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洮生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掖 734031)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属于高寒拔地区。牦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头道水、大青牛沟、仲家槽一带,共计1 000多头。现在主要以家庭式放牧为主,有三个养殖场分别是牦牛繁殖(二十二场、二十三场、二十四场)。每个场配备了主要负责人,他们从专业技术人员那里学到了饲养管理、防疫的科学养牦牛的技术。具有熟练的放牧技术,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度责任心。吃苦耐劳,爱牛群胜过爱自己的小家庭,一心扑在养牦牛事业上。使得牦牛群保活率高、死亡率低、生产性能好、商品价值高、任务完成好、奖金拿的多、心里美滋滋。
牦牛防疫地点以前设置在剪毛车间前面的马圈内,防疫走道很短,成直角通道,圈牦牛场地有限,前后门需要专人负责开关,防疫中要安装一些钢管、围栏还需准备一些麻绳,费时费力。近年来,通过改造升级,在草原黑土槽修建了新型牦牛防疫围栏。高度、宽度、长度适中,分为多栏。圈牦牛通道,防疫通道以及出牦牛通道都设计的非常科学有效,给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防疫前,根据防疫计划提前购置最新药品,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手套,注射器、针头、碘酒、碘酒棒等,注射器提前消毒到位,物品十分充足。
春季防疫一般在3月份进行,秋季防疫在9月份进行。有口蹄疫(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牛出败(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驱虫药(宜虫欣~伊维菌素注射液)。口蹄疫:成年牦牛2 mL、幼年牦牛1 mL,肌内注射;牛出败:幼年牦牛4 mL、成年牦牛6 mL,肌肉或皮下注射;驱虫药:每公斤体重0.02 mL,皮下注射。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有丰富的技术力量,老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做好传帮带。防疫中分了各种组:疫苗注射组、药品管理组、驱赶组、保定组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娴熟,能够做到注射部位准确、注射剂量准确、消毒严格有效,保证免疫率达到100%。每次防疫,全站人员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齐心协力高效的完成工作。
防疫前,防疫人员需全副武装,做好自我防护;防疫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做到“慢、稳、准”;防疫结束后,将废旧针头、空瓶、防护服等有害垃圾,不能随意堆放,要放置指定的袋子内,最后进行销毁;平时,场内负责人要注意加强牦牛的饲养管理,掌握防疫的相关知识,做好消毒工作。
防疫在各大养殖场都必不可少,防疫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牦牛的健康发展。我站在防疫这方面做的尤为突出,常年来没有疫病发生。每年防疫前我们都会进行视频培训和现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牢固掌握的同时各场场长都能得心应手。防疫中场长们也参与到其中,使得防疫工作加大了进度。
专业技术人员和场长的能力和素养在不断的提升,牦牛的繁活率也非常可喜,各场牦牛任务均超额完成,奖金在全场名列前茅。扎扎实实地做好防疫工作,推进牦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