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面对医闹后应激障碍特征及其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22-02-17 07:07:08卞晓玉孙顺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闹经历医护人员

陈 玲,卞晓玉,孙顺杰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随之增多,常伴有医闹事件的发生[1]。医闹通常使医护人员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期间遭受辱骂、威胁、围攻、袭击等[2]。急诊科是接诊急危重及突发疾病病人的科室,病人大多疾病严重、发展迅速、突发状况多、抢救时间紧,急诊护士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中,精神压力较大[3-4],如经历医闹事件,易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5]。PTSD作为一种创伤后心理失衡状态,是个体在经历严重的创伤后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对人体的心理、生理均造成不利影响[6]。本研究旨在探讨蚌埠市急诊护士面对医闹后PTSD症状特征,并对其社会心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蚌埠市8家医院经历医闹的急诊护士9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名,女89名,年龄20~56岁。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备正常的阅读理解能力;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因休假、外出进修或学习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选取各医院急诊科带教护士为研究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采用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在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后,由统一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说明研究目的、填写方式、注意事项,问卷填写时间为20 min,现场回收问卷,有效回收9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等。(2)PTSD自评量表民用版(PCL-C)[7]:共17个条目,分为再体验、回避/麻木、高警觉三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85分。定义总分>38分为PTSD阳性,得分越高表示PTSD症状越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5。(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8]:共10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满分为66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多。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4)心理弹性量表(CD-RISC)[9]:共25个条目,分为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3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60分为心理弹性低,61~70分为心理弹性一般,71~79分为心理弹性良好,>80分为心理弹性高。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急诊护士PCL-C得分及症状特征 急诊护士再体验得分5~19分,平均得分(10.21±4.37)分;回避/麻木得分7~28分,平均得分(13.50±5.12)分;高警觉得分5~21分,平均得分(11.97±4.05)分;PCL-C得分17~64分,平均得分(35.68±13.26)分。PTSD阳性护士17名(18.48%),其中最常见的PTSD症状特征为高警觉,以入睡困难或浅眠较为多见(见表1)。

表1 急诊护士PTSD症状特征(n=17)

2.2 急诊护士PTSD的单因素分析 工作年限、职称、经历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不同的急诊护士PTSD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急诊护士PTSD的单因素分析[n;百分率(%)]

续表2

2.3 急诊护士PTSD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TSD是否为阳性作为因变量,以工作年限、职称、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为自变量(见表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为急诊护士PTS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

3 讨论

医闹事件通常是采用语言辱骂、威胁、围攻或暴力攻击医务人员、打砸损坏医院财物等手段干扰医院秩序的情况,使医务人员难于应对、增加压力,并产生多种应激反应[10-11]。急诊科紧急情况多,工作复杂,相较于其他科室,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甚至时有发生医闹事件。急诊护士经历医闹后,尤其是受到医院警告或影响经济效益、职业发展时,往往会加重心理压力,产生气愤、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发生PTSD,导致不良后果[12-13]。因此,探讨急诊护士面对医闹后出现PTSD的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表4 急诊护士PTSD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有研究[14]表明,普通人群中PTSD的终身患病率约为6.8%,且女性的患病率为10.4%,高于男性患病率5.0%。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护士PCL-C得分为17~64分,平均得分为(35.68±13.26)分。PTSD阳性护士为17名(18.48%),阳性率高于荷兰学者[15]报道的12.0%。可能原因之一为国外医疗机构大多会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其中包括丰富的心理训练、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专业统一的教材等。然而,我国医院管理过程中尚未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有足够重视,心理强化相关的培训不足。提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训练,同时,医护人员应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自身强化,从而增大心理弹性,降低PTSD发生率。

本研究中,最常见的急诊护士PTSD症状特征为高警觉,且入睡困难或浅眠较为多见。由于急诊护士日常工作强度较大,精神压力较重,在经历医闹后通常会产生强烈的不良心理,如担忧病人及其家属再次伤害,担心人际交往、经济收入、职业发展等方面受到影响,从而引发PTSD,且往往因难以调节医闹事件对自身造成的创伤,导致急诊护士难以入睡,睡眠质量较差[16]。SUN等[17]对2 617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护人员经历过医闹事件,且其对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经历过医闹事件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明显低于未经历医闹事件的医护人员。因此,医疗机构应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医闹事件的发生。此外,在医闹事件发生后,医院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面对医闹后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防止PTSD的发生。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与PTSD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闹种类、医闹频率、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均为PTS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与张晶等[18]研究基本相符。医闹种类、医闹频率均可对急诊护士发生PTSD产生严重影响。印怡臻等[19]对432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医闹事件频率是护士发生PTS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ABUALRUB等[20]报道,经历过两种及以上医闹类型的护士往往更易患有PTSD。因此,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保护措施,减少医闹事件的产生。

社会支持是源于社会各方面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可有效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降低PTSD的发生率[21]。通过家属、朋友、社会的多方面帮助与支持,急诊护士在面对医闹事件后能短时间内采用合适的应对方式缓解应激反应,疏导内心压力[22]。因此,创伤后的急诊护士应积极主动地获取社会支持资源,家属、朋友、同事及管理人员应及时对护士进行心理安慰,帮助其解决问题,从而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工作积极性[23]。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遭受各种压力及困难时的心理修复能力,高心理弹性的急诊护士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可有效缓解负面心理,调节心理状态[24-25]。急诊护士在经历医闹后,往往伴有抑郁、气愤、悲伤等负面情绪,进而发生PTSD。因此,遭受医闹后的急诊护士应提升心理抗压能力,采用合适的方法应对压力与困难。医疗机构应培训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急诊护士提高心理弹性,鼓励护士宣泄负面情绪,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减少PTSD的发生[26]。

综上,急诊护士面对医闹后,最常见的PTSD症状特征为高警觉,且PTSD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具有相关性。

猜你喜欢
医闹经历医护人员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4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2-27 09:06:30
Crying Foul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0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医闹正式入刑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4
医闹频发,何“法”来管?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7:00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