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婷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 白云 510450)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于2002 年,是学院首批实施课程改革的专业之一。 其中包括三年制中技、 五年制高技+成人大专和三年制高技+成人大专层次。在校学生规模达700 多人。其中工商管理五年制高技开办于2018 年, 培养方向为面向广东省周边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中包括经营生产、企业管理、基层服务等第一线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熟悉企业经营的实践技能和管理知识,还要具备统计技术应用、沟通公关、商务文书写作、公司理财、信息处理、营销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办公设备与软件应用、创业管理等专业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能从事工业、商业与服务业等中小型企业管理工作,具备自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五年制学生的成长规律, 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教研室校级课题研究组依据学生基本信息、专业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模式等开展了学生调研。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五年制工商管理专业男生居多, 入学年龄有小部分偏小、初中未毕业; 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珠三角中心城市以外, 单亲家庭较多, 跟随父母双方一起生活的仅为20%, 接近一半以上的共同生活人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 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但家庭情感缺失,家庭教育效果有限。 家庭原因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除此以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塑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缺乏创新思维、依赖性强和缺乏独立自主等不良行为。 尽管在培养方法和目标上,该专业着力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培养, 但总体效果仍不理想,尤其突出表现在抗压抗挫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等方面。
基于实证调查,工商管理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师资力量整体薄弱的问题。 首先,教师教学实操性较差。 在调查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授课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活动和学生主动构建学习活动较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表现出实操能力不足。其次,非智力因素培养欠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没有涉及对管理人才的风险意识、意志、信心、勇气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最后,教师学历和职称偏低。 从专业改革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看,目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较低,专任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学术研究队伍相对薄弱,高级职称比例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工商企业管理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师资整体力量薄弱。
通过调查,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较多,实操性教学较少。 尽管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校在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相关的实践内容。 但是,各种实践内容的落实不到位,只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不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所以,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精准引导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利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 但大部分学校却对实践教学活动不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把理论知识打扎实就足够了。 当学生真正进入社会后,却发现只能纸上谈兵,学到的知识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应用。 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普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实践性。 因此,应当重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体系结构失衡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学生认为通用能力课程集中在两大所需能力, 其中有41%的学生选择口才表达,29%的学生选择计算机应用,针对此情况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上需要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及学生特点有侧重点锻炼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与办公软件应用。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培养自我提升的思想, 把核心导向学生的创新自立能力、专业知识独立探索能力、实践技能、创业精神、自我价值实现能力的提升等。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根据学生强烈的自我个性,开设相应的实践训练项目,使其应变能力、情商、自我意识、自我探索等能力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是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创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可以探索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知识结构体系,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最后实施一系列“吃苦” “耐劳” “诚信”教育,从自身基本素质和思想认识上解决学生与用人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期望产生严重偏差的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教师。 教师不仅要有从事该专业应用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有相关的行业背景,达到“双师”素质。 如何打造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参加培训,在企业做访问行业专家,让工商企业管理教师具备丰富的管理实践相关经验。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培训学习,派遣学习,推荐教师参加学术论坛和会议,走出学校,培养骨干和青年教师。 二是通过编写教材和教研项目,从整体上提高工商企业管理课程的水平以及教学实践中的能力和效果,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大胆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立和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学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潮流下,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协作等能力。 应加强教学硬件和建设,构建模拟实操和实践的场室,能够使学生把所习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操作当中。 学校方面还要积极推动与企业合作项目,在校外等地方建立实践教学中心。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能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 针对调查出的问题,还可设计一系列围绕着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模式及内容开展调研,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创建积极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第一课堂,建设专业协会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兴趣性协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学生主观能动性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利用校企共建做好课程短期企业实践, 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工作要求实现无缝对接,丰富学习内容,检验在校学习效果,服务于企业,为实习就业奠定基础。
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里面,学校不可忽略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系统性定位,改善传统枯燥的讲授模式,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搭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 加强课堂讲述与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出系统的教学体系。 要以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为导向,推动学校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增加其就业机会渠道和机会,提高自身竞争力。 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