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民”的主体表达与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2022-02-17 03:39赵楷夫朱爱军
关键词:论语管理者孔子

赵楷夫,朱爱军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2.沈阳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论语》是一部关于政治、社会、生活伦理的言论总集,是儒学当中最权威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著作之一。《论语》共20篇,言语看似平常,实则意蕴丰厚,富有哲理性,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其中,“民”的主体表达与新时代党的“以人民为中心”[1]131的执政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政治制度不同,但文化的根与魂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可以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之要、实践之需。

《论语》中的这种重“民”思想,是产生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一种以民为立国之本的政治道德观念。究其实质,就是要求掌握国家权力的君主重视人民在立国兴邦中的地位和作用。孔子在周公等先贤思想的基础上,于《论语》中详尽表达了“民”的创造主体、价值主体、评判主体等思想,并在新时代的今天得到传承发展。

一、《论语》中对“民”是创造主体的表达与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一)《论语》中对“民”是创造主体的表达

1.要有“民”,这是立国的基础

在《论语》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初,便选择去了卫国,刚一踏入其国土,孔子表达出卫国人口“庶矣哉”[2]134这样一个感慨。孔子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每一个想持续发展的国家都需要人民,人是治国兴邦、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力量。一个国家倘若无人,怎能称其为国家。其实,这种思想观点早在《尚书》《谷梁传》《左传》中均有所涉及,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97“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3]212;《谷梁传》中的“民者,君之本也”[4]55;《左传》中的“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5]42。

2.要为“民”,这是聚“民”的根本

首先,要让民众“近者悦,远者来”[2]137。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开垦的土地很多,直到商鞅变法时,秦地还在大力垦荒中,《商君书》中的《垦令篇》对此有详细记载。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均需要聚集更多的民众来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那么,如何管理才能聚集大量民众呢?孔子说,行政管理就是要为民,让民众“近者悦,远者来”,真正做到使周围的民众心悦诚服,使远方的人闻风而至。这与后期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1049“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7]554“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8]207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民众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没有人民或人民太少,若使国家强盛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一贯认为治国以仁,主要是爱人民、关心人民,使其心中喜悦;形成良好风俗后,使远方之民乐于归顺。

其次,治理社会要把握一个度,“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137。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夏为鲁下邑莒父之地的长官,曾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治理好莒父这个地方。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地区不要追求快出成绩,不要看重一时的小利。只图快出成绩,就不会实现预期目标;只顾一时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这便是对“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一个集中表达。其实,这里不仅仅是表达反对“快”和“小”的问题,而是揭示弄虚作假、不图实效者必做不成大事的问题。如果只图虚荣,不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会露出马脚,最终一事无成。其目的是教育管理者,扎实为民从政、为民谋利,不能只图快速沽名钓誉而忽视民众的根本利益。

3.要取信于“民”,这是吸引“民”的条件

在《论语》中,子贡曾向孔子求教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果断地给出了“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124的回答。意为,治理一个国家,要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充足的粮食、雄厚的军备力量、人民的信任。此三项真正做到了,这个国家将是一个强大的、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两项,只能是去掉“兵”与“食”,剩下的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掉的一项,即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孔子认为,宁可去“兵”“食”,也得立信于民,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124。国家不存在了,那么治国的其他举措将无处可用,所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民信”,只有得到民众的信任,国家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把“民”的问题处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那么,如何才能把“民”的事情办好?第一要务就是取信于民、保民于信。有了民心就什么都会有,失了民心就什么都会失去。可见,“民”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的价值体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弟子也对取信于“民”,以达到“民”聚进行了梳理,即编撰《论语》时,对以前社会治理策略进行归纳——尧对舜的教导,舜对禹的教导,以至尧、舜、禹所行的根本治国教民的大策:宽和待民就会得到百姓拥戴,讲信誉百姓就希望其任职,聪敏办事自然功效大,公平行政使天下欢悦。治国就应该重视恤民爱民、民之温饱,追悼先人以培养感恩之念,重视祭祀以增强恭敬之心。宽和待民,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办事诚信,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处事公平,就会得到百姓的认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2]207。

(二)新时代对“民”是创造主体的传承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相较于《论语》中“民”的主体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更能体现出新时代的中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有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其进行传承、发展。当前,在对待“民”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9]5;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520;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10]66;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11]。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均为要有“民”、要为“民”、要取信于“民”的人民立场的政治表达。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问题上(即孔子所说的“庶矣哉”),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相应调整不同的生育政策。例如:1979年1月,国家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15年10月,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2021年5月,国家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在于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持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在对待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上,党始终将其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打赢诸多城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

可以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所以,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95。回望历史,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奇迹;是人民的小铁锹,挖出了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是人民的红手印,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是人民的万众一心,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经历,也就达到了为“民”、聚“民”的实际效果。这同时也表明,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二、《论语》中对“民”是价值主体的表达与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一)《论语》中对“民”是价值主体的表达

1.让“民”富起来,这是国之价值所向

一个国家有了众多人口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按照《论语》中的观点,就是“富之”“教之”[2]135,这是一个国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写照。这种观点,在《管子》《孟子》《荀子》中均有所体现,诸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13]306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6]103;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7]547。可见,孔子富民而后教民的思想于春秋末期、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充分肯定,并得到大力弘扬。历史诸代有见识的清正良吏,无不奉此为圭臬。孔子较早地提出了“富民”的主张,只有使百姓摆脱饥寒,有一定的生计,而后施教,才能显现出成效。这是以民为价值主体的深刻表达。

2.合理、适时用“民”,这是“民”创造财富的基础

《论语》指出,治理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不外乎有三个基本条件,即严肃认真地理政而讲信誉,节俭去奢而关心爱护民众,使役民工不要违背农时。如果社会各个方面都采用“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4的治理方略,工作质量、效率、信誉都会得到提高。其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能发挥“民”的价值主体作用,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我们常说的“爱人”“亲民”等,就是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

而“使民以时”的关键点,就是在社会管理中要讲究“智”“仁”。关于“智”,孔子认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2]60。追求对“民”有益的事情,敬鬼神但不迷信它,可以说是智了。关于“仁”,孔子认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60。所谓“仁”,就是管理者先艰苦磨炼、克己修养,而后获得之德,可称为“仁”。这里强调了人、神之辨,要忧“民”之所急、重“民”之所需,远离鬼神之困扰,孰轻孰重极其分明。这是孔子对如何“使民以时”的进一步阐释。

3.凡事为“民”着想,这是激发“民”创造价值的动力

孔子之论的道是人道,是济民安邦之道。孔子终生倡导与追求“仁”,强调的是“爱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64,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64。孔子对“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63之仁者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已经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具体的做法是:仁者自己想站得稳,也想使别人站得稳;自己想通达,也想使别人通达。能就近采用实例践行,可谓是实行“仁”的方法。孔子强调道的践行与实施,无论圣者、仁者,均需心中装着百姓。如果不能如此,则为空谈仁、空谈圣,于世无益,“民”的创造价值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4.全心为“民”服务,这是调动“民”积极性的关键

孔子认为,好的管理者居其位要敬其事而勿懈怠,行其事则需尽心竭力,即“居之无倦,行之以忠”[2]127。具体来讲,就是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松弛,不能小有成就就忘乎所以。一定要做到“慎独”,永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临事而惧”[2]67,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14]78的谨慎之心。此处之“忠”,乃是忠于政事,尽心尽力去办理政务。只有为“民”,才能调动“民”的积极性。

关于如何调动“民”的积极性问题,《论语》中载季康子连续三问其政,孔子回答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正正人。为此,第一对策:“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127这是为政之大纲、大原则,要先正己、后正人。第二对策:“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2]127正己之要是自身节制欲望。要寡欲,让利于民,民方服从。第三对策:“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127其更深入地阐述了为政之要在于管理者先正己的道理:管理者的品行犹如风,百姓的品行如同草,风怎么吹,草就怎么动,草的方向受风的方向制约。欲使百姓趋善去恶,则必须让管理者给其正确引导。这样,才能达到“子欲善,而民善矣”[2]127的效果。

“子善”后,“民”亦善。“民善”的核心就是“民”在管理者的带动下,真正达到“劳之”[2]131、使“民”劳的状态;凡号令民众致力于办公事,管理者必须身先民众,走在前头,此谓“先之”[2]131。管理者处处起表率作用,自然就是“民”的楷模,此亦为“先王”之道。有此“先之”之行、“先之”之德,而后劳其民,民心自然就顺畅。正如贾谊《过秦论》所言,陈涉振臂一呼,“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15]69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使“民”劳,不单单是让“民”不断创造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使“民”趋于安定。

(二)新时代对“民”是价值主体的传承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发挥价值主体作用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3。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12]74。从实践意义上讲,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1]154。在这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46。为此,今后工作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党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和睦的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已经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16]。

前文已述,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合理、适时用“民”,千万不能太折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然,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和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看准了的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但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新口号满天飞。”[9]400其旨在告诫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真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因为党始终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三、《论语》中对“民”是评判主体的表达与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一)《论语》中对“民”是评判主体的表达

1.是否用德去行政,这是“民”评判管理者的重要标准

孔子认为,管理者是否用德去行政,民众看的是最清楚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1究其实质,就是若以道德仁义去推行政令,管理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给人以方向,从而民众就愿意聚拢在其周围。如果管理者无德无能,往往会产生“民闻公命,如逃寇仇”[5]525“逝将去女,适彼乐土”[14]265的不良后果。所以,孔子及其儒家学派非常注重德政,用心去体会民众的感受。

那么,如何去评判德政的实际效果呢?其实,在社会管理中,德政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社会治理手段。孔子认为,以法制禁令去督导民众,以刑罚威胁去规范民众,民众能够做到避免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而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义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有羞耻感,并且还能够端正自己。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11-12。关于德政与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手段,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具体探讨,本文不再赘述。

2.“居其位”是否做得好,这是“民”赞成与否的评判依据

关于如何管理民众才能赞成乃至服从的问题,孔子认为,要选拔正直者放在邪曲者之上,民众就会服从;把邪曲者放在正直者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这就是所说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19。其实,此处的“服”与“不服”,不仅指服从或不服从政令的问题,也包括对管理者自身的“服”与“不服”的问题。

如果管理者想在一个职位上长久一些,就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2]37。意为,不怕没职位,怕的是有了职位立不住;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追求自身有别人所欣赏之处。总的来看,就是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自身素质高、能力强,民众自然就会赞成。韩愈在《进学解》中有言:“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17]386这正是对该思想的进一步阐发与活用。

为了在一个职位上能够立得住,就要在其位、谋其政。用《论语》中的章句来讲,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81。此处表面上是说,行使职权要恪守名分、不越职越位;实际上暗指,在这个职位上,就要做好这个职位的事情,按照礼的规范去做好本职工作。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涉及民众的突发事件、棘手问题,亦可越位、越职去救急处理。这正如《孟子》所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6]561儒家不泥古,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但仁、礼、中庸与利国利民的大原则不可违背。

3.管理者“其身不正”,这是“民”虽令不从的评判前提

何谓政治?孔子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即“政者,正也”[2]127。意为,政治是管理者自身端正,做民众的榜样,而后去使民正。如果管理者自身正派,民众“孰敢不正”[2]127?《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8]358-359所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一定先从自身做起,而后号令所统领的民众,这样才能显现效果。《老子》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18]533,讲的也是“治国以正”的道理。

那么,实施管理“正”与“不正”的效果在哪里?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134。这是“民”是否听从命令的评判前提。孔子认为,管理者身正、行范,不发令,百姓也循善而行;管理者身不正、行不范,就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按其要求去做。此处重在讲明“正人必先正己”的道理。《史记》对此给予注解:李广善战善射,平素其治军比较宽缓,人人自便。李广治军廉洁,“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19]312;“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近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19]312。所以,每遇激战,个个奋勇当先,真正做到了“不令而行”。

(二)新时代对“民”是评判主体的传承发展

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人民却必须依靠人民,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评判主体,人民才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从《论语》中可见一斑。总的来看,过去100多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2]102。这里的“我们”,就是指党员干部,要不断修身、正己,提高能力,走好未来的赶考路,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为此,在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一定要认识到,人民的认可度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的评判尺度:党员干部是否用德去行政,“居其位”是否做得好,党员干部其身正与否,均由人民群众的忧乐甘苦所映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必须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自觉和能力,调动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人民参与国家治理、了解国家和政府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多地赋予人民对公共事务的监督权和对重大事务的表决权。为此,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20]。因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党员干部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拼搏奋斗,才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更为满意的答卷,然后由人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效作出最终评判。

总之,书写《论语》中关于“民”的主体表达,目的在于通过挖掘历史上早期的人民思想,以及新时代对该思想的传承发展,来彰显党的执政理念的继承性、创新性与时代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21]为此,一方面,要在学理上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加强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主体性”等社会主义人民思想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要吸收《论语》等古代经典文献中关于“民”主体表达的有益成分,使爱民、利民、养民与保民思想成为滋养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文化土壤。在推动理论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创新,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体现人民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的各方面积极性,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论语管理者孔子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