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月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扬州 225000)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一种认知功能轻度衰退的神经障碍,分为遗忘型和非遗忘型,以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占比最多,主要以情节记忆障碍为特征表现,其向阿尔兹海默病转化率为正常人群的10 倍[1-3]。临床针对aMCI 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可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不够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无痛、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目前常被应用于康复医学中,可有效提高相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突触传导阈值[4]。认知康复训练亦是临床常用康复医学手段,但常规训练缺乏现实性,患者无法切身投入,影响康复效果。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临床,虚拟认知康复训练逐渐被用于认知障碍疾病康复中,且被证实对改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该文选取2020 年5 月—2022年6 月该院收治的106 例aMCI 患者,通过随机对照分组,分析rTMS 联合虚拟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06 例aMCI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aMCI 的诊断标准[5];记忆力障碍病程≥3 个月;精神正常,配合度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颅磁刺激禁忌症者;心脏起搏器装置者;合并幽闭恐惧症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免疫系统疾病者。该研究已获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1 对照组
采用rTMS 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指导患者放松全身,取卧位或半卧位,采用磁刺激仪(武汉奥赛福医疗科技公司,型号:OSF-3/D,械注准号20142211954),自带8 字线圈,使磁刺激线圈平面与颅骨表面相切,刺激左侧背外侧额叶皮质区,输出频率选择10 Hz,输出强度为80%运动阈值,刺激2 s,间隔20 s,20 min/次,1 次/d,每周治疗5 d。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身体不适或皮肤过敏现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记忆能力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15~20 min/次,1 次/d;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负面心理患者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共连续治疗8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虚拟认知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建设虚拟康复训练小组,主要成员有1 名神经科医生、1 名康复治疗师及3 名专科护士,综合评定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接受能力后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利用网络虚拟社会现实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管理软件、体感控制器及电脑鼠标等设备构建虚拟认知康复训练管理系统,共有记忆、视觉、思维、注意力、知觉及动作六大模块。训练前30 min 引导患者保持平稳、安静的心理状态,采用两种交互教学模式,外设交互模拟模式和虚拟外设交互学习模式,前者利用触摸屏、键盘和鼠标等实现外设交互模拟,后者综合立体眼镜、不同位置追踪器、空间球、场景模拟等虚拟外设进行交互学习。主要是将患者以往生活中的场景制成二维及三维图片,并以多媒体形式向患者展示。期间提问患者并引导其进行记忆模拟,找出目标场景或物体,2 min 左右后重复之前的任务。利用虚拟技术加强患者记忆力、计算力以及信息数据处理速度等认知系统功能。30 min/次,1 次/d,连续治疗8 周。
(1)认知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 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6]评价,共包括8 个项目,总分0~3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
(2)记忆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 周后采用Rivermead 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7]评价,共包括12 个项目,总分0~24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记忆能力越好。
(3)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 周后采用巴氏指数量表(BI)[8]评价,共包括10 项,总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治疗前,两组Mo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两组的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MoCA 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oCA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MoCA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RBMT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两组的RBMT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RBMT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RBMT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RBMT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两组的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BI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BI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认知是个体为适应环境获取应用信息的能力,也是人类知晓事物和认识事物过程的总称,包含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功能是个体特有的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在个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aMCI 患者因认知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认知障碍会导致个体记忆力、注意力、交流能力等退化,从而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9]。经颅磁刺激是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对神经网络功能的调节作用[10]。rTMS 是经颅磁刺激的常规模式,通过持续重复地刺激皮质特定部位,兴奋或抑制神经细胞,且能够在磁刺激结束后仍保持一段时间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促进大脑皮质网络功能重建的作用[11]。虚拟认知康复训练是一种新型康复技术,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模拟生成存在的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使患者感受并投入到虚拟环境中,实现与虚拟环境直接自然交互[12]。赵荣荣等[13]、罗晓华等[14]指出,虚拟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oCA、RBMT、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TMS 治疗联合虚拟认知康复训练在aMCI 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rTMS治疗可激活中枢系统局部神经元,兴奋大脑皮质,从而增加局部脑血流量,减轻脑缺血程度,有效促进神经元生长,进而加强脑组织耐受能力[15]。同时,rTMS治疗可降低神经突触传导阈值,调节小脑-丘脑-皮质网络的兴奋性,重塑大脑神经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16]。虚拟认知康复训练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虚拟三维网络环境,并利用传感设备等使患者感受并投入到该模拟环境中,实现与虚拟认知环境进行自然、直接的互动。有学者认为,虚拟认知康复训练能够使认知障碍患者在模拟环境中通过反复练习各种游戏活动,不断提高思维、注意力、协调等认知功能。该研究通过由神经科医生、康复师等组成的虚拟康复训练小组在干预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可充分调动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并且在训练期间采用特定的虚拟场景,可充分调动患者的记忆与注意力,能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rTMS 治疗联合虚拟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aMCI 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其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