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三重逻辑

2022-02-17 06:16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建构

吴 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维度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生成脉络,深入挖掘其形成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历史逻辑: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奋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再由“自觉”到“自为”的伟大转变和历史飞跃。

(一)“自在”的民族实体: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孕育和蓄积于几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所形成的。”[1]中国各民族历经几千年的融合发展,已然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民族融合体,这也是各民族融合成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但历史地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对这个过程不可能有自觉和清醒的认识”[2],“交往交流交融”等理念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但是未能自觉转变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直处于“自在”的发展状态中。

自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数千年来,民族融合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与大趋势。无论是乱世时的分裂、战乱、迁徙,抑或是和平时期的改革、互市、联姻,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强化着中国各民族间的交往、适应和融合。各民族历经迁徙交融、兼并重组的洗礼,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血缘上相互渗透交融,在民族心理和情感上形成共鸣,从而对自己作为华夏民族的身份产生了认同感。毋庸置疑,各族人民的历史共识和交流融合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3]在大一统历史的沉淀下,各民族由“自在”状态下发展的多元一体格局于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中形成,正确认识中国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密码”。

应当指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形成于近代屈辱的历史进程中,其出现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在“单一民族国家”理论甚嚣尘上的时候,梁启超坚定地站了出来,几乎是逐条驳斥了西方民族论的8个标准。破而后立,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即整合国内各个部族为一个大民族,以区别于国外。这个大民族即中华民族。3年后,他又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4]。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并不特指某个民族,而是指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经过深度的交流融合凝结而成的族群整体。这一看法得到了时人的接受和赞同,历史没有辜负梁启超的苦心。“中华民族”这颗种子扎下根后,就迅速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流传至今,为民族复兴观念的酝酿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自觉”的民族实体:民族独立

鸦片战争以降,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因势成为这个“大变局”中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寻求出路,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然而,历史从来都是在挫折中前进的。桔逾淮为枳,在西方卓有成效的东西,到了中国却多半“水土不服”,不成模样,各种主义和思潮如昙花一现般纷纷走向失败。中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民主、自由的民族独立国家,而是坠入贫穷、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了亡国灭种的空前民族危机。在这场近代以来中国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存亡之战中,中国共产党真正地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全国各阶层齐心协力,爆发出民族的最强音,千千万万的民众组织起来,形成各阶级、各党派、各领域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全民族抗战中凤凰涅槃般地觉醒、重生,逐渐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觉醒。与此同时,深重的灾难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冲击,它促进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思想自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变成全社会的广泛诉求。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胜利。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事实上,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自觉成为担当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承担起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百余年抵御外侮的共同行动中,中国共产党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为近代苦难的中国照亮前行。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不仅赢得了民族独立,为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除了障碍,还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动力。历史上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共同利益成为民族间的共识,福祸与共、休戚相关的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更加凸显,从而使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实体最终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

(三)“自为”的民族实体:民族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当然,中国梦不单单是梦,而是中华民族在将来一定会达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均围绕民族复兴这一梦想的实现而展开,这也是百年党史的本质所在。从清末民初社会的一盘散沙,到民族独立的曲折探索,再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华儿女在抗击外敌入侵的过程中,逐渐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铸牢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自为”的发展状态指中华儿女通过自觉的意志和自主的行为,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创造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对外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自此开启了新的征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三大改造”取得了初步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坚持、捍卫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民族复兴的政治基础坚如磐石。同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展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事业由此迈上了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多次阐述民族团结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这深刻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反映出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历史演变逻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逻辑转换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历史深处不断走向现实与未来。

二、理论逻辑: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构建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自觉把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作为理论建构的思想源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马克思共同体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理论表征,暗含着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导向。“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属性和生存方式,任何个体都无法脱离共同体而存在。”[7]现实的人并非闭塞的孤岛,而是以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形式确证自身存在、寻求自身发展。因此,社会历史的更迭总是体现为不同形态共同体的现实演进。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将人类社会大致划分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三种历史演变形态,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

首先,“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原始阶段,在马克思眼中,“自然共同体”是指“家庭和扩大为部落的家庭,或通过家庭之间互相通婚而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8]。“自然共同体”是以地缘、血缘关系和族群习惯为基础的,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群体结合方式。血缘根基是其突出特征。在自然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相互协作又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利益都和整个群体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次,“虚幻的共同体”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异化”阶段。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为虚假的共同体,因为它表面上代表普遍利益,实际上为特殊利益代言。人们在其中并未获得自由,反而在异化的处境中失去了自由。最后,“真正的共同体”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最高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实际上就是“真正的共同体”。

诚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中,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下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但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长期历史运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觉醒,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当中,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的共同基础,为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真正的最高形态的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可以说,马克思理论语境中的“真正的共同体”是理想社会的终极指向,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未来图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构建历程中,自觉地把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作为思想坐标,以实行“真正的共同体”为价值取向和行动目标,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构建“真正的共同体”上下求索,最终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浸润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一以贯之地以稳固的民族实体形式存续和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确信。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演进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厚积蓄,造就了中华民族对其文化优越性的确信。中国不得已而屈服于周边异民族武力的事例,历史上不胜枚举。但终究没有摧毁中华文明,反而不断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丰富独特的文化习俗汇集成了气象恢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而衍生出对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存续和铸牢的精神支撑。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一统”“华夷一体”等理念,作为维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思想资源。“大一统”的实质就是尊崇王道,形成夏夷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意识[10]。“大一统”作为曾经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主要是儒学长期浸润的结果。积两千年之久的浸润,儒学已经深藏于中国人的心中。它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也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旧与新,华与夷,于是乎难分难割。此外,“大一统”思想也为“华夷之辨”转变为“华夷一家”提供了政治保障。“大一统”思想所包含的政治统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等多层内涵得到了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的认同。各族君主都把建立一个囊括“华夷”的辽阔疆域,并实现四海一家、华夷一体作为最高政治目标[11]。先秦时期,华夏和“蛮夷戎狄”共称五方之民。因共处一个天下之中,又被称为天下之民,这是“华夷一体”的理想政治格局。以后历代统一王朝皆以此为范本,来进行“华夷一体”的政治制度设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

“不以血缘论夷夏,而以文化论亲疏”理念更是促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各民族,在“大一统”“华夷一体”等思想的指引下相互融合,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思想基础。要而言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塑造的这些思想与追求历经时空的赓续与检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粹里的民族观、国家观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是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百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百年。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创新成果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积淀、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之具有中国内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理论以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缔造一个崭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首要目标,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其本质特征。这一时期的民族理论更多地聚焦于“政治解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由潜隐转向凸显。改革开放后,随着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民族关系问题的正本清源,党在民族地区的工作重心也相应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认识有了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围绕各民族经济建设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崭新局面。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民族理论创新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2]300这一系列表述,既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主线地位,又明确指出了增进“五个认同”就是抓住这条主线的基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贯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一条准绳,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实践逻辑: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

在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这一壮丽局面的形成,根本在于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族间文化认同得以增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以发挥,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为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根本保证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随后的一百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1 000多个。中国的近代历史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苦难史,但同时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断上下求索的奋斗史。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根本保证。

十月革命,改变了一切。“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主义、思潮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如决堤之水一般开始涌向中国,但大部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了无踪影。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民族复兴的崭新一页。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不如说是一个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华民族实际,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开展土地革命,坚持工农武装割据,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变了新中国的落后面貌,创造了一系列的显著成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有力地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现实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留下了更广阔的天地。

当然,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2]12以百年历史的长时段观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引领民族复兴前进的航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勇于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挫折与失误,从不掩盖、回避,而是正视错误,总结经验,避免重蹈其覆辙,体现出一个百年大党应有的风范。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精神源泉

中华文化认同是凝聚、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直接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单单是政治、经济、社会的共同体,更是情感、文化的共同体。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2]300可以说,文化认同是维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唤醒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认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想象。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多灾多难之际,还是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民族危亡之秋,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中华儿女战胜风险经受考验的思想利器,其中蕴含的文化认同始终支撑着中华各族儿女同心同德、砥砺前行。

增强文化认同,必须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沧桑,白驹过隙,但那些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不会改变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面对不同历史境遇时能始终葆有旺盛生命力的精神基因,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更是团结、动员、激励中华儿女在逆境中披荆斩棘、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牢牢地根植于厚重的中华文明,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的奋斗经历,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

在增进文化认同中,也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没有文化间的认同,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更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与中华文明并存的一些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或已消逝,或已断层。唯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续几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这正是今天中华民族拥有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各族人民凝聚中华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纽带。

(三)制度优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客观基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制度保障。它首先解决的是中国的民族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贡献了智慧和方案。一是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百年演进中不断改革推进,但各种政策、制度的底层逻辑没有变,那就是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3]平等、尊严、身份感,是各民族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可忽视的政治、心理原因。的确,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民族间差异确实存在,甚至有的差异较大。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必须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结合各民族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促进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互助,以达到事实上的平等。二是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其前提是尊重国家团结统一。国家统一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既是国家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上,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具体利益相结合,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发挥好制度优势,从而使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和谐共生。

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进程中,始终把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放在首位。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确定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大政方针,积极开展民族贸易工作等措施,并通过经济“补偿”和政策倾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口援助计划等一系列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方面着手,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并针对各民族特殊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成效显著。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都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保障和独特优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价值主导作用,将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民族地区的学习教育中,引导各族人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打造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格局。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精粹,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文化滋养。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使各民族共担民族复兴责任,扬中华之精神,弘社会之正气,作中华好儿女。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建构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