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022-02-16 02:31刘保根邹矿萍余勇辉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培训

刘保根 邹矿萍 余勇辉

(江西新洛煤电公司流舍煤矿 江西 丰城 331107)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管理规定,按照相关法规条例,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全程落实标准化生产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过程各方面保持安全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水平,从源头处消除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展开研究,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1 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特点探讨完善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体量质量标准体系、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有重要意义。

首先,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具有强制性特征。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律、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规定文件,要求企业必须展开标准化安全生产活动,是国家对企业生产提出的强制性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务必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设置更符合其生产特征的岗位和操作流程,更加重视对生产场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对生产人员安全行为的约束,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完善的条件,逐渐提高标准,满足安全生产的发展需要。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加强标准化建设,形成长效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让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得到贯彻落实,逐步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1-2]。

其次,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要求全员参与。不管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一线生产人员,都需要了解安全生产标准,熟练掌握技术标准,主动排查安全生产操作中存在的所有安全隐患,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技术或操作环节,务必进行彻底整改,需要从源头上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技术标准进行彻底改造,实现从整体上提高安全水平。通过对安全生产环节的整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体人员在安全方面的认知,让全体生产人员建立安全意识,在一线生产活动中遵守安全标准,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认知观念。同时,通过安全标准体系培训,让生产部门能够建立应急预案,一线人员能够在安全事故爆发时第一时间保护自身安全,采取正确的自救和逃生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对自身造成的威胁。通过全员参与,能够保证安全生产过程中全员实践安全生产,更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最大程度上规避安全事故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最后,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动态性措施。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善,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不断根据生产活动进行标准化建设,跟随生产实践活动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通过对生产标准化的动态化建设,能够跟随生产活动的进步,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对安全管理进行动态化升级,更符合企业发展趋势。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点不断对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完善和修正,建立对应的生产安全标准,形成全新的生产管理规范,让标准化体系能够更加符合一线生产工作要求,让生产人员的每项生产操作具有对应的安全标准,对其生产行为进行安全规范,约束其行为[3]。

2 基于安全生产管理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现存不足

2.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性较差

目前,企业管理层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忽略了安全生产责任的建设。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处于形式主义,无法有效消除安全事故,对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无明显作用,反而浪费了人力资源,将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交给生产部门,由部门负责人同时展开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容易对生产工作造成高压状态,虽然成立了安全监管部门,但安全责任机制存在的一定漏洞,很多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机制难以落实,严重阻碍了一线生产的安全监管工作。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存在的漏洞,未能充分发挥出生产部门、生产人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容易发生推诿责任,影响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2.2 全员参与性不足

目前,企业一线生产员工并未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安全责任,将生产安全责任当作是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无关。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职业培训、检查管理等方面并未重视对安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生产员工的安全责任。在这一背景下,很多一线生产人员忽略了自身岗位的危险因素,在生产工作中未能及时辨认危险因素,埋下了安全隐患,甚至爆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而且由于忽略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员工普遍缺乏安全常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员工并不了解正确的处置方法,面对安全威胁束手无策,未能第一时间控制故危害,使得对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设备资源造成重大损失。

2.3 安全工作存在盲目性

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安全监管责任不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极容易出现互相推诿问题,很难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发生安全事故后,各部门也都忙于处理后续处置工作,一些盲区工作或交叉工作没有人处理,很难系统性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企业虽然建设了安全监管部门,但由于安全监管人员对一线生产流程不了解,在安全监管工作中难以及时对症处置,使得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未得到及时处理。企业发现安全隐患后,由于责任不明确,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置机制,使得安全隐患未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影响后续安全生产的落实。

2.4 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在企业中,虽然企业对员工培训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新员工主要接受岗位职能职责培训,对于安全培训相对较为忽视。在企业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中,主要通过安全宣教方式告知员工安全管理标准和规定,很多员工对安全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在培训过程中并未重视安全学习,造成对安全标准和安全规范并不熟悉,使得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尤其是安全生产中需要使用特种设备的岗位,在培训中并未结合岗位的安全风险展开培训,培训内容和岗位情况脱节,难以达到理想的安全教育效果。另外,特种设备需要作业人员持有对应的资格证明,但在很多生产环节上忽略了对生产人员持证资格的定期审查,很多生产人员证书资格过期,未能及时进行考核,使其安全素养滞后,难以适应特种设备的操作工作,也埋下了安全隐患[4]。

3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完善研究

为逐渐淘汰不安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全面推广安全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化,全面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水平,消除安全事故的目标,应针对现存问题研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完善路径。具体途径如下。

3.1 落实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对于安全生产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健全、高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针对当前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组织单位要将其纳入到顶层设计中,做到“重在落实、贵在求实、效在持久”这一目标和原则。具体而言,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效果时,组织单位领导和管理阶层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引领能力,逐层落实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精细化等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方法,构建“领导带班+领导责任分工+领导考核”的带班制度,通过对职责内容进行层层细化,逐渐形成以签订并履行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为形式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该体系下,坚持“分级管理与分线负责”原则,依托于各项工作与业务内容的细化,在出现安全问题后及时追溯原因和负责人,实现安全问题的尽快解决和责任的准确落实,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型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除此之外,以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为引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签订要分为4个层次:一是落实主要负责人,主要开展安全生产履职考核;二是经理级别领导签订有关安全生产的《责任状》;三是总经理和基层生产单位行政进行《责任状》的签订;四是基层单位与班组的《责任书》签订。通过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层层细化,能够有效打造出“安全责任人人有、层层负”的安全管理格局,强化各层次、各方面安全生产过程的控制,落实扎实且安全的基层生产工作。

3.2 依托于内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实现全员参与

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通过内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进而巩固文件根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更为主动、积极地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相关举措。具体而言,将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内容,结合现行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内部员工的政策水平,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结合案例分析、讲解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各项生产工作。同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安全分享活动,如编辑和谐家园相关手册,将相关寄语布置在生产区间,不断强化内部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例如,可以把家庭当做切入点,让一线作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数个家庭完整性的影响,进而形成较高的注意安全的意识。此外,为有效提高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组织内部员工定期总结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将尊重人、理解人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出发点和着力点,进而使内部员工得以吸取他人教训,找出自己不足,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5]。

3.3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立足于具体工作落实现代化安全教育

为有效减轻安全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其实效性,要做好危险辨识等工作,同时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以此筑牢根据,促进各项生产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具体而言,结合生产环境,根据生产重点、难点和危险点建章立制,并将其以体系文件、安全操作规程的形式体现,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各项生产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制度支持。以某公司为例,在落实“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企业文化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70 多个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文件、431 个安全操作规程、200项劳动保护细则,充分发挥了制度体系的监管和规范作用。因此,针对安全工作盲目性这一问题,要依托于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约束,提高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的实效性,保证制度涵盖现有工作和岗位,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优化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流程

为进一步消除安全工作的盲目性,还应面向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危险辨识工作,尤其是远离生产一线的员工,通过危险辨识工作使其掌握基础识别能力,从而保证各项生产经营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立足于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围绕“人、机、料、法、环”开展全面的危险辨识工作。在梳理生产要素时,要落实差异化的风险评价与危险辨识工作,正确认识到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的不同,组织各生产单位以班组(工段、工区)、业务室为单位,梳理作业岗位,确定每个岗位的名称、人数及使用的设备设施、工作区域、作业内容等信息。然后,针对梳理出来的每个岗位开展分析工作,分析内容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流程、危险因素等,准确把握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并将其传递给员工,使每位参与工作的员工掌握隐含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学会基本控制措施与方法,依托危险应对能力的提升,改变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模式,逐渐转变为自我发现、评价和管理的模式。除此之外,由于生产技术与流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尤其是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组织单位,所以,要根据生产变化及时汇总新的危险有害因素,将其纳入到系统化的防控对象分级目录中,从而增强安全风险控制的完善性和有效性,真正从源头处控制安全事故和危害[6]。

3.4 加强培训,紧抓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

系统化的安全培训工作也能够有效降低安全工作的盲目性,所以,要正视公司培训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安全培训的有效性。具体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重要性认知,即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情况,分别对班组长、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领导干部、专兼职安全员、新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及基层员工等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安全责任意识、危险辨识方法、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二是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探索新型培训模式。安全教育培训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内容,更要通过反复不断的亲身实践,依托互联网平台或是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员工更为丰富和灵活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其逐渐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其熟练度。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岗位和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即针对不同群体,倒在公司和基层单位两级培训网络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培训网络,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培训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实现安全知识的全覆盖和全面渗透,以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形式改变员工。例如,围绕生产工作定期开展技能大赛,实现安全知识与趣味活动的有机融合,并根据活动规模设置活动奖品,以此激励员工踊跃参与。

除此之外,在安全培训中,还要切实抓好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通过将其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用。具体而言,针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落实组织单位、专业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三级监管体系,针对现有的生产流程、机械设备,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具体内容包括生产空间、一级危险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综合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根据现存的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将其纳入到安全培训中,使员工明确检查流程,进而自主约束自身行为并配合安全检查工作,逐渐形成自行运转的监管、管理机制,降低违章率的同时,保证生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对组织单位生存经营、转型发展具有极强的保障和推进意义。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该体系的建设与持续改进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对现场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改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时,要注重与自身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的结合,落实以人为本的完善原则与理念,不断优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力度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梳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从而为实现本质安全创造条件,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标准化体系培训
标准化简述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交通运输标准化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