须积极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传播的方式。善于利用新兴传播媒介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张力,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自信。此外,要尊重不同传播客体的多样化差异,充分发挥中国语言的魅力,实现与不同传播客体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达成实践共识。

(二)着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以科技为引擎的生产力革命不断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不可分。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世界已然形成了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因此,着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的公平正义,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一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化解矛盾分歧。世界各国在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对此要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合理利益诉求,达成共同繁荣发展的共识。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自身政治立场的同时不对他国内政横加干涉。二要以公平正义为行为准则,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以公平正义为行为准则是指各国平等享有全球治理的权利与义务,平等享有各项人类事业的发展资源与成果。因此,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明确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身份,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用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绝不能独善其身。三要以合作共赢为价值导向,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用合作共赢的方式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将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促进人类生存方式转型;用正确的利益观对待国际分工与合作,维护本国合法利益的同时也要为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作出贡献。

(三)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如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恐怖主义,文化渗透、生态危机、传染性疾病等,启示各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命运与共”的发展思维取代“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为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一要提升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硬实力。经济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源,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加快建成完备、系统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生产力水平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二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营造安全的国际环境、维护稳定的国际秩序的必要前提。中国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主体,必须时刻秉持这一理念,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各项事务过程中,坚持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坚定维护全球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意志,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大国责任。三是积极践行多边主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经济危机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践行多边主义是应对这一系列威胁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与国际社会齐心协力解决全球发展难题;要坚决反对强权霸凌,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世界新格局。

八、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厚植于中国文化,立足于中国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它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实践路径和大国责任。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展示出强大的说服力和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之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为根本保障,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物质基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实现“并联式”的现代化,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3).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6] 习近平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N].人民日报,2016-10-13(1).

[7]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21-04-03(1).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0.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59.

[10] 王永凤,杨忠林.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和实现方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9.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Advanc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on all Fronts through Chinese Modernization

XU Kun LIU Xiaojing

To systematically advanc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a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on all fronts requires us to uphol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and scientifically apply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the governing ability of the CPC, pursu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eveloping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adv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achieving urban and rural common prosperity, promoting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and building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we are exploring a path of development un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nforms to China’s reality, reflects people‘s will and meets the needs of the time.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practical path

徐鲲(1976-),男,陕西汉中人,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小晶(1998-),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重大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内在逻辑研究”(2021TBWT-ZD24)。

D61

A

1009-8135(2022)06-0001-14

(责任编辑:马兵)

猜你喜欢
现代化政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