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17 07:07张顺花潘如凤都晓英孙医学陈建方管俊昌冯忠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影像学医学

张顺花,张 艳,潘如凤,2,石 彦,2,都晓英,2,陆 芳,2,李 阳,2,孙医学,2,陈建方,管俊昌,冯忠兰

立德树人、持续创新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石[1-2]。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温度、“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卓越医学人才、主动服务健康需求,是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课程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价值观塑造以思政课程为主体,而大多数专业课程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专业课程对政治思想引领及内在品格培育的隐性作用,以至于严重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3-4]。

为充分发挥医学超声影像学这一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蚌埠医学院超声医学教学团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悬壶济世、仁德仁术”的新时代卓越医学影像人才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培养有机结合,探索将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现作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医学影像学专业184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名,女116名,年龄19~25岁。

1.2 方法

1.2.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 立足于蚌埠医学院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情感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强化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发展潜质的培养。为此,教学团队全面优化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开展“思政元素”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工作,着力践行“课程是卓越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1.2.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育人能力 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检验“立德树人”实效的关键要素[5]。为有效提升教学团队成员的育人能力,充分发掘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纲领性文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并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参加了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培训,以期更好地实现育人效果。通过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激励教师恪守教育初心、以德润身,担当教育使命、以德育人。

1.2.3 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科学设计“讲授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授课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临床案例,润物无声地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讲好超声医学领域科学家、知名学者的感人故事,弘扬超声前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尚的人格品质。结合教学内容,用一个个鲜活的临床案例,春风化雨地弘扬“大医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拯危扶弱,是中华民族医学界恒久传承的精神内涵。有效实现医学超声影像学课堂教学“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育人实效。(2)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有效实现本专业课程的德育职能,本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利用基于超星泛雅平台构建的“医学超声影像学E-Learning网络学习平台”,分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宣传时代楷模、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时代精神,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在医学征程中勇往直前,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打破时间及空间壁垒,开展基于超声医学临床案例的医患沟通、医学人文等相关主题的在线讨论,有效实现超声医学知识传授与学生内在品格培育的同频共振。(3)创新课堂教学,将“思政元素”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有机融合。为有效发挥本课程隐性育人功能,本教学团队推动课堂改革,创新医学超声影像学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CBL教学法。将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关怀、医患沟通技巧等思政元素“春风化雨”地融入CBL教学全过程,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润物无声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超声医学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融合。

1.3 教学效果测评 (1)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测评:采用自行编制的“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思政教学调查问卷”(9个条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每条目设5个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2)关怀能力测评:采用由国外学者NKONGHO等[6]编制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中文版测评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能力。该量表由3个维度(37个条目)构成,包括认知、勇气和耐心。采取Likert 7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计1分,完全同意计7分),总分37~259分,得分越高,表明人文关怀能力越强。(3)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评: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7](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中文版测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CTDI由7个维度(70个条目)构成,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非常赞同计1分,非常不赞同计6分),总分70~420分,得分越高,表示批判性思维倾向越强。其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测评于教学实施后进行,CAI和CTDI测评于教学实施前后分别进行,均采取当堂发放、当场回收的原则,由学生匿名自行填写,均发放问卷184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或t′)检验。

2 结果

2.1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测评 教学实施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提高了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了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关怀理念及医患沟通技巧(见表1)。

表1 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测评[n;百分率(%)]

2.2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CAI量表得分比较 教学实施后,学生CAI量表中认知维度、勇气维度、耐心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实施前(P<0.05~P<0.01)(见表2)。

表2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CAI量表得分比较分)

2.3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CTDI量表得分比较 教学实施后,学生CTDI量表中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七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实施前(P<0.05~P<0.01)(见表3)。

3 讨论

3.1 双线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的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数字化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数字化智能超声诊断系统不断涌现,学科范畴与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和拓展,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8]。因此,如何运用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理念,深化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内涵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升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课堂教学是提升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科学设计“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有机融合;通过临床案例的适时导入,提升课程学习的高阶性与创新性;加强课堂互动,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超声影像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表3 教学实施前后学生CTDI量表得分比较分)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已成为推进新时期医学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强有力引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E-Learning学习平台”凭借其共享性、互动性、自主性、定制性等优点,打破时间与空间壁垒,实现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化、教学资源配置最优化,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9-10]。以学生为主体,以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目标及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构建基于“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医学超声影像学网络学习平台”,是重构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实现本课程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授课教师为主导,以临床实际案例为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启发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解决案例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分析临床案例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获得新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11-12]。CBL教学法凭借其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医学院校师生的青睐[11-12]。当然,CBL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临床案例的编制质量、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3.2 深耕课程思政建设,助力医学影像人才培养 加快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13]。“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医学影像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如何担当“立德树人”使命,培养造就更多“仁心仁术、德才兼备”的医学影像人才,实现医学影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医学影像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挑战。

课程是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直接决定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14],是打通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提升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高度融合,发挥专业课程隐性的德育功能,春风化雨地将深藏于专业知识背后的家国情怀、职业操守、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依靠课程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在传授超声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可在培养有温度、有灵魂的社会主义医学影像人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思政元素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在培养医学影像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15](教高〔2019〕6号)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有效整合,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与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医学影像人才的重要抓手[14,16]。以隐性的教育方式,将思政元素如“盐”入“汤”般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内在品格培育相融合,润物无声地实现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将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了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医学人文关怀”理念及“医患沟通技巧”;学生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

综上,“立德树人”视域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超声影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与超声医学专业知识显性教育的深度融合,凸显了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精神塑造之功,有助于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医学影像人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影像学医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AI医学影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5有梅生,不!不仅是梅生 之友与梅生共同开启“世遗影像学”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