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亚 辉
近年来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物流业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撑现有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智慧物流体系已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2021年,中国钢铁物流市场规模突破6 000亿大关(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展智能高效的智慧物流系统有助于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近些年随着钢铁产能的持续扩张,钢铁行业物流规模成倍增长,传统物流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低下、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运力利用率低等都是传统钢铁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整个货物流向过程不透明,当客户将货物装车后,就失去了对货物的掌控。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物流服务使用体验。传统的提升规模、扩大网点布局等做法已经难以满足客户对物流行业水平日益提升的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解决物流行业发展道路阻碍的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智慧物流概念由IBM在2009年首次提出,以信息化为依托并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工具,提升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搭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等特征的供应链。近年来,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迅猛发展。相关报告显示,近10年智慧物流平均增速高于20%。另一方面,物流智能化再升级空间巨大,目前我国整体物流自动化平均水平在20%左右,对比发达国家的80%尚有巨大的可开发空间。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对智慧物流业发展高度重视,从政策上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相继颁布《交通强国建设规划》 《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中国物流行业初步建成一个“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政策的推出为加快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这一比率与2011年的18.4%相比,社会物流费用占比下降明显,进步空间巨大,但与美国8%的占比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钢铁行业是一个重资源的行业,从矿石、能源的进厂到钢材成品的销售出厂都会产生大量的物流作业,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 t钢产量背后需要5~8 t的物流量作为支撑,就福建三钢集团而言,每年有4 000万吨左右的物流需求,钢铁物流成本是仅次于原燃料采购成本的第二大支出。因此,发展智能、高效的智慧物流,既有利于钢铁产业链加速升级,也有利于从供应链全局降本增效。
越是特殊时期越能检验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证明了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疫情对钢铁行业物流形成的冲击不容忽视,突发的区域管控对于原料采购及成品材跨区域流动均形成了较大影响。智慧物流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平台,整合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企业用户的资源和需求,保证疫情时期“一断三不断”(“一断”是指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三不断”是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利用大数据采集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和管控区域信息,分析原料进厂、成材出厂最优方案,指导车辆行驶的安全路线,实施监督货物的运输情况,并对突发状况及时修正,使物流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化和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
钢铁行业物流包括原材料采购、流通环节物流配送、成材及辅材的销售等环节,现有模式是不同环节的物流业务归属不同部门管理,由于运力资源不匹配、订单差异等问题,物流管理多是强调订单时效性和物流成本的管理,较少考虑供应链的协调性与协同性。例如,一批到港的铁矿石运送到钢厂,同时钢厂也有一批成品钢材需要装船出口,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导致运力资源的浪费、钢铁企业成本的增加。而智慧物流系统则依托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于一体的平台,整合平台上原料钢材等货源、运输实况、闲散物流资源等信息,并将其共享给平台参与者,实现信息对称,打破部门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物流利用效率,节约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
对钢铁企业而言,为了维护区域市场价格,资源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在资源供大于求时期,为了减轻区域内的资源压力,会将部分低价资源分流至省外市场,但部分客户由于利益驱使,将定向管控的低价资源回流到省内市场,扰乱市场价格,这就需要对钢材实行流向管控。需要钢厂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通过出差走访、轨迹视频查询等工作严防资源回流。智慧物流采用传感器、自动识别、图像处理、定位等高新技术,从货物源头开始到卸货完成结束,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流向管控精准可视,方便客户随时掌控货物信息,并对异常流向、载重等数据实时记录及报警,使得流向监管更加智能、高效。
闽光云商是三钢集团积极推进向钢铁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的重要工具。智慧物流-“闽光云通”项目是闽光云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由上海宝信公司根据福建三钢集团目前物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痛点,对各生产基地铁矿、焦炭、废钢的采购,码头资源的装卸、运输、进厂,钢坯等半成品的调运和成品的销售,厂内和外部仓库的提货、终端配送,以及流向管控、开票结算等全流程从底层逻辑进行梳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供应链金融技术打造的智慧物流平台。该平台具备实现线上物流交易、过程管控、运力共享、财务结算、车后消费、物流金融等业务功能。闽光云通物流平台运行系统见图1。同时,该项目开发了移动终端APP,能够准确把握供需,实现车货智能高效匹配;通过智能调度,实现双向智慧低碳物流和货物的流向管控可视。该平台上线23天就创造了104 064 t的交易量。
图1 闽光云通物流平台运行系统
智慧物流-“闽光云通”平台上线后,将三钢集团各生产基地独立的系统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使得原本发散的无法协同的信息互联互通,对各部门运力资源分散、单一的物流需求开展双向物流,打通物流流通环节的数据闭环,合理规划流向数据。而且提高了厂内运输作业的效率,极大缓解了厂内交通的压力。对于代理商和供应商而言,在承受上游和终端双向资金压力的局面下,提高了现金流利用率,并且可以享受到通过市场化竞争带来的更低价格、更优质服务。该平台得到承运商(车队、司机)的极大认可,缩短了装卸的排队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扩展了货源渠道,减少了回程放空频次,增加了运价竞争优势。而且平台提供的“一键式”财务结算、车后消费,缩短了结算账期,降低了车辆维护成本。
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物流枢纽、综合物流网络再到“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到202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钢铁工业要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政策规划愈发具备前瞻性。各钢铁企业和第三方平台陆续推出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智慧物流平台,如德龙智慧物流一体化系统、柳钢智慧物流云平台、用友软件等。在今后钢铁行业物流发展过程中,智慧物流系统将沿着实现关联企业信息共享与联动、优化物流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资源引流,逐步通过市场竞争向上延伸物流产业链,向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社会化运营平台升级,实现由传统物流向平台物流的转型升级,并最终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龙头社会产业大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