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针对如何基于第三代活动理论对混合学习活动进行设计的问题开展研究,在阐述活动理论的发展以及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剖析了基于第三代活动理论的混合学习活动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基于第三代活动理论的混合学习活动框架。发现混合学习活动由学习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平台、学习目标、共同体、学习活动分工六个要素以及学习、教学、实践、分工四个部分组成,从而提出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关键词:活动理论;混合学习;活动框架
混合学习是关于学习全过程的有效混合,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混合,这是混合学习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1]。在当代教育情境下,结合教育实践混合学习既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的能力,混合学习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内外对于混合学习的研究经历了从教学形式上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混合,到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空间、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混合[2],从混合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的可能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入混合策略、混合模式、混合结构、自我效能、教师实施制约因素等层面[3]。从教学活动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焦点,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混合学习活动框架设计、实践应用等方面。马婧等人依据通用教学流程,提出了混合教学的三大阶段九大流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构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混合教学设计框架[4]。在学习活动设计方面,缺乏新的活动理论的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基于活动理论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的分析,对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框架的提出提供导向作用,但是关于框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需要多次实践来进一步检验并不断完善,使学教并重的学习模式取得更佳的效果。
1 第三代活动理论核心思想
在第三代理论提出之前经历了第一代活动理论和第二代活动理论,每一代理论以前一代理论为基础,都是前一代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活动理论起源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现在的活动理论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20世纪20~30年代之间,许多学者丰富和发展了活动理论,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对活动与意识的关系开展研究,他们认为意识与活动不可分离。1978年,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m)对维果斯基之后的活动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发展了活动理论。人类活动的结构是由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人类活动从动物活动中独立出来,人类为了生存随着智慧的发展产生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行为,这几种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结构,包括六个要素与四个子系统。六个要素分别是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劳动分工,四个子系统分别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活动理论研究的就是意识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所以活动理论的首要核心思想就是意识与活动的统一的思想[5]。意识与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具有对实体的依附性的,然而活动的发生也需要意识的指导。在发展人的内部意识时,实践应该与其同步发展,即在活动中产生意识,意识又影响活动,活动又改变意识的循环过程。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可以相互转化,内部活动并不完全等同于意識,内部活动是人类可以不通过对真实事物进行操作就能与外界进行交互,是人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智力操作的能力[5],由此可以看出意识可以控制内部活动,同时也受到内部活动的影响。
其次,活动理论包含了工具中介与人造物的思想。从人类活动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活动理论强调活动的系统性,它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强调活动的各个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活动主体通过工具中介与外部环境的间接作用,即工具中介将活动结构中的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促进二者之间的交互,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工具还意味着分工,是活动的人造物,同时又调节着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5]。
最后是活动的层次结构和促进发展的矛盾思想。活动结构包含四层矛盾,首先是存在于六个要素中的主要矛盾,人类活动结构图中的每一个角都代表一个矛盾;其次是存在于活动要素两两之间的次要矛盾,这种矛盾是当有新要素加入活动结构中时产生的矛盾;再次是中心活动的客体/动机与更高级文化活动的客体/动机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更高级文化形式与落后文化形式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层矛盾就是中心活动与周边活动之间的矛盾,两种活动之间相互转化、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促进活动主体的发展[5]。
2 混合学习活动系统的结构
2.1 混合学习概念界定
目前学界对混合学习的定义基本一致,即柯蒂斯·邦克(Curtis J·Bonk)的界定,“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6],这一定义具体形象地对混合学习中的“混合”一词做出明确界定。贝茨(Bates)指出混合学习包含多种多样的设计,他所说的混合学习是指对整个教与学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在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之间创建最佳的协同作用,而非偶然随机地使用技术进行教学[7]。本研究不仅借鉴了贝茨“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协同作用”的观点,而且还融合了柯蒂斯·邦克对混合学习的严格限定来理解混合学习。
2.2 混合学习活动的结构分析
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描述性理论,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活动形式,可以用活动理论来描述和解释[8]。混合学习活动也可以用活动理论来描述和解释,第三代活动理论体系中有六个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规则、分工。“主体”在混合学习活动中即为学习者,是指在课堂中或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学习个体或小组,针对混合学习活动的特定主题,教师根据一定的分组规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兴趣特长自主形成小组,形成具体情境下的学习小组。“客体”即为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或者是要解决的真实的问题等。“工具”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在学习活动中“工具”发挥的应该是将学习者和知识结构或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中介作用,混合学习中发挥这种作用的就是的网络学习平台。“共同体”即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还需要实现信息交流,学习共同体包括涉及学习活动的所有个体和团体。在学习共同体进行学习活动时,学习者和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即学习活动共同体为集体活动制定的学习目标、操作规范、试验程序、评价标准等。“分工”贯穿混合学习的各个阶段,需要细化到每一个学习个体,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同一个任务。
从人类活动的结构来看,混合学习活动系统中对应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实践、学习、分工和教学。整个混合学习活动的中心是学习,实践、教学和分工都服务于学习。学习就是消费、实践就是生产、分工就是分配。交换是由于活动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不断地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化而发生的能量转化,在混合学习活动中,这种“交换”是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中介使学习者个体的内部知识结构持续顺应或同化,不断重构并完善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活动系统中的各部分要素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推动整个系统不断向前发展,学习目标是推动学习行为的关键动力,教师是混合活动系统中的促进者、监督者和帮助者,对学习活动发挥辅助作用,网络学习平台是学习者发生学习行为的媒介,属于工具的一部分,每一位学习者在小组中是一个构成实践开展的要素,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或解决共同的问题发挥价值。“生产”是指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物的过程,在混合学习活动中就是指实践活动,包括观察、模仿、探索、应用、反思等行为。
3 第三代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混合学习活动框架设计
3.1 混合学习活动框架概述
将活动理论应用到学习活动时,应该考虑到学习活动的特殊性,学习活动中的每一个要素都要统筹兼顾,将学习活动看作一个完整开放的有机整体来看,充分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于第三代活动理论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混合学习活动要素的结构和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流程框架,两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看作是一个螺旋发展的有机体。混合学习活动的结构是根据第三代活动理论中人类活动的结构推演出的,对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活动设计框架起到指导作用。活动设计框架是在混合学习活动的结构的指导下建构的,依据一般的学习过程阶段以及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活动实施流程(如图所示)。
3.2 混合学习活动流程设计
活动目标是活动设计的起点,是活动理论中“规则”的一部分,根据各自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合适的目标。混合学习活动的目标应该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根据第三代活动理论,学习活动应该是在意识与活动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发展的,从认识发生论的角度考察教育目标,人类认识是借由逻辑数学范畴与物理范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在此过程中知识与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9]。
学习内容的选择是混合学习活动的基础,该环节对应活动理论中的“客体”,学习内容的选择可以来源于相应科目的课程标准,也可以是学习者生活的真实环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明确的指向和清晰的边界,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确定学习内容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划分,将适合线上学习的内容与面对面教学的学习内容区分开,这些会影响在线学习平台中所涉及的资源选择与推送。
活动情境的创设包括“规则”“工具”和“分工”。混合学习活动中,学习者需要同时遵守线上和线下规则,即学习行为准则或规约。线上规则决定着学习者的合作交互度、参与感以及自我效能感,线下规则约束着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等[10]。线上内容的设计即活动资源的设计,包括学习者完成在线学习活动过程中所用到的参考学习资料和相应的活动工具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习者线上活动的辅助材料,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对资源进行筛选,针对不同的学生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分工”是指對学习活动内容分配的一个规划,包括要将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开展的哪些活动内容分配给哪个小组,每一个成员需要负责哪些部分等。
学习团队不仅仅包括学生,还包括老师以及网络学习平台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于学生的团体,教师可以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以使团队成员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互补,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习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尽量多地体验不同的角色;也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自己的学习小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活动过程中的帮助者、指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相互协调的价值。
在设计任务方案环节,学生需要通过线上的学习和交流分享,与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完成任务的规划以及方案。在完成任务方案后,学生借助实施方案的过程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发展思维。学生依托“制作”实施设计方案,势必要激活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点(Yakman,2019)。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良好的活动体验,为学生建构知识、深度思考、思维创新提供机会和可能。
最后一个环节是建立奖赏机制,激励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给学生带来持续的学习动力,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评价方式可以是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也可以从显性和隐性的成果入手,包括对作品的评价、过程性学习产出以及思维发展等。
参考文献:
[1]林琳,沈书生.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3):7077.
[2]孙众,尤佳鑫,温雨熹,蘧征.混合学习的深化与创新——第八届混合学习国际会议暨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09):59.
[3]肖婉,张舒予.混合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7):2733+57.
[4]马婧,韩锡斌,程建钢.促进学习投入的混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3):6775+92.
[5]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01):814.
[6]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7]约翰·丹尼尔,刘黛琳,邵慧平.理解混合学习:珍惜古老的传统还是寻求更好的未来?[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517+29.
[8]孙海民,刘鹏飞.以活动理论审视学习活动[J].中国电化教育,2015(08):2935.
[9]李艺,冯友梅.支持素养教育的“全人发展”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基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哲学内核的演绎[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512.
[10]赵春,李世瑾,舒杭,顾小清.混合学习投入度研究框架构建、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活动理论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06):6977.
作者简介:罗艳伟(1997— ),女,山东聊城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